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侯穌編鐘

晉侯穌編鐘

是一套打擊樂器,全套共16枚,因隨葬於山西曲沃北趙村晉侯墓地第七代晉侯穌的墓中而得名。

晉侯穌鍾

是一套打擊樂器,全套共16枚,因隨葬於山西曲沃北趙村晉侯墓地第七代晉侯穌的墓中而得名。
全套鍾可分為兩組,每組8件。共十六件,可分為兩組,每組八件,其中十四件曾被盜連出境,後經上海博物館收回入藏。第一組 為大鐘,紋飾淺而細,第二組為中小型鐘,紋飾深而闊。並且從造型上來講兩組也有細微的差異,研究者認為它們雖並非同時鑄造,但音律卻非常和諧。鐘上銘文為利器刻鑿而成,筆畫轉折處要分四五刀或是五六刀的接連刻鑿,筆道才能連起來,刀痕至今非常明顯。
更重要的是,經過除銹處理後,刻鑿在這16枚鐘上的文字竟然可以連讀!355個字的銘文完整地記錄了周厲王三十三年晉侯穌率兵隨周王巡視東土、征討叛亂部落,並立功受賞的事。而這是我國浩瀚的古代史籍所沒有記載的。 這是現如今我們第一次發現將近3000年前西周的器物上出現刻於其上的銘文。穌鍾發現之後,專家們配置了不同硬度的青銅利器在青銅上刻鑿文字,都以失敗告終。這說明早在距今3000年的西周時期,山西人已經製造出了像鋼鐵一樣堅硬的工具在青銅器上刻字。這是一套改寫中國冶金史的寶貴資料! 如今,晉侯穌鍾作為中華珍寶,14枚藏於上海博物館,2枚藏於山西博物院。

共十六件

馬承源.<晉侯穌編鐘>

A]..《上海博物館集刊》第7期[C].(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6年..
根據馬承源先生考釋,得16段編鐘銘文,以編鐘序號為序,現採錄如下:

晉侯穌編鐘
(1)惟王卅又三年,王親遹省東國南國。正月既生霸戊午,王步自宗周。二月既望癸卯,王入格成周。二月(2)既死霸壬寅,王償往東。三月方死霸,王至於 ,分行。王親令晉侯蘇:率乃師左氵舟(周)鑊,北氵舟(周)□,伐夙夷。晉(3)侯蘇折首百又廿,執訊廿又三夫。王至於 城,王親遠省師。王至晉侯蘇師,王降自車,立,南鄉,(4)親令晉侯蘇自西北遇(隅)敦伐 城。晉侯率厥亞旅、小子、呈戈(秩)人先,陷(5)入,折百首,執訊十又一夫。王至(6)淖列,淖列夷出奔,王令晉侯(7)蘇帥大室小臣、(8)車僕從,(9)述(遂)逐之。晉侯折首百又一十,執訊廿夫;大室小臣、車仆折首百又五十,執訊六十夫。王惟反歸,在成周公族整師(10)宮,六月初吉戊寅,旦,王格大室,即位。王呼膳夫曶召晉侯蘇,入門,立中廷。王親錫駒四匹。蘇拜稽首,受駒以(11)出,反入,拜稽首。丁亥,旦,王魚阝於邑伐宮。庚寅,旦,王格大室,司工揚父入右晉侯蘇,王親儕晉侯蘇巨鬯一卣、(12)弓矢百、馬四匹,蘇敢揚天子丕顯魯休,用作元龢鍚鍾,用昭格前(13)文人。前文人其嚴在上,翼在下,醴醴(14)毚毚,降余多福。蘇其邁(15)年無疆,子子孫孫,(16)永寶茲鍾。
晉侯穌編鐘
晉侯蘇編鐘
是山西曲沃北趙村晉侯墓地出土的一組編鐘,其中14枚流散香港,1992年12月為上海博物館搶救回來,另2枚出土於北京大學考古系與山西省博物館聯合發掘的8號墓。編鐘分兩組,各8枚。銘文為刻款,總計339字,另有重文9字,合文7字(註:馬承源:《晉侯穌編鐘》,《上海博物館集刊》1996年第7期;《集錄》35-50。)。綜合各家意見,釋文如下:
唯王卅又三年,王親@(29)
省東國、南國。正月既生
霸戊午,王步自宗周。二
月既望癸卯,王入格成周。二月
既死霸壬寅,王往東。
三月方死霸,王至於@(30),
分行。王親命晉侯蘇:率
晉侯穌編鐘
 乃師,左復,觀。
北復,□,伐夙夷。晉
侯蘇折首百又廿,執
訊廿又三夫,王至於
勛城,王親遠省師。王
晉侯蘇師,王降自車,立南向。
親命晉侯蘇:自西北
敦伐勛城。晉侯率
厥亞旅、小子、@(31)人先陷
入,折首百,執訊
十又一夫。王至,
淖淖烈烈,夷出奔。
王命晉侯蘇
晉侯穌編鐘
 率大室小臣
車僕從
逋逐之。晉侯折首百又
一十,執訊廿夫;大室小臣
車仆折首百又五十,執訊
六十夫。王唯返,歸在成周。公族整師,
宮。六月初吉戊寅,旦,王
格大室,即位。王呼膳夫
曰:召晉侯蘇。入門,立中
廷。王親賜駒四匹。蘇拜,稽首,受駒以
出。返入,拜,稽首。丁亥,旦,
王@(32)於邑伐宮。庚寅,旦,
王格大室,司工揚父入
晉侯蘇,王親齎晉侯蘇@(15)鬯、
弓、矢百、馬四匹。蘇敢揚
天子丕顯魯休,用作
元和揚鍾,用邵格
前文人,前文人其嚴在
上,翼在下,
鼓鼓,除余多
福。蘇其萬
年無疆,子子孫孫
永寶茲鍾。
銘文記載了在西周晚期某王三十三年,晉侯蘇奉王命討伐山東的夙夷,折首執訊,大獲全勝,周王勞師,並兩次嘉獎賞賜晉侯的史實。銘文除記載了這次重要的史書無載的戰爭之外,還為我們留下了兩項難得的記錄:一是記錄了“初吉”、“既生霸”、“既望”、“既死霸”、“方死霸”五個記時詞語。在一件器上有這么完整的時間記錄,前所未有,是我們探討西周曆法的重要材料。二是全篇銘文用利器刻出,且筆劃流暢規正,為我們研究西周晚期的冶金工藝提供了一個新的材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