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嘎桑豬籠草

昂嘎桑豬籠草

昂嘎桑豬籠草(學名:Nepenthes angasanensis)是原產於蘇門答臘的高地豬籠草,生長於海拔2200米至2800米的地區。因昂嘎桑豬籠草的形態特徵類似於邁克豬籠草(N. mikei)和多巴豬籠草(N. tobaica),所以該類群的分類爭議較大。其種加詞“Angasan”來源於模式標本的採集地昂嘎桑山(Mount Puncak Angasan)。尚未發現昂嘎桑豬籠草的變型或變種。

基本信息

簡介

昂嘎桑豬籠草原產蘇門答臘島海拔2200~2800m的地區,為高地豬籠草。它的的學名來源於亞齊(Aceh)的昂嘎桑(Angasan)。因其形態特徵類似於邁克豬籠草(N.mikei)和多巴豬籠草(N.tobaica),因此關於這個種群的分類是有爭議的。尚未發現昂嘎桑豬籠草的個體或變種。
昂嘎桑豬籠草昂嘎桑豬籠草

形態特徵

昂嘎桑豬籠草為藤本植物,可攀爬至9m高的樹幹上。莖呈圓柱形。有側芽生於地下莖。節間距2~6cm。
蓮座狀植株的葉片革質,無柄,線形。長5~7cm,寬1~1.3cm。葉片末端急尖,基部包住莖部周長的二分之三。羽狀脈發於中脈,斜向延伸,呈不規則的網狀。中脈兩側各有2~3條縱脈,出現於葉片外部三分之一,其發於中脈基部,匯集於末端。籠蔓的長度約為葉片的三分之二,無籠蔓圈。蓮座狀植株的捕蟲籠面向植株。高6~8cm,寬1.8~2cm。其捕蟲籠的下部為卵形,中部為葫蘆形,上部為管形至略微的漏斗形。其捕蟲籠的前部具有一對翼。其寬1~1.5mm,具有絲狀的翼須,長3~6m
m,每厘米8~12條。籠口為卵形,傾斜。幾乎無唇頸。唇前部寬1~1.5mm,靠近籠蓋處寬3~4mm。唇肋間隔0.4~0.5mm,唇齒長1.5~2mm。其捕蟲籠內表面的下半部具有微小的拱形消化腺。其分布均勻,為圓形,直徑0.2~0.3mm,每平方厘米約300個。籠蓋為卵形,略拱起,基部為心形。籠蓋的下表面零散的分布著一些微小的蜜腺。籠蓋基部的後方具有分叉的籠蔓尾,長0.3~0.4mm。
側芽的葉片結構類似於蓮座狀植株的葉片但更大型。長10~20cm,寬1.2~2.5cm。中脈兩側各有3~4條縱脈。側芽的捕蟲籠結構類似於蓮座狀植株的捕蟲籠但更大型。其捕蟲籠背向植株。高12~15cm,寬3~4cm。籠蓋長3~3.5cm,寬2.5~2.8cm。籠蓋下表面的中線和邊緣散布少量蜜腺,直徑約0.2mm。翼退化為一對隆起。籠蔓尾偶爾分叉,長6~7mm。
攀援莖的葉片的結構也類似於蓮座狀植株的葉片和側芽的葉片。其垂直於莖部,呈披針形,葉片末端為鈍尖或漸尖。長10~12cm,寬2~2.5cm。籠蔓具有一個或兩個籠蔓圈。攀援莖的捕蟲籠的結構也類似於蓮座狀植株的捕蟲籠,但其下三分之一通常為球形。高8~9cm,寬1.8~2.5cm。籠蓋長1.8~2.2cm,寬1.5~2cm。籠蓋下表面的蜜腺集中於中線,其他散布於整個下表面,直徑約0.1mm。翼退化為一對隆起。籠蔓尾不分叉或分叉,長3~4mm。
昂嘎桑豬籠草的花序為總狀花序。花梗為圓柱形,長4~9cm,寬1.2~2mm。花軸長1.5~3.5cm,共9~17朵花。次級花梗輪生,帶1朵花,基部寬0.5~1mm,花軸頂部的長3mm,基部的長9mm。偶爾最底部的次級花梗基部具有長1~1.5mm的苞片。花被片為披針形或杯狀,長4~5mm,寬約1.5mm。內表面具橢圓形蜜腺,直徑0.1~0.2mm。心皮長5~7mm,寬2~3mm,靠近花軸末端的較短。果莢長2~2.7cm,寬3~4mm。
植株發育成熟的組織的毛被非常稀疏。莖、葉片和花軸無毛被。籠蔓披被絲狀的毛被,長0.2~0.5mm。捕蟲籠和籠蓋覆蓋著稀疏的絲狀毛被,長0.3~0.5mm。花梗和次級花梗披被密集的絲狀短毛被,長約0.3mm。花被片的外表面具少量毛被,邊緣具密集的絲狀的捲毛被,長0.05~0.1mm。
莖為深紅色至黑色。葉片為綠色,在陽光下具光澤。中脈為淺綠色。籠蔓為綠色,靠近捕蟲籠的末端其顏色接近捕蟲籠。捕蟲籠的外表面為紅色至黑色,偶爾為綠底紅斑,其內表面為綠色或紅色。唇為綠色,偶爾為紅色或黑色。花序為深綠色或灰色。毛被為白色,花被片邊緣的毛昂嘎桑豬籠草(3張)被為棕色。

分類學

1999年,布魯斯·薩蒙(BruceSalmon)和里基·毛德(RickyMaulder)對昂嘎桑豬籠草、邁克豬籠草(N.mikei)和多巴豬籠草(N.tobaica)形態特徵上的對比。[1]
形態特徵 昂嘎桑豬籠草 邁克豬籠草 東巴豬籠草
習性 有側芽生於地下莖 無地下莖 無地下莖
籠蔓尾 分叉 叢狀 絲狀
唇齒 1.5~2mm 0.2~0.4mm 小於0.2mm
莖 圓柱形 圓柱形 圓柱形至圓滑的三角形
腺體 每平方厘米300個 每平方厘米150~180個 每平方厘米200~250個
次級花梗 1朵花 2朵花 2朵花
花序(雌性) 55~120mm,9~17朵花 40~80mm,4~10朵花 195~400mm,30~50朵花
2001年,查爾斯·克拉克對來自蘇門答臘島和西馬來西亞的豬籠草,使用70個形態特徵進行了分支系統學分析。昂嘎桑豬籠草與邁克豬籠草的相關性達79%。以下為進
化樹的“第6分支”。

自然雜交種

以下為已發現的昂嘎桑豬籠草的自然雜交種。
N.angasanensis×N.densiflora[2]

食肉植物(二)

食肉植物也稱食蟲植物,能捕取昆蟲或其他小動物,並靠消化酶、細菌或兩者的作用將其分解的植物。 已知約有400種,親緣關係可能甚遠。這類植物雖多為綠色植物,但某些微小的真菌也能捕捉和消化動物 。食肉植物能將捕獲的動物分解,這過程類似動物的消化過程。分解的最終產物,尤其是含氮的化合物 及鹽類為植物所吸收。
史麥斯豬籠草
安南豬籠草
庸忽豬籠草
沙禮哈普豬籠草
不純豬籠草
似瓶太陽瓶子草
羅威那豬籠草
民答那峨島豬籠草
麥可豬籠草
兩眼豬籠草
布凱豬籠草
美麗太陽瓶子草
艾俄那太陽瓶子草
邦蘇山豬籠草
曼特琳嘎杭山豬籠草
亞德利安豬籠草
便史東豬籠草
內布利納太陽瓶子草
模傲單角胡麻
果膠豬籠草
迪恩豬籠草
丹舍豬籠草
球狀豬籠草
黃花單角胡麻
阿根豬籠草
納奎友丁豬籠草
泰特太陽瓶子草
柔毛豬籠草
垂花太陽瓶子草
寬唇豬籠草
剛毛豬籠草
圓錐豬籠草
血紅豬籠草
小豬籠草
裸瓶豬籠草
盾葉毛豬籠草
馬來王豬籠草
萊佛士豬籠草
欣佳浪山豬籠草
貝卡利豬籠草
薩蘭加尼豬籠草
上位豬籠草
菱莖豬籠草
岔刺豬籠草
細毛豬籠草
密花豬籠草
有柄豬籠草
伯威爾豬籠草
柯普蘭豬籠草
圓盾豬籠草
陳氏豬籠草
紐幾內亞豬籠草
毛律山豬籠草
有腺豬籠草
奇異豬籠草
驚奇豬籠草
美林豬籠草
大豬籠草
馬索亞拉半島豬籠草
無毛豬籠草
馬達加斯加豬籠草
盾葉豬籠草
風鈴豬籠草
翼狀豬籠草
艾瑪豬籠草
昂嘎桑豬籠草
鞍型豬籠草
熔岩豬籠草
藍姆豬籠草
蘋果豬籠草
印度豬籠草
小太陽瓶子草
賈桂琳豬籠草
泉氏豬籠草
辛布亞島豬籠草
貝里豬籠草
菲律賓豬籠草
巴布亞豬籠草
卵形豬籠草
諾斯豬籠草
姆魯山豬籠草
馬普魯岩山豬籠草
大型平庸豬籠草
愛德華豬籠草
麥克法蘭豬籠草
馬兜鈴豬籠草
滴液豬籠草
白環豬籠草
克羅斯豬籠草
包希豬籠草
卓越豬籠草
無刺豬籠草
寬葉豬籠草
粗毛豬籠草
鉤唇豬籠草
瘦小豬籠草
暗色豬籠草
杏黃豬籠草
法薩豬籠草
疑惑豬籠草
大葉豬籠草
豹斑豬籠草
長葉豬籠草
小舌豬籠草
馬桶豬籠草
胡瑞爾豬籠草
真穗豬籠草
硬葉豬籠草
勞氏豬籠草
二齒豬籠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