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兒6

明朝那些事兒6

《明朝那些事》第六冊對萬曆後三十年的政治鬥爭,尤其是由“爭國本”引起的晚明三大案,進行了細緻深刻的描寫。作者當年明月反覆分析《明史》等正史史料,以探尋晚明三大著名疑案 “打悶棍”、“妖書”及“紅丸”的歷史真相,並在書中推斷出可靠的答案。明月堅持讀史,要讀史料說真相,而不是一味重複原有觀點,不管是清流東林黨的掌權之術,還是清朝開國皇帝努爾哈赤的發家史,甚至民族英雄袁崇煥的性格缺陷,明月都堅持以史料說話,將歷史真相原原本本展現給讀者。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明朝那些事兒1—5購買連結:

明朝那些事兒(朱元璋卷)

明朝那些事兒(貳)

明朝那些事兒(三)

明朝那些事兒(四)

明朝那些事兒(五)

真實再現晚明歷史,顛覆傳統歷史觀念(空行) 寫史紅人當年明月再出佳作,《明朝那些事兒》(陸)火熱上市,(空行) 魏忠賢粉墨登場,東林黨高調出鏡,黨爭不休,是非難辨。 (空行) 綿延半個世紀的文官爭鬥,見證輝煌帝國的由盛至衰,邊疆民族乘勢壯大,戍邊軍隊節節告退,說不盡的權謀之術、戰爭之策,道不盡的人性善與劣……

讀者對象:史學愛好者

內容簡介

明朝那些事兒》第六冊主要講述了晚明由“三大案”引發的黨爭,魏忠賢興起及袁崇煥之奮戰。自張居正去世後,便無人敢管萬曆,為爭國本、查妖書、打悶棍,他與大臣展開拉鋸戰,三十年不上朝。東林黨卻因此發展壯大,為把持朝政,與齊、楚、浙三黨明爭暗鬥,借國本之爭,扶持明光、熹宗二帝即位,成功掌握政權。魏忠賢以平民出身,利用熹宗昏庸,又傍上皇帝乳母客氏,與東林黨展開對決。在外,援朝抗日戰爭後,明防禦線轉至遼東。沒落貴族之後李成梁打蒙古、滅女真,成為一代梟雄,卻養虎為患,努爾哈赤藉機興起,統一後金。為抗金、守城、奪失地,在帝師孫承宗的帶領下,袁崇煥從一介文人成長為邊疆大將,堅守孤城,最終擊敗努爾哈赤。

作者簡介

當年明月,本名石悅,以《明朝那些事兒》起於網路江湖,受到讀者的熱捧。當年明月堪稱草根講史的集大成者,大家的認可印證了當年明月的那句話:“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

目錄

第一章 絕頂的官僚

第二章 和稀泥的藝術

第三章 遊戲的開始

第四章 混戰

第五章 東林崛起

第六章 謀殺

第七章 不起眼的敵人

第八章 薩爾滸

第九章 東林黨的實力

第十章 小人物的奮鬥

第十一章 強大,無比強大

第十二章 天才的敵手

第十三章 一個監獄看守

第十四章 毀滅之路

第十五章 道統

第十六章 楊漣

第十七章 殉道

第十八章 袁崇煥

第十九章 決心

第二十章 勝利 結局

媒體評論

當年明月,心靈歷史開創者,強調寫史即寫人,寫人即寫史。

歷史是千百萬人的歷史,是大家的歷史,每個人都有解讀歷史的權利。《明朝那些事兒》的確是別開生面的,是一種創造。我熱情地支持這種探索和創造!期待他把這三百年寫完。

——毛佩琦(央視百家講壇主講)

作為朱元璋的後人(家譜為證),能夠看到這樣好的文章真是三生有幸。

——竹筏渡海(網友,有家譜證明是朱元璋×重孫)

作者鮮活的語言,讓諸如PK這樣詼諧有趣的現代場面,放到六百多年前的歷史天空下,也不算突兀,皇帝大仙,亂臣賊子都是人,誰都有各自的精彩和蹩腳,形同又一出“加油!好男兒”。

——西峰志(網友,書評人)

《明朝這些事兒》注定會成為一個里程碑事件。這不在於明月的文學功底有多好,而在於這套書以足夠有趣的筆法還原了歷史原貌,吸引了像我這樣每天追蹤的讀者。可以說,沒有《明朝那些事兒》,明礬對於那個朝代的印象,肯定還是些電視劇胡編亂造的片斷。

——公孫揚眉(資深明礬,歷史愛好者)

當年明月顛覆了我對東林黨的看法,讓我感覺到以前我是不是太天真了,以為高居廟堂的東林黨就都是好人,反對東林黨的就都是壞人。當年明月讓我從一個新的視角去想這個問題。

——紅二團(網友,學生)

我有個宏大的願望,希望大伙兒能堅持不懈地一起將《明朝那些事兒》直接頂入中學課堂,成為每箇中學生必備的書!

——潛水潛到2008年(網友,熱心中學教育者)

精彩書評

當年明月沒有辜負我們對他的等待,蟄伏而出的《明朝那些事兒》6以他一貫的詼諧與嚴謹結合的作風延續了前五集的精彩。正如當年明月所堅持的主張:“歷史本身很精彩,歷史可以寫得很好看”,在第六集中,這個風格還是他寫作的基調。在紮實的歷史文獻資料中,尋找可以串聯在一起的種種蛛絲馬跡,並不是信口開河。而在傳統的歷史敘事模式中,用現代人的戲謔和調侃來推動歷史的講述,卻是讓我們覺得,我們用現在的語言講述古老的故事,那些曾經屍臭瀰漫的歷史故籍,其實並非我們想像中那樣面目可憎,或者說,並不是我們想像中那樣“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書摘插圖

東林黨清流形象被顛覆

自明開國以來,無論多大能耐,無論有何背景,包括那位天下第一神 算劉伯溫,如果下野之後沒能重新上台,慢慢地就邊緣化了,然後走向同 一結局——完蛋,從無例外。 例外,從顧憲成開始。 和趙南星一樣,自從下野後,顧憲成名氣暴漲,大家紛紛推舉他再次 出山,雖然沒啥效果,也算捧了個場。不久之後,他的弟弟顧允成和同鄉 高攀龍也辭官回了家,三個人一合計,反正閒著也是閒著,就講學吧。 這一講就是三年,講著講著,人越來越多,於是有一天,顧憲成對高攀龍說了這樣一句話:“我們應該找個固定的講習場所。” 其實地方是有的,在無錫縣城的東頭,有一個宋代學者楊時講過學的 場地,但年久失修,又太破,實在沒法用,所以這事也就擱置了下來。七年後,出錢的主終於找到了,常州知府歐陽東鳳和顧憲成關係不錯, 聽說此事,大筆一揮就給辦了,撥出專款修繕此地。此後,這裡就成了顧憲成等人的活動地點。它的名字叫做東林書院,實事求是地講,確實也就是個書院,但在此後的幾十年中,它卻煥發了不可思議的魔力,成為了一種威力強大的信仰, 那些相信或接受的信徒,歷史上統稱為東林黨。無數人的命運,大明天下的時局,都將由這個看似與朝廷毫無關係的 地方,最終確定。

雖然王錫爵的層次很高,公開表明自己不願去,但東林黨的同志明顯不太相信,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打開那封信,看個究竟。在那封信中,李三才雖然沒有看到重新出山的許諾,卻看到了毫無保留地支持,為免除後患,他決定篡改。然而由於寫字太差,沒法改,但也不能就此拉倒。為了徹底消除王錫 爵的威脅,他抄錄並泄露了這封密信,而且特意泄露給言官。 因為在信中,王錫爵說言官發言是鳥叫,那么言官就是鳥人了。鳥人 折騰事,是從來不遺 餘力的。接下來的事情可謂順其自然,輿論大嘩,言官們奮筆疾書,把吃奶的 力氣拿出來痛罵王錫爵,言辭極其憤怒。怎么個憤怒法,舉個例子你就知道了。我曾翻閱過一位言官的奏疏,內容就不說了,單看名字,就很能提神 醒腦——巨奸塗面喪心比私害國疏。如此重壓之下,王錫爵沒有辦法,只好在家靜養,從此不問朝政,後 來萬曆幾次派人找他復出,他見都不見,連回信都不寫,估計是真的怕了。事情的發展,就此進入了顧憲成的軌道。 王錫爵走了,朝廷再也沒有能擔當首輔的人選,於是李廷機當上了首 輔,這位兄弟不負眾望,上任後不久就沒頂住罵,回家休養,誰叫也沒用,基本算是罷工了。而異類于慎行也不 爭氣,剛上任一年就死了。就這樣,葉向高成為了內閣的首輔,也是唯一的內閣大臣。對手被剷除了,這是最好的結局。 必須說明的是,所謂李三才和顧憲成的勾結,並不是猜測,因為在史 料翻閱中,我找到了顧憲成的一篇文章。在文章中,有這樣幾句話:“木偶蘭溪、四明、嬰兒山陰、新建而已,乃在遏婁江之出耳。”“人亦知福清之得以晏然安於其位者,全賴婁江之不果出……密揭傳自 漕撫也,豈非社稷第一功哉?” 我看過之後,頓感毛骨悚然。這是兩句驚天動地的話,卻不太容易看懂,要看懂這句話,必須解開幾個密碼。 第一句話中,木偶和嬰兒不用翻譯,關鍵在於新建、蘭溪、四明、山 陰、以及婁江五個詞 語。這五個詞,是五個地名,而在這裡,則是暗指五個人。新建,是指張位(新建人)、蘭溪,是指趙志皋(蘭溪人)、四明,是 指沈一貫(四明人),山陰,是指朱賡(山陰人)。所以前半句的意思是,趙志皋和沈一貫不過是木偶,張位和朱賡不過是嬰兒!而後半句中的婁江,是指王錫爵(婁江人)。連線起來,我們就得到了這句話的真實含義:趙志皋、沈一貫、張位、朱賡都不要緊,最為緊要的,是阻止王錫爵東山再起!顧憲成,時任南直隸無錫縣普通平民,而趙、張、沈、朱四人中,除張位外,其餘三人都當過首輔,首輔者,宰相也,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然而這個無錫的平民,卻在自己的文章中,把這些不可一世的人物, 稱為木偶、嬰兒。而從文字語氣中可以看出,他絕非單純發泄,而是確有把握,似乎在 他看來,除了王錫爵外,此類大人物都不值一提。一個普通老百姓能牛到這個份上,真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第二句話的玄機在於兩個關鍵字語:福清和漕撫。福清所指的,就是葉向高,而漕撫,則是李三才。葉向高是福建福清人,李三才曾任漕運總督,把這兩個詞弄清楚後, 我們就明白了這句話的意思:“大家都知道葉向高能安心當首輔,是因為王錫爵不出山……密揭這事 是李三才捅出來的,可謂是為社稷立下第一功!”沒有王法了。一個平民,沒有任何職務,遠離京城上千里,但他說,內閣大臣都是木偶、嬰兒。而現在的朝廷第一號人物能夠坐穩位置,全都靠他的死黨出力。縱觀二十四史,這種事情我沒有聽過,沒有看過。但現在我知道了,在看似雜亂無章的萬曆年間,在無休止地爭鬥和吵 鬧里,一股暗流正在涌動、在沉默中集結,慢慢地伸出手,操縱所有的一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