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

“晚”,除了漢字的多重意義外,還包括一些文學作品,比如現代美國詩人杜麗特爾的詩歌。"晚“字在演變過程中有許許多多的意思。包括例如,1太陽落了的時候:~景。~霞。~會。~報。 2、一個時期的後段,在一定時間以後:來~了。~年。~期。~節。~婚。 3、後來的:~生(舊時文人對前輩的自謙)。~輩。

基本信息

漢字信息

拼音:wǎn
注音:ㄨㄢˇ
部首:日,部外筆畫:7,總筆畫:11
五筆86&98:JQKQ
倉頡:ANAU
鄭碼:KRJR
筆順編號:25113525135
繁體字:晩晚
UniCode:CJK

漢字演變

晚

漢字釋義

基本字義

1、太陽落了的時候:~景。~霞。~會。~報。
2、一個時期的後段,在一定時間以後:來~了。~年。~期。~節。~婚。
3、後來的:~生(舊時文人對前輩的自謙)。~輩。
4、姓。
【反義詞】早

詳細字義

〈名〉
1、形聲。從日,從免,免亦聲。“日”指“太陽”,“免”指“拖拉”。“日”與“免”聯合起來表示“拖拉太陽(讓它遲一點下山)”。本義:遲暮、黃昏。
2、同本義[evening]。
晚,莫也。——《說文》
晚,暮也。——《廣韻》
四時失序,則辰星作異。…政急則出蚤,政緩則出晚。——《漢書·李尋傳》
晚成單羅衫。——《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晚泊沙夾。——宋·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一屠晚歸。——《聊齋志異·狼三則》
望晚日照城郭。——清·姚鼐《登泰山記》
3、又如:晚曦(晚霞);晚夕(傍晚,晚上);晚半天兒(晚夕,晚晌,晚間,晚上);晚鐘(傍晚的鐘聲);晚寒(傍晚的寒氣);晚晴;晚餉(晚餐);晚陰(傍晚時的陰霾);晚來(傍晚)。
4、夜晚[night]。
晚星沒。——庾信《對燭賦》
5、又如:晚吹(夜晚的風);晚頭(晚上);晚月(夜月);晚炬(夜間的火炬);晚漏(晚更);晚魄(月亮);晚邏(夜間巡邏)。
6、晚年[oldage;one’slateryears]。
晚出榆關逐北征,驚沙飛迸沖貂袍。——溫庭筠《塞寒行》
7、又如:晚運(晚年。運指時期);晚塗(晚年);晚境(晚年的境遇;晚年);晚悟(晚年覺悟)。
8、秋季[antumn]。如:晚菘(秋末冬初的大白菜);晚造(秋季作物);晚果(秋天成熟的果實);晚熱(秋天的炎熱)。
9、舊時官場後輩對前輩、下級對上級稱晚生,簡言曰晚。多用於書信[pupil(oft.self-referenceinwritingorspeakingtoteacher)]
恕治晚不能躬送了。——《儒林外史》
10、時間靠後。屬於或關於時間上或發展上的後期階段的[late;faronintime]。
興盡晚歸舟。——宋·李清照《如夢令》
事之晚矣。——《資治通鑑·漢紀》
土氣有早晚。——宋·沈括《夢溪筆談》
自有早晚。
後種者晚實。
11、又如:晚唐;晚父;晚母(後母;繼母);晚爺(後父);晚妻(後續之妻);晚嫁(再嫁);晚伯母(伯父後來續娶的妻子);晚進(後進;後輩);晚婆(晚娘,繼母)。

詞性變化

〈形〉
1、遲,在規定的、通常的或恰當的時間以後來的或做的[late]。
大器晚成。——《老子》四十一章
2、又如:晚達(顯達較遲);晚日(近日;最近幾天);晚歇(〈方〉:過一會兒);晚轉身(〈方〉:第二次嫁人);晚客;晚茶(遲採摘的茶葉);晚麥(遲熟的麥);晚代(近世);晚禾(晚稻);晚甲(遲發的芽)。
3、衰;老[old]。如:晚葉(晚年;老葉);晚謬(年老昏憒);晚暮(年老)。

常用詞組

◎晚安wǎn’ān
1、[good-evening]:晚上見面時說的問候、祝福的話。
2、[good-night]:晚上分別時最後說的祝福的話。
◎晚輩wǎnbèi
[younger;one'sjuniors;theyoungergeneration]輩分低的人;後輩。
所有晚輩都跟著他們家裡人,向雜技場走去。
◎晚餐wǎncān
[supper;dinner]一天結束時吃的一頓飯。
◎晚車wǎnchē
[nighttrain]夜間開出或到達的火車。

康熙字典

【辰集上】【日字部】晚·康熙筆畫:11 ·部外筆畫:7
〔古文〕㆛《唐韻》無遠切《集韻》《韻會》武遠切,$音挽。《說文》莫也。《博雅》後也。《史記·李斯傳》君何見之晚。《前漢·天文志》伏見蚤晚。

晚的書法字型

晚
晚
晚

杜麗特爾的詩歌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晚》
【創作年代】現代美國
【作者姓名】杜麗特爾
【作品體裁】詩歌詩歌全文Light
Fromtheridgetoridge
Fromflowertoflower--
Inthelight
Fadetopale--
Petalsto.
Bluecurvedtip
Reachingablueheart
Sotheflowersgone.
Thedogwoodbudstillwhite,
Buttheshadow
FromCornusofficinalisrootshoot--.
Theshadowfromtheroottoclimbtotheroot,
Eachleaf
Cuttingthegrassonaleaf,
Shadowlookingshadows,
Thentheflowerandleaf
Theshadowsoftheleavesandflowersaregone.詩歌中文晚
(美國:杜麗特爾)

從山脊傳向山脊
從花傳向花——
在光中
漸漸變淡——
花瓣向里
藍色的尖端彎曲
伸向更藍的花心
於是這些花消失了。
山茱萸的蓓蕾依然嫩白,
但是陰影
從山茱萸的根射過來——
黑影從根爬到根,
每張葉子
切割草地上另一張葉子,
影尋找陰影,
於是花葉
和花葉的影子都消失了。
(趙毅衡譯)

詩歌賞析

希爾達,杜麗特爾早期作品《海園》中的一些小詩,形式新穎,脫離了格式的束縛,用語清新典雅,常以日常生活入詩,並能捕捉瞬間動人的意象,因此廣受好評,
《晚》便出於此詩集。這首詩採用一種特定的角度——光的變化,描述一個特定的時間段——傍晚,將傍晚中光與事物的關係採用透視法精確地描繪出來,仔細品味
不禁感嘆,詩人何來如此細膩的感受!
詩歌的三節分三個階段敘述傍晚時分光與影的變化。
第一節,光的自然神韻被演繹得奇妙非凡。廣角鏡頭裡的“光”劃下一道時間軌跡:“從山脊傳向山.脊/從花傳向花——”敘述平易而又不流俗。鏡頭從“山脊”這一巨觀的景物開始,逐漸搖動推近到“花”這一細部物象,過渡自然不留痕跡,使下文的敘述順理成章。
第二節,詩人單)J直入地描述傍晚中的景物“花”,闡述“光”與景物的關聯,生動地描繪了主客體融合的過程。由“光”的變化引起色彩的連續變化令傍晚中的“花”美得獨特又神秘,花“在光中/漸漸變淡——/花瓣向里/藍色的尖端彎曲/伸向更藍的花心/於是這些花消失了”。色彩是“光”賦予景物“花”的主要屬性之一,這是三者之間的遊戲,但詩人最為關注的是光與景物(花)這兩者的關係。同時,人的視覺感受力也是造成色彩漸變由此感受到獨特的美的主要原因。簡而言之,主觀感受與客觀的“光”變共同營造了這一奇妙的景觀。這種描寫的態度充分體現了意象主義的“象”中寓“意”,在“意”中感受“:“象”的創作理念。而杜麗特爾細緻的觀察、細膩的敘述也最大限度地調動了讀者的想像力。
最後一節詩人進一步闡發“光”與“影”的關係。“光”逐漸暗淡隱退,“陰影”登場。詩人選取“依然嫩白”的“山茱萸的蓓蕾”作為視覺參照物,在黑與白的色彩對比中描述“陰影”吞噬“光”的漸變過程。當陰影鋪滿整個視覺空間,夜晚降臨,“光”也逐漸退出舞台。而這首詩所描繪的“光”、“花”與視覺的關係背後還隱藏“時間”這一自然力量。
杜麗特爾的《晚》雖然選取了最為常見的景物入詩,卻於平常中見不凡,細膩的詩情詩語的背後展現了她女性特有的敏感與駕馭語言的能力,將意象主義的創作原則闡釋得淋漓盡致。而她本人也被公認為是最忠於意象原則並取得相當成就的詩人。在杜麗特爾所描繪的花葉、光影等景物背後潛藏著這樣一種觀點:每個自然景物的背後都能發現“精神力量的痕跡”。

作者簡介

希爾達·杜麗特爾(HildaDoolittle)(1896–1961年),美國詩人、小說家。杜特麗爾以H.D作為筆名。她是意象派的創始人之一。她的詩歌語調平直,意象精準。《海的花園》(Sea Garden)(1916年)是她的第一部詩集,表現出她對細節的精準刻畫和處理能力。在一些作品中,她將歷史傳說與現代形式相結合,如《牆沒在倒塌》(TheWallsDoNotFall)(1944年)和長詩《海倫在埃及》(HeleninEgypt)(1961年)。
杜麗特爾出生在賓州的伯利恆。1904-06年,就讀於布林茅爾學院。1911年,她搬到歐洲居住,並在此度過了餘生。1913年到1937年,她嫁給同為意象派的英國詩人的理察·奧丁頓(RichardAldington)。

拼音是wan的漢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