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禮

春耕禮,傣語稱“灣暖”,即出門開始耕種勞作之意。剛過完春節後的一周之內,每個村寨都要選一吉日舉行“灣暖”活動,即春耕禮。

春耕禮,傣語稱“灣暖”,即出門開始耕種勞作之意。剛過完春節後的一周之內,每個村寨都要選一吉日舉行“灣暖”活動,即春耕禮。
春耕禮的早晨,全寨男女老幼要匯集到寨門口一個稱作“廟”的地方。男人們有的扛火槍,有的扛犁耙,有的牽著耕牛,小孩們則緊跟在大人身後看熱鬧。各家男女老幼來齊後,主持儀式的“伙色”(主祭師)在“廟”前插上青松葉,點上青香,宰雞祭拜,祈求神靈驅除邪惡,保佑春耕順利。“伙色”正祭拜時,帶火槍的青壯男子們排成一行,舉槍鳴放三響,也有人在田邊點燃爆竹,以示“灣暖”儀式開始。“伙色”祭拜完畢,眾男人扛著犁耙、牽著耕牛,走向自家的責任田下田耕作。男人們下田後,就輪到婦女們舉行“灣暖”了。參加儀禮活動的女子,都要穿上鮮艷的盛裝,戴上小斗笠,梳著椎鬢髮式。在“廟”前隨“伙色”祭拜後,各自拿著青松葉和香火到自家田頭祭田,隨後便下田勞作。此時,村邊的梯田裡,男人們有的犁田、有的耙田;而女人們有的拔秧、有的栽秧、有的鏟田埂上的雜草,整個田園展示出一派繁忙的景象,構制出一幅名副其實的“春耕大忙圖”。舉行完春耕禮後,男人們扛著犁、耙回家,婦女們也去田中捉泥鰍、支鱔魚、摸田螺。真正忙著耕田、栽插則從第二天開始。
在沒有舉行“春耕禮”之前,全村任何人都不能動用刀、鋤、犁、耙等工具出門勞作,更不能持槍上山守獵,只能歡歡樂樂地在家過春節。
傣家“春耕禮”活動,是古代百越民族農耕祭祀儀禮的承傳。
春耕禮是泰國的一項由國王親自主持的宮廷大典,在每年的五月初舉行,人們以此大典來祈求天神,保佑農家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這一天也是一年開始植水稻的標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