晚銀桂

晚銀桂

晚銀桂,屬種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蘭科。晚銀桂幼樹耐庇蔭,中年以後則喜光照。一般酸性土和鈣質中性土都能適應,但其極不耐澇,宜選用地勢高燥地段種植。主要產於蘇州。

基本信息

晚銀桂介紹

中文名
晚銀桂
英文名Wan yingui
別名晚黃
品種分類銀桂群
花期分類一年可開花2次,花期9月下旬與10月上旬,持續6天,每花序有花6~7朵
產地蘇州
形態特徵樹冠圓球形,樹身較矮,枝葉較稀,樹皮淺灰色,皮孔小,橢圓或圓形,分布稠密。
生態習慣幼樹耐庇蔭,中年以後喜光照適宜酸性土和鈣質中性土。極不耐澇。宜選用地勢高燥地段種植

晚銀桂形態特徵

晚銀桂是常綠性高灌木及小喬木,樹冠圓球形,樹身較矮,枝葉較稀,樹皮淺
灰色,皮孔小,橢圓或圓形,分布稠密;該品種的重要特徵是成年樹樹幹分叉處有明顯的溝裂痕;枝條細軟,容易披垂。標準株分枝力平均2.7個,春梢平均長度為9.2cm,節數平均6.0節/梢,腋芽數平均20.8枚/梢,每節單側3芽及3芽以上疊生率占42.4%,葉片綠色或深綠色,薄革質,有光澤;長橢圓或橢圓形;葉長5.5~9.5cm,平均8.0cm,葉寬2.4~3.6cm,平均3.1cm,長寬比約2.6,是銀桂品種中葉形較小、且葉質較薄的一個品種;葉緣淺波曲、反卷;側脈8~10對;葉背網脈明顯;葉尖短尖、漸尖或鈍尖;葉基楔形;葉柄細而彎曲,平均長1.0cm。在華東地區,晚銀桂初花期為9月下旬,比早銀桂晚約半個月開花;花色乳黃至檸檬黃色,國際色卡編號為6C(淡黃);花冠斜展,裂片橢圓形,有濃香;花後不結實。

晚銀桂生態習性

晚銀桂幼樹耐庇蔭,中年以後則喜光照。一般酸性土和鈣質中性土都能適應,但其極不耐澇,宜選用地勢高燥地段種植。據在蘇州光福窯上村觀察,晚銀桂的生長勢陰坡好於陽坡;而花的產量則陽坡多於陰坡、山地多於平地、特別是以向陽山塢花的產量最高。晚銀桂幼樹的新梢生長量不大,造成早年的生長速度不如早銀桂那樣的快;但其開花和投產期則比早銀桂要早得多。一般2年生晚銀桂壓條苗的始花年齡為5年生,10年生後進入盛花投產期。它的經濟壽命很長,光福產區現保存有200~300年生大樹,單株最高產量可產花80~100千克,說明晚銀桂是個極其優秀的產花品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