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子而教

易子而教

易子而教,(拼音:yì zǐ ér jiào),指交換孩子進行教育。成語出處《孟子·離婁》,在中國古代,就曾經有過“易子而教”的做法。所謂“易子而教”,這裡的“易”,就是“交換”的意思。這是說,我的孩子由你來教育,你的孩子由我來教育。

基本信息

詞語解釋

易子而教yìzǐérjiào

易:交換。交換孩子進行教育。

典故源於《孟子·離婁

出處

原文

易子而教易子而教
公孫丑曰:“君子之不教子,何也?”孟子曰:“勢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繼之以怒。繼之以怒,則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於正也。’則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則惡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間不責善。責善則離,離則不祥莫大焉。”
孟子曰:“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之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

譯文

公孫丑說:“君子不親自教育自己的兒子,為什麼呢?”孟子說:“因為情理上行不通。(父親)教育(兒子)必然要用正確的道理;用正確的道理行不通,接著便會動怒。一動怒,就反而傷了感情了。(兒子會說:)‘你用正確的道理教育我,而你自己的做法就不正確。’這樣,父子之間就傷了感情。父子之間傷了感情,就壞事了。古時候相互交換兒子進行教育,父子之間不求全責備。相互求全責備,會使父子關係疏遠,父子疏遠,那就沒有比這更不幸的了。

典籍

宋書·列傳·卷六十散騎常侍。明年,議建國學,以泰領國子祭酒。泰上表曰:臣聞風化興於哲王,教訓表於至世。至說莫先講習,甚樂必寄朋來。古人成童入學,易子而教,尋師無遠,負糧忘艱,安親光國,莫不由此。若能出不由戶,則斯道莫從。是以明詔爰發,已成渙汗,學制既下,遠近遵承。鏡花緣·第八十一回西廂》五字;‘嘆比干’,打《西廂》八字;‘東西二京’,打《西廂》三字;‘一鞭殘照里’,打《西廂》四字;‘偷香’,打《孟子》三字;‘易子而教之’打《孟子》四字。”題花道:“其餘甚多,等我慢慢想起再寫。”呂祥蓂道:“他以廂字打《西廂》倒也別致。”

引申義

易子而教易子而教
“易子而教”由被動變主動

古代教育家孟子在《孟子》一書里曾專門談過這個問題。

孟子的學生公孫丑,聽說過去中國有相互交換兒子進行教育的情況,百思不解。便問老師孟子為什麼要“易子而教”呢?

孟子說:“那是因為,親自教育自己的孩子,家長要求孩子行正理正道,可家長自己卻沒有做到。孩子做不到,家長發脾氣訓斥孩子,孩子卻說:‘您要求我行正理正道,可您為什麼不按照您對我的要求去做呢?’孩子這樣一質問家長,就傷害了與家長之間的感情,相互產生對立情緒,就沒有辦法親自教育了。於是,只好和別人相互交換孩子進行教育。”

由此看來,家長要求子女做到的,自己沒有首先做到,這是親職教育常常出現的一個弊端。古人很明智,便“易子而教”。雖然這是不得已而為之。但不失為親職教育的一種輔助手段,是彌補親職教育之不足。

據了解,在現在國外也有“易子而教”的做法。不過,不是“被動”的,而是“主動”的。在休假期間,往往是相互交換孩子旅遊度假。這對於克服孩子對家庭、家長的依賴性,培養獨立意識和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很有好處。

孩子們面臨的是開放的社會生活,不可能總是在父母的“卵翼”下生活,終究要離開家庭,脫離父母的庇護,獨立自主地走上社會,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要適應不斷變化的各式各樣的生活環境。把孩子送到親戚、朋友、同事家住一段時間,作為進入社會生活之前的“演習”,可能會收到你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