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天敵”——沙塵暴(圖)

春天的“天敵”——沙塵暴(圖)

沙塵暴是一種自然現象,有著巨大的破壞力。 沙塵暴也被稱為沙暴或塵暴,指的是強風將地面塵沙吹起使空氣非常混濁,水平能見度小於1公里的天氣現象。 我國的西北地區是中亞沙塵暴高發區的組成部分,其中不少地區每年沙塵暴日數達30天以上。

沙塵暴是一種自然現象,有著巨大的破壞力。沙塵暴也被稱為沙暴或塵暴,指的是強風將地面塵沙吹起使空氣非常混濁,水平能見度小於1公里的天氣現象。沙塵暴出現時,黃沙滾滾,昏天暗日,一般在冬季沙漠地區的午後和長期缺雨的乾鬆土地上常見。氣象上將浮塵、揚沙、沙塵暴統稱為沙塵天氣,它們之間的區別主要是以能見度和風力的大小來區分。浮塵是指均勻懸浮在大氣中的沙粒或灰塵,它的水平能見度小於10公里;揚沙是指將地面沙土吹起,使空氣相當混濁,水平能見度在1—10公里;當強風將地面沙土吹起,使天空很混濁,水平能見度小於1公里,則稱為沙塵暴;當水平能見度小於500米時,定義為強沙塵暴。

春天的“天敵”——沙塵暴(圖)

(衛星雲圖拍攝的沙塵暴圖片,圖中黃色如雲狀為沙塵暴)

現代科學技術研究表明:沙塵暴的發生多少與人類活動有一定關係,但根本的原因還是自然因素引起的。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我國北部和西北部有浩瀚的沙漠。加之北方地區連年少雨乾旱,土地裸露,提供了取之不盡的沙塵;二是有蒙古氣旋的存在,將大量沙塵捲入高空;三是有冷氣氣流將捲入高空的沙塵攜帶到了遠方。這三個條件缺一個就很難形成大範圍的沙塵暴。

最近幾年,沙塵天氣頻繁襲擊北京,嚴重地影響了百姓生活,它是環境惡化的表現,同時也成為社會公眾關注的熱點問題。2002年雨季,我國北方降水比上年偏多因而植被覆蓋較好,2003年的沙塵天氣明顯減少。2002年是我國北方地區沙塵頻發的一年,沙塵甚至影響我國南方和韓國等,特別是2001年乾旱有為嚴重,河北、天津、內蒙古、遼寧等地有受到了嚴重的旱災,導致了沙塵天氣頻繁發生。4月6日,北京遭遇了2005年首次沙塵天氣,同時還有冷空氣影響北京,氣溫降低了10℃。沙塵天氣出現是,應儘量減少外出,避免在污染嚴重的情況下,過多吸入污染嚴重的空氣,如外出時要增加衣物,以免著涼。

春天的“天敵”——沙塵暴(圖)

(沙塵暴如今已成自然環境的公害)

早在我國古代史書中就有沙塵現象的記載,如“黃風自西北來,拔樹髮屋”,“飛沙如雨”,公元1020年“宋真宗天禧四年四月丁垓,大風起西北,飛沙折木,晝晦數刻,五月乙卯,暴風起西北有聲,黃土蔽天”,描述了春季在我國西北地區發生沙塵暴時飛沙走石、催朽拔木、遮天蔽日的情景。老百姓俗稱為“風沙”、“黃風”、或“黑風暴”等。沙塵天氣並不僅在我國存在,世界上許多國家也都發生過。

春天的“天敵”——沙塵暴(圖)

(沙塵暴嚴重影響交通安全)

全球有四大沙塵暴高發區:中亞、北美、中非和澳大利亞。我國的西北地區是中亞沙塵暴高發區的組成部分,其中不少地區每年沙塵暴日數達30天以上。20世紀30年代在美國、加拿大發生的“黑風暴”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1934年5月12日的沙塵暴東西長達2400公里,南北寬400公里,幾乎橫掃2/3的領土。從西海岸到東北海岸颳起了約3億噸表土,其後果導致美國冬小麥嚴重減產,比過去10年減少了52億公斤。當時的“黑風暴”毀滅性地打擊了美國的農業,給美國社會和人民的生活帶來無窮的後患,生態環境遭到前所未有的嚴重破壞。

春天的“天敵”——沙塵暴(圖)

(漫天飛舞的沙塵暴)

沙塵暴並非一無是處,它所攜帶的大量沙塵可以起到抑制我國北方酸雨的作用,而且對韓國、日本兩國的酸雨也起到顯著的抑制作用。

目前,北京市沙塵暴監測預警服務系統前期工程已經順利實施,其中太陽光度計和氣溶膠監測儀等設備,將不間斷地記錄沙塵的粒度、礦物成分、化學成分、發生的強度等基本數據資料。可以有效監測、準確預警沙塵暴造成的危害和影響。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