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南

晉南

晉南位於山西省西南部,位於汾河下游,傍山地帶泉水豐富,氣候溫和,具有溫暖帶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特徵。夏季高溫多雨,年平均氣溫10~14℃,年降水量500~650毫米,無霜期160~220天。

地理位置

晉南位於山西省西南部,在山西以其獨特的人文民俗和厚重的歷史文化而形成的區域稱謂。晉南,北靠韓信嶺與晉中、呂梁接壤;東依太岳山、中條山與長治、晉城市為鄰;西、南隔黃河與秦豫相望。晉南的地理範圍包括今天的臨汾市、運城市和呂梁市的石樓縣。
晉南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距今約180萬年前,這裡就有人類活動的足跡。十多萬年前,我們的先祖丁村人就在晉南汾河谷地勞動、繁衍、生息。據史書記載,上古時期堯建都平陽,之後舜都蒲坂禹都安邑。中國奴隸制社會第一個王朝——夏也誕生在這裡。商朝時期,晉南為冀州之地。西周時,“桐葉封弟”的典故就發生在這裡,周成王封其弟叔虞於唐,建立古唐國。叔虞的兒子燮父因境內有晉水,就把唐改稱晉,這就是春秋時期稱霸一方的晉國,這也是山西的簡稱晉的來源。晉南因在黃河東岸,故又稱之為河東,秦、漢時期設河東郡,唐置晉州,宋、元、明、清為平陽府,民國初屬河東道,新中國成立後設立晉南專區。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晉南專區分設臨汾地區和運城地區,所轄石樓縣劃歸呂梁地區。在山西民間仍習慣上將韓信嶺以南的臨汾和運城稱之為晉南。

晉南盆地

山西省西南部汾河下游的晉南盆地,位於汾河下游,傍山地帶泉水豐富,氣候溫和,具有溫暖帶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特徵。夏季高溫多雨,年平均氣溫10~14℃,年降水量500~650毫米,無霜期160~220天。土壤為褐土,土層厚,表層含有機質0.7~1.2%,適宜農作物的生長。農作物以棉花、小麥為主,其次為豌豆、大麥、穀子、玉米、高梁、花生和薯類等,素有山西糧倉之稱。當地傳統習慣種植苜蓿、豌豆等豆科作物,與棉、麥倒茬輪作,使土壤肥力得以維持。天然草場主要分布在盆地周圍的山區丘陵地和汾河、黃河的河灘地帶,給草食家畜據供了大量優質的飼料和飼草及放牧地。

晉南氣候

山西地形多樣,高差懸殊,因而既有緯度地帶性氣候,又有明顯的垂直變化。山西地處中緯度,距海不遠,但因山脈屏障,夏季風影響不大,屬於暖溫帶、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在—4°——14℃之間。氣溫地區分布總趨向是自南向北、自平川向山地遞減。北部和中部山地,年平均溫度一般在5°——7℃之間,五台山最低,僅—4℃。西部黃河谷地、太原盆地和晉東南的大部分地區,年平均溫度在8°——10℃之間。臨汾、運城盆地年均溫達12°——14℃。冬季氣溫全省均在0℃以下,南北溫差較大。夏季全省普遍高溫,7月份氣溫介於21°——26℃之間,南北溫差小於冬季
晉南四季都比較適合旅行,冬天平均溫度也在0度以上,穿厚點問題不大。7月還是有些熱,黃土高原日照強,建議避開7月。全年平均氣溫如下:
(單位:攝氏度)1月 0.72月 53月 11.44月 15.55月 23.76月 27.37月 29.28月 26.29月 21.210月 1611月 7.312月 1

夏商時豫西晉南原是亞熱帶氣候

有洛陽地區的朋友言道:農田中耕作,常能見到貝殼。須知豫西屬溫帶丘陵山區,荒涼乾亢,遠離大海,怎會有此類東西?一番探索後,我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遠古時期,豫西地區原為大海,即所謂的東海;上古時期,自三四千年前的夏商直至西周中葉之前,豫西地區為亞熱帶氣候,比現在溫暖濕潤得多。彼時典型的風貌特徵是:森林蔥鬱,河網密布,草原、湖泊和沼澤廣袤無邊,水中浮游著鱷魚、犀牛(當然包括貝類),山林間穿行著象群、鹿群等異獸,一派奇異的亞熱帶風光,類似長江中下游地區甚至更南。
先看《夏小正》。我們今天講的農曆、陰曆即指夏曆,是在夏代先民制定的曆法的基礎上豐富完善起來的一種陰陽曆。夏曆的最原始的典籍便是《夏小正》,也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部曆法。毋庸置疑,夏王朝的中心轄區在嵩山與伊、洛、潁、汝四水流域的豫西地區,都城在偃師二里頭;晉南一帶為夏王朝的重要統治區,其足跡最遠曾到達豫東直至魯西。夏曆作為夏代先民指導農牧業生產的曆法,從它的記載中我們可以推測出當時的氣候特徵。
記載一:“九月……雀入于海為蛤”。需要指出的是,《夏小正》所指的九月,相當於《月令》所指的十月,依次類推。這句話的意思是:“九月(十月)……鳥雀赴海中捉蛤”。蛤者,貝類,有蛤蜊、文蛤等,棲於淺海泥沙中。可見豫西地區彼時要么離大海相當近,要么有巨大無比的湖泊,魚類、貝類繁多。所以洛陽朋友耕田時見到貝殼,正可兩相驗證。
記載二:“十月……玄雉入於淮,為蜃。”《尚書大傳》說“雉者,野鳥。”今人多指野雞。“蜃”,即“蒲盧”,鄭玄註:“蒲盧,蜾嬴,謂土蜂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十月(十一月)……野雞在水邊灘涂上捉土蜂”。有人據“淮”字認為此處指“淮河”,若是,則淮河彼時離豫西地區相當近。
記載三:“三月……攝桑;妾、子始蠶。”種桑養蠶,亦是南方農事。
由於上述記載之自然現象及農事並不見於今天的豫西地區,我國著名的農學家、植物學家夏緯瑛先生便提出:夏曆記載的當是江淮一帶的生活。夏緯瑛進一步考證,周初時將夏人後裔封於河南杞縣,《夏小正》正是孔子當年“觀夏政”時從杞國獲得,因此《夏小正》當是後世夏人對江淮一帶生活經驗的總結。此論不妥。杞縣同豫西偃師同屬一個維度,離淮河的直線距離均在三百公里以上,氣候差異並不大。我們不能因為過去的記載與現在的實際不符便否定古籍,相反地,從古籍的記載中我們應當認識到:當時的豫西地區氣候炎熱,且離海湖及淮河相當近。不然,為何古籍中記載夏人早期遷移頻繁,幾乎一代一遷,卻很少有遷至山東、安徽乃至以東的記載,直到少康失國時才有避羿亂而遷至山東境內呢?唯一的可能即是:豫東以東地區經常被海水淹沒,且逐漸地有一個水退人進的過程。
再看商代。商人是“服象”的高手,史載曾以象陣攻伐東夷,為禍甚烈,使得江淮一帶的夷族既懼又恨。殷墟發現的甲骨文中記載著商人田獵的獵獲,其中便有大象。其它的獵獲包括兕、麋、鹿、獐、竹鼠等,均是亞熱帶地區的動物。殷墟墓葬的發掘中,象牙類製品異常豐富;且曾發掘出兩頭大象,其中一頭小象頸下系有銅鈴。可見彼時野象與家象並存。
河南,古稱“豫州”。何謂豫?《說文》曰:“豫,象之大者。”從“豫”的字形上看,左“予”,右“象”。有人解讀為:我牽一頭大象。不確。“豫”的篆文是:右邊為一頭象之象形,左邊為象的長鼻子。可見,古人是以“大象”來指稱河南的。眾所周知,大象不是溫帶動物,它的盛產地為亞熱帶。既然河南在彼時盛產大象,其亞熱帶氣候可想而知。
我們再看“鼉”。“黿鼉”人們常混為一談,但其實是兩種水生動物,前者是大鱉,後者指鱷魚。我們知道,鱷魚對水溫要求甚高,目前僅長江中下游尚存有揚子鱷。但在殷商時期的墓穴中,以鱷魚皮蒙面的“鼉鼓”多有發現。
“兕”是一種獨角獸,與犀牛同屬,均生長於亞熱帶地區。《墨子·公輸》:“荊有雲夢,犀兕麋鹿滿之,江漢之魚鱉黿鼉為天下富。”“雲夢”,或“雲夢澤”位於湖北中部地區;“江漢”自然指江漢流域。由此可知,在東周時期,“鼉”與“兕”均生長於湖北一帶的亞熱帶地區。但是我們在《國語·晉語》中看到這樣的記載:“唐叔射兕於徒林,以為大甲,以封於晉。”唐叔即唐叔虞,周武王幼子,周成王之弟,先被封於唐,故稱唐叔虞,後又封於晉,為晉國始祖。這句話的意思是:唐叔在“徒林”中射殺獨角犀牛,做成大鎧甲,因此被封於晉。可見其射殺獨角犀牛在被封於晉之前,那么“徒林”必在唐地。唐又在何處?今晉南翼城一帶也。晉南一帶居然有獨角犀牛,商末周初時自晉南至豫西當為亞熱帶氣候無疑。
自夏商而前,遠古時期的亞熱帶氣候更遠及內蒙、寧夏地區。1923年,西方考古學家桑志華便在當地的舊石器時代黃土層中發現大象與犀牛的化石。北宋科學家沈括更在《夢溪筆談》中指出,太行山東麓在古時即是海濱,而今已距東海千里之遙。堯時系鯀於羽山,古時說羽山在東海,而今說在山西平陸,若古時太行山東麓即是海濱,那么平陸對陝甘一帶的人來講確實是在東海。豫西洛陽有一花果山,說孫悟空原居東海蓬萊島,若太行山以東即是東海,似比考證《西遊記》作者原在洛陽工作過,更容易為人理解。而今的所謂豫東平原、華北平原,全部為黃河泥沙沖積而成。沈括並指出:在“關、陝以西,水行地中,不減百餘尺,其泥歲東流,皆為大陸之土。”可見當時大禹治水的任務相當繁重。這種滄海變桑田的過程,按葛洪《神仙傳·王遠》所說是:“東海三為桑田”。即淹沒又露出共變更了三次,才形成後來的地貌。這也可以解釋為何豫東平原、華北平原至今仍是遠古遺址的空白區。明確東海之海濱在太行山東麓,遠古人的活動區域要更靠西和靠北,對於我們今人研讀《山海經》大有裨益。
以上,在遠古時期,豫西、晉西南即是海邊,氣候濕熱;而後氣候逐步變冷,至夏商時變為亞熱帶氣候,而今為溫帶氣候。
豫西地區氣候的變冷可能是漸進的,其比較明顯的轉折點當在西周末年。隨著人口的增長,西周后期出現大規模的毀林造地與竭澤而漁,自然環境日漸惡化。到周幽王二年時,“西周三川皆震”,三川竭,岐山崩塌。是否一場大地震造成了氣候的巨變不得而知,但西周由此而亡,王室東遷洛陽卻是史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