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實錄研究

明實錄研究

《明實錄研究》,當代學術專著,武漢大學歷史學院謝貴安著。 1979年-1986年在華中師範大學先後讀本科及碩士研究生,獲學士及碩士學位。 1990年-1993年師從張舜徽教授,攻讀中國歷史文獻學專業,獲歷史學博士學位,畢業後分配至武漢大學歷史系任教至今。

《明實錄研究》,當代學術專著,武漢大學歷史學院謝貴安著。台灣文津出版社1995年初版,30萬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修訂版,39萬字。新版全書共九章,第一章,《明實錄》的國史地位,第二章《明實錄》的學術淵源,第三章明代史館——《明實錄》的修纂機構,第四章明代列朝實錄的修纂過程,第五章明代列朝實錄的修纂人員,第六章明代列朝實錄的修纂程式,第七章《明實錄》的體例與主題,第八章明代列朝實錄的版本與收藏,第九章得失之間——《明實錄》的價值與缺陷。是一部系統研究《明實錄》的著作。
謝貴安,男,漢族,1962年9月生,湖北襄陽人。1979年-1986年在華中師範大學先後讀本科及碩士研究生,獲學士及碩士學位。畢業後留該校中國歷史文獻學研究所執教4年,1987年晉升為講師。1990年-1993年師從張舜徽教授,攻讀中國歷史文獻學專業,獲歷史學博士學位,畢業後分配至武漢大學歷史系任教至今。1995年5月晉升為副教授,2002年10月晉升教授。現為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專職研究人員。
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史學史及明清文化史。出版《明實錄研究》、《中國史學史散論》、《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研究》(與馮天瑜合作)、《太玄大戴禮研究》(與劉韶軍合作)等專著,在《史學史研究》、《史學理論研究》、《哲學研究》、《文史》、《學術月刊》、《文獻》等刊物上發表論文70餘篇。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國實錄體史學研究”,承擔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科研項目“明中期至清中期中國文化內部現代性因素研究”及湖北省“九五”社科基金項目“中國社會及文化的近代轉型”。講授“中國史學史”、“明清文化史”、“古代史學理論”等課程。招收史學理論與史學史專業中國史學史及中國古代史學理論方向博士研究生,招生中國(明清)史學史方向碩士研究生。
目錄
引言
第一章 《明實錄》的國史地位
第一節 明代“國史”《明實錄》
第二節 國史《明實錄》與明代政治鬥爭
第三節 國史《明實錄》與明代史學生態
第二章 《明實錄》的學術淵源
第一節 從檔案、起居注、日曆到實錄——實錄的史料淵源
第二節 實錄體的流變與《明實錄》的特點
第三章 明代史館——《明實錄》的修纂機構
第一節 明代史館的基本面貌
第二節 明代史館的管理制度
第三節 明代史館的分工與運作
第四章 明代列朝實逮捕修纂過程
第一節 《太祖實錄》的三次修纂
第二節 《太宗實錄》、《仁宗實錄》的並行修纂
第三節 宣宗、英宗、憲宗、孝宗《實錄》的修纂
第四節 武宗、睿宗、世宗、穆宗《實錄》的修纂
第五節 神宗、光宗、熹宗諸朝《實錄》的修纂
第六節 崇禎實錄與南明諸朝實錄的修纂
第五章 明代列朝實錄的修纂人員
第一節 變動頻繁的《太祖實錄》的修纂者
第二節 以三楊為核心的太宗、仁宗及宣宗《實錄》的修纂者
第三節 處境艱難的英宗、憲宗及孝宗《實錄》的修纂者
第四節 從費宏到張居正-武宗、睿宗、世宗、穆宗《實錄》的修纂者
第五節 費盡考索的神宗、光宗及熹宗《實錄》的修纂者
第六章 明代列朝實錄的修纂程式
……
第七章 《明實錄》的體例與主題
第八章 明代列朝實錄的版本與收藏
第九章 得失之間——《明實錄》的價值與缺陷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