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源氏

日本源氏

源氏的誕生日應該是弘仁五年(814年)五月八日。因為,這一天52代的嵯峨天皇因財政困難的原因,第一次下詔賜四位皇子和四位皇女以源氏之姓氏。之後又陸續有十三名皇子和十一名皇女被賜以源姓。這就是日本源氏最初的由來。

源氏由來

日本源氏日本源氏
源氏的誕生日應該是弘仁五年(814年)五月八日。因為,這一天52代的嵯峨天皇因財政困難的原因,第一次下詔賜四位皇子和四位皇女以源氏之姓氏。之後又陸續有十三名皇子和十一名皇女被賜以源姓。這就是日本源氏最初的由來。
此後,日本歷史上先後共有二十一位天皇賜過源姓。然而二十一流源氏中,最為顯赫的便是清和源氏,他是56代清和天皇賜予其孫源經基的。一般談論日本武將時,提到平,源二氏就是專指清和源氏與桓武平氏。因為他們均是日本歷史上的朝權重族,對日本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歷史人物

日本源氏日本源氏
當桓武平氏掌握朝廷重權,且領有整個關東地區之時,清和源氏一系則以關西為根基,形成勢力強勁的武士家族,伺機而起。
源賴信(Minamoto Yorinobu)(968 — 1048.6.1)是平安時代中期的武將。1028年藤原氏派他去鎮壓在日本東部爆發的一次叛亂。三年後由於叛亂平息,他確立了源氏在關東地區的地位,也鞏固了自己在朝廷里的勢力。
源賴義(Minamoto Yoriyoshi)(988 — 1075.8.27)是平安時代後期的武將。曾在本州地方建立了源氏集團。他幾次鎮壓蝦夷部落,1051年又去平息在陸奧國稱霸一時的安倍武士集團首領安倍賴時發動的叛亂。這是一次長期的戰爭,時戰時停,雙方互有勝負,但百姓卻備遭塗炭。到了1062年,源賴義最終取得了這場史稱“前九年戰爭”的勝利。
源義家(Minamoto Yoshiie)(1039 — 1106)是平安時代後期的武將。作為源賴義的長子,他曾隨父親參加了“前九年戰爭”。因其英勇善戰,令敵人聞風喪膽,故被稱之為“八幡太郎”,是戰神長子之意。二十年後,當清原氏向源氏挑戰的時候,他在戰爭中依然英勇不減當年,最後消滅了敵方,在日本北部鞏固了源氏一族的統治地位。這些戰爭在歷史上被稱為“後三年戰爭”。
源為義(Minamoto Tameyoshi)(1096 — 1156.8.17)是平安時代末期的武將。出生於著名武士家族的他,19歲那年就以鎮壓京城附近的起義立下功名。此後即成為控制日本關東地區的清和源氏的首領。1156年支持崇德上皇發動政變,企圖推翻後白河天皇。但不幸的是,他的兒子源義朝卻加入了平氏集團,站在了後白河天皇一邊。在這次所謂“保元之亂”中,源為義被打敗。其子源義朝收到殺父的命令,堅決不從;這時源氏家族中的一位將軍宣稱,如果讓平氏處死為義,這將是源氏最大的恥辱,於是源氏族人自己處死了源為義。
源義朝(Minamoto Yo..........omo)(1123 — 1160.2.12)是平安時代末期的武將。源為義之子。1156年的保元之亂,“倒戈”支持平清盛,使平氏家族戰勝了以其父源為義為首的源氏家族。然而平清盛戰勝後,逼迫義朝殺死自己的父親為義,並且在天皇面前冷落義朝,使其沒能得到應有的獎賞。1159年,忿忿不平的源義朝乘平清盛離開京城的機會發動政變。在日本史上最生動的一個片斷——平治之亂中,平清盛集結兵力,運用大膽巧妙的軍事行動,將源義朝打敗。之後,源義朝雖然倖免戰死,但在逃往東國途中被殺。其三子源賴朝後來打敗平家,建立了源氏對整個日本的統治。
源賴朝(Minamoto Yoritomo)(1147 — 1199)可以說是源氏族人中名字最響亮的人。因為他是日本幕府制度的創始人。源賴朝不僅是貴族,而且作為清和天皇的後裔,還是皇室宗親。1159年源義朝企圖消滅平清盛,不幸戰敗。源賴朝被擒,流放到伊豆府,軟禁時間長達20年之久。“君子復仇,十年不晚”。1180年皇子以仁王起事,號召源氏起兵回響。源賴朝以回響皇子的號召為名集結兵力,並且得到了日本東部一些封建領主的積極支持。許多平氏家族的成員亦加入了他的隊伍。源賴朝迅即進兵鎌倉,在那裡建立了大本營。1183年源義仲進犯京都,在後白河天皇的要求下,源賴朝率兵打敗了源義仲。此後,源賴朝不僅在京都地區建立了一支軍隊,而且建立了獨立的政權。1185年平氏與源氏之間的最後一戰,源賴朝的雄兵強將將平氏徹底消滅。在取得第二次大捷以後,源賴朝強迫天皇接受他在整個日本改置“守護”和“地頭”的既成事實,從而奪取了天皇政府管理地方行政的權力。1192年後白河天皇去世,不久源賴朝加封自己為“征夷大將軍”,成為日本所有封建領主的最高主宰。日本歷史上第一個幕府政權——鎌倉幕府誕生了。
源義經(Minamoto Yo..........sune)(1159 — 1189.6.15)是平安末期至鎌倉初期的武將。曾協助其兄源賴朝打過許多勝仗,最終源氏獲得了對整個日本的統治權。他是日本歷史上最有名的人物之一,有許多傳奇,小說和歌舞伎劇本都描述他和他的忠誠信徒弁慶的英雄故事。許多現代長篇小說和電影也取材於他的生活。他是源義朝之子。源義朝在“平治之亂”中失敗以後,逃往東國,把當時剛出生不久的義經放在京都附近的一座寺廟裡,義經長大後就成為了佛僧。據傳說,有一次源義經在寺廟附近的橋上遇到了弁慶,弁慶要與他比劍。沒想,義經豪不費勁地打敗了弁慶。於是,弁慶就甘心給他當侍從,並成為義經一生的忠誠信徒。15歲那年,源義經從寺廟中逃走,參加了其兄源賴朝的部隊。他雖然年紀很小,但在賴朝反平清盛的戰役中顯示出了非凡的軍事才能。之後,源義經又率兵進攻源義仲的軍隊,擊敗義仲,占領了京都。後來,他又在賴戶內海一帶襲擊平家的殘餘部隊,終於在1185年春著名的壇浦大海戰中將平家軍隊全部消滅。大勝的源義經在京都成為天皇的寵臣,但也因此引來了源賴朝的妒忌。由於他擬舉兵反對源賴朝未成,被迫出逃,常常扮成和尚,在日本各地流浪多年。最後投奔了日本北部勢力強大的地方豪族藤原秀衡。1187年藤原秀衡死後,其子懼怕源賴朝的權勢,終於下決心派兵包圍了源義經的宅邸,迫使他自殺,並將他的頭泡在米酒里送給了源賴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