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硫磺溝

昌吉硫磺溝

昌吉硫磺溝 ,地處南山山系,是南北疆的交匯處。它距烏魯木齊40餘公里,由烏市出發,經吐烏大公路西行,由亞心村處進入南山道,即可到達。硫磺溝距昌吉市32公里,從昌吉市出發,沿烏伊公路14公里處向南,經八一鋼鐵廠駛入谷地過山口?過頭屯河水庫,再往南行三公里?即駛入硫磺溝鎮。硫磺溝在新疆久負盛名,但並不因為它的獨特景致,而是因為它的百年煤火。

形成

昌吉硫磺溝 昌吉硫磺溝

距烏魯木齊約40公里。跨過烏魯木齊市與昌吉市的界河 --頭屯河,沿著與天山山脈走向平行的101省道西行,直到石河子南山,綿延100多公里,方圓千餘平方公里範圍內,分布著相似於美國西部科羅拉多大峽谷的風蝕地貌。這種風蝕地貌以昌吉南部喀拉扎山(天山支脈)發育最為典型和集中,故地質學上命名為喀拉扎礫岩。遠古時期,這裡還是一片水的世界,經過億萬年的地質演變,滄海桑田,沉積的紫紅色泥岩、灰綠色礫岩等地層,經地質歷史時期的地殼運動和斷裂活動影響,形成了一條橫向的斷裂帶(硫磺溝峽谷),發育了很多豎向的裂隙,經長期風吹雨打,風化剝蝕,便形成了目前奇特的地貌景觀。.

景致

攝影作品 攝影作品

硫磺溝綿綿百餘里,如詩般鐫刻在卡拉扎祖山 ,是我國最長的侏羅系山脈。這種主要是以細碎礫石與膠質泥岩疊合而形成的橫向層次分明、豎向褶皺發育的懸崖峭壁、丘陵溝壑,集雅丹地貌、石林地貌於一體,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山巒宛如亭塔,斷壁酷似城牆,裸露的地層紋理分明,一層紅,一層黃,一層綠,一層褐……,色彩斑斕豐富,美輪美奐,氣勢連綿浩蕩,瑰麗壯闊。 硫磺溝是色的海洋,赭紅中夾雜黃白黑綠等色,泛起眩目的浪花;硫磺溝是自然的造型師,成就了犬牙交錯的錚骨豪情,遠望近觀,悠悠景致..

煤火

硫磺溝是南山山區中產煤量最為豐富的溝,探明儲量達15億噸,但該地的地下煤火一直都處在自燃狀態,據當地史志記載,清代光緒年間這裡就是“裂隙縱橫,濃煙瀰漫,岩隙間火焰呼呼,經年不絕”。

俯瞰 俯瞰

硫磺溝煤田火區面積達184萬平方米,每年要燒掉176萬噸煤,按當前可比價格計算,每年損失1.7億元。對於煤田開發而言,這筆損失極其巨大。

硫磺溝煤田滅火工程於1999年由原國家計委立項,計畫用4年時間基本治理完畢,總投資9872萬元。工程於2000年初正式啟動。歷時3年多,這場燃燒了百年之久的“地下火災”終於被撲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