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雍

時雍

時雍,漢語辭彙。 拼音:shí yōng 釋義:1、指時世太平。2、猶和熙。 出處《晉書·張協傳》。

詞目

時雍

拼音

shí yōng  

引證解釋

亦作“ 時邕 ”。

1、猶和熙。

《書·堯典》:“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黎民於變時雍。” 孔傳:“時,是;雍,和也。”

《隸釋·漢張平子碑》:“出相河間,則黎民時雝。”

《隸釋·漢泰山都尉孔宙碑》:“於天時廱。”

三國 魏 曹植 《求通親親表》:“至於欲使陛下崇光被時雍之美,宣緝熙章明之德者,是臣慺慺之誠,竊所獨守。”

《全晉文卷十八 》:臣聞有唐疇咨,元凱時登,漢武欽賢,俊彥回響。故能允協時雍,敷崇盛化。

清 王又旦 《古鼎篇》:“憶昔神廟稱時雍,斯器原出蓬萊宮 。”

2、指時世太平。

《晉書·張協傳》:“六合時雍,巍巍蕩蕩。”《文選·張協》作“時邕”。

《宋書·禮志一》:“非演迪斯文、緝熙宏猷,將何以光贊時邕、克隆盛化哉。”

唐岑文本《奉和正日臨朝》:時雍表昌運,日正葉靈符。德兼三代禮,功包四海圖。

元 貢師泰 《擬古》詩:“一鳴垂衣裳,再鳴致時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