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供

星供,佛教用語,一般召請本命星與當年星來供養。

藏傳佛教專有名詞

藏傳佛教為消除不祥、增長福壽而供祭本命星及當年屬星的作法。又稱星祭。《熾盛光大威德消災吉祥陀羅尼經》雲(大正19·337c)︰
若有國王及諸大臣所居之處及諸國界,或被五星陵逼,羅侯彗孛妖星照臨所屬本命宮宿及諸星位,或臨帝座,於國於家及分野處陵逼之時,或退、或進作諸障難者,但於清淨處置立道場,念此陀羅尼一百八遍或一千遍,若一日二日三日乃至七日,依法修飾壇場,至心受持讀誦,一切災難皆悉消滅,不能為害。’
此謂在五星羅目侯和彗孛妖星陵逼本命星,欲作障難時,若修飾壇場,念誦熾盛光大威德消災吉祥陀羅尼,並供養本命星,則得以消滅一切災難。

解釋

星供,一般均召請本命星與當年星來供養。此中,所謂本命星(即本命元神),是北斗七星中值人生年的星,如貪狼星,凡子歲所生之人屬之,巨門星屬醜亥年生者,祿存星屬寅戌年生者。又依生月而得知本命宮,依生日而得知本命宿、本命曜。所謂當年星,是根據生年次第排列九曜而推知值人年壽的星,如一歲者為羅侯星,十一歲者便為土曜。
修法是在道場內設壇,壇上供銀錢、洗米、茗茶、果子各三杯,壇前置幣帛三枚,又立幡三面,依十八道法而修。供具各備三份,即是供養本命星、本命宿、當年星之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