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溪

晉溪

晉溪村位於嵊州市區以東,四明山東南面,距縣城20公里。村東西為山地,村南北是良田,平溪穿村流過,把村莊分為橋上、橋下。原屬金山鄉,為鄉人民政府駐地。現屬金庭鎮。由原晉一、晉二、晉三村合併組成晉溪新村,全村占地面積4.07平方公里,1074戶,2925人。極大多數姓姚,是舜帝的子裔。古時曾是嵊州東部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村內的老街道路兩邊店鋪林立,不少店鋪依舊保持了舊時的風貌。

晉溪

晉 溪
石蹬雲松著色屏,岸花汀草展江亭。青瑤疊(上秋下瓦)通懸瓮,白玉雙龍掣迅霆。地脈何嘗間今昔,尾閭真解泄滄溟。乾坤一雨兵塵了,好就川妃問乞靈
晉溪:晉水。
汀:水中小洲。
青瑤:一作青徑
瑤:美玉,此處為青色的磚石。
疊:疊:重疊。(上秋下瓦):磚砌物。
懸瓮:懸瓮山。
全句為青色的磚砌物一直通向懸瓮山
白玉句:像白玉龍一般的泉水如迅急的閃電。
地脈:指地下水流。
間:割斷。此處為區別意。
尾閭:古代傳說中海水歸宿之處。
真解:事物的真理。
滄溟:大海。
一雨:一場雨。
川妃:晉水的女神。
乞靈:乞求神靈的護佑。

晉溪位置

晉溪村位於嵊州市區以東,四明山東南面,距縣城20公里。村東西為山地,村南北是良田,平溪穿村流過,把村莊分為橋上、橋下。原屬金山鄉,為鄉人民政府駐地。現屬金庭鎮。由原晉一、晉二、晉三村合併組成晉溪新村,全村占地面積4.07平方公里,1074戶,2925人。極大多數姓姚,是舜帝的子裔。古時曾是嵊州東部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村內的老街道路兩邊店鋪林立,不少店鋪依舊保持了

晉溪晉溪
舊時的風貌。
晉溪村有悠久的歷史,傳說人類的始祖伏羲氏作八卦,周文五擴為六十四卦,六十四卦中有一“晉”卦。因先祖從永富鄉遷來,為求吉利,擇地定基,卜得“晉”卦,甚為稱心,遂憑溪建宅,定名晉溪。
晉溪交通方便,人口眾多,底蘊深厚.村四周曾有大路,可通寧波、奉化、餘姚,70年代,至縣城的公路接通,晉溪村早在明代萬曆年間已有集市,每逢農曆一,四,七為集市期,每年農曆十月初一日是傳統廟會,參加物資交流的人數逾3萬,解放後是上東區委所在地,是嵊縣東鄉重鎮.
村基呈長形。住宅典雅古樸。中間一小溪穿過全村,溪兩邊是遒勁的古柏。西邊有條東西向、長200米的老街,街面寬約4米,原由光滑的鵝卵石鋪成。村原有十廟十庵十祠堂,最有名的要數元帥廟,姚氏祠堂,其規模之大,在當地首屈一指。在老村的四周是本世紀90開始發展起來的住宅新區,新樓鱗次櫛比,均為磚混結構,緊緊的圍住老村相,村中新舊交映,亦古亦今,別有一番情趣。
晉溪村較早就開始興辦工業,以制酒,榨面,炒茶等手工作坊為主。改革開放後興辦紙廠,茶廠,棉紡廠,絲織廠,家俱廠。彈簧廠眾多,且初具規
晉溪晉溪
模,成立了彈簧集聚小區。農業原以水稻種植為主,現在因花木發展較好,大都種上了各類花木。商品交易基本在老街店鋪與南邊新商業區,現在一村新建一個農貿市場,改善了老市場,使村民生活更方便了。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逐步建設,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得到了同步提高,全面發展,村民福利待遇不斷增長,村全面推行了農村養老保障,農村合作醫療,村民的居住條件也大有改善。使村民素質不斷提高,村風村貌煥然一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