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王錫爵對玉環帶清江引帶過曲五首卷手卷

明王錫爵對玉環帶清江引帶過曲五首卷手卷是明代王錫爵的紙本手卷。書體為行書。畫芯縱29厘米,橫270厘米。

基本信息

明王錫爵對玉環帶清江引帶過曲五首卷手卷明王錫爵對玉環帶清江引帶過曲五首卷手卷
【名稱】:明王錫爵對玉環帶清江引帶過曲五首卷手卷
【類別】:書畫
【材質】:紙本,手卷。
【作者】:王錫爵
【書體】:行書
【年代】:明代
【規格】:畫芯縱29厘米,橫270厘米。
【收藏機構】:湖南省博物館

文物介紹

明王錫爵對玉環帶清江引帶過曲五首卷手卷,該作品引首書為:“手澤永寶,同治乙丑暮春(1865.3),逸侯仁兄大人屬題,松陵楊慶麟”。鈐朱文印:楊慶麟印,白朱文:敬士父。
釋文如下:
對玉環帶清江引
南陌東疇,是兒孫馬牛。趙舞秦謳,是歡喜冤仇。世事總悠悠,勞生何所求?一簇眉頭,算前又算後。三寸舌頭,說妍又說醜。饒君一日可千秋,空落得多僝僽。蘆花不繫舟,竹葉無憂酒,羲皇一夢君知否?
你欲(脫一字,疑為“使”)乖,別人也不呆。你要錢財,前生須帶來。我命非我排,自有天公在。時該運該,人來還你債。時衰運衰,你被他人賣。常言作法可消災。怕沒福難擔戴。有酒且開懷,見怪何須怪!一任桑田變滄海。
一粒芝麻,救飢也是他。一粒黃瓜,解渴也是他。其餘萬事賒到手成話虛(應為“虛話”)。才是東家,殺牛與宰馬。又見西家,鑽龜更打瓦。你們圖甚王和霸,直恁的閒掛搭!仿看陌上花,零落不堪把,那時碌碌才幹罷。
覆轍翻舟,那個曾回首!大劍長矛,那個曾丟手!吾老學休休,棋局閒清晝。東陵故侯,瓜熟已盈疇。玄都舊遊,桃花掉滿頭。眼前快樂是良謀,算不到千年後。一葉且隨流,一瓢聊貯酒,樵歌牧唱真吾友。
附:愁多病多,早已鬢毛皤。恩多寵多,轉入是非窩。洗耳聽漁歌,一一都嘲我。彌天網羅,身被浮名誤。三載沉疴,兒被阿爺誤。只今八表向天呼,誓不上長安路!黃粱夢已徂(應為“阻”),破衲還須補,聊就人天小結果。王錫爵
印章朱文——荊石;朱文——鶴來堂。

作者簡介

王錫爵(1534—1614),字元馭,號荊石,江蘇太倉人。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進士。授翰林院編修,累遷至祭酒、侍講學士、禮部右侍郎等職。萬曆十二年(1584年)拜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萬曆二十一年(1593),入閣為首輔。萬曆三十五年(1607)。後加贈太子太保,進建極殿,賜道里費。卒後,贈太保,諡文肅,賜葬,敕建專祠。王錫爵的曾孫王炎在清代也官到大學士,因此人稱“祖孫宰相”、“兩世鼎甲”。錫爵子王衡和孫王時敏又蔭贈一品,因此,又稱為“四代一品”。
楊慶麟,字敬士,號振甫,清江蘇吳江人。清道光三十年進士,散館授編修,後官廣東布政使。能治印,克承家學。能畫,山水師王原祁兼吳鎮、沈周之法,亦善花卉。富收藏,專貯書畫金石古玩,甲於吳下。後盡付其婿邵松年編修,邵編修將所受各物悉數編成《古緣萃錄》一書。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