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流行文化

日本流行文化

日本流行文化,從動畫、音樂到時裝設計,日本的印記於全球各地無處不在。史丹福大學日本研究中心主任甚至稱,日本正從工業社會向生產流行文化的社會轉變。日本的流行文化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全球化過程中人類的一種趨同現象和脫離傳統生產實踐的時代特性。

崛起

20世紀90年代以來,日本文化的影響力迅速擴大,從動畫音樂時裝設計,日本的印記於全球各地無處不在。美國政治分析家麥克格雷形容這一現象時說:“日本的影響力正在重新崛起。它非但沒有被經濟上的困難打垮,反而提高了自己在世界流行文化的地位。通過流行文化,日本建立了一套強大的宣傳機器,向世界展示其民族魅力。日本各界都以此為榮。”史丹福大學日本研究中心主任甚至稱,日本正從工業社會向生產流行文化的社會轉變。

特點

日本流行文化有著鮮明的純粹性,同一性。日本的流行文化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全球化過程中人類的一種趨同現象和脫離傳統生產實踐的時代特性。

影響力

產品銷售

(圖)索尼PlayStation索尼PlayStation

2003年日本文化產品出口額約在130億美元左右,規模還不是太大。但是它在前10年已增長3倍,增長率是日本經濟的任何一個部門都難以企及的。漫畫、卡通片以及電子遊戲是日本流行文化的基石。曼達拉克漫畫網在歐美各國都設有分部;索尼PlayStation任天堂遊戲機主宰了世界遊戲機市場;日本卡通片已占世界的60%。這幾個產業都實力雄厚,某一媒介上出現的人物形象總會被移植到其它媒介上,該人物形象的玩具,飾品也會隨之出現在市場上。

文化影響

(圖)《千與千尋》《千與千尋》

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的卡通片雖沒能在歐美奪得票房冠軍,但他憑藉卡通片《千與千尋》柏林電影節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獲得殊榮。法國高檔品牌路易威登聘請日本畫家村上隆設計皮包。此外,歐洲的服裝設計師經常到東京街頭觀察當地青少年的奇裝異服以獲得靈感,同時日本的服裝設計師也在國際舞台上嶄露頭角。同時日本飲食也隨之向全球傳播開來,如著名的味千拉麵富岡拉麵

(圖)日本流行文化日本流行文化

亞洲

(圖)《東京愛情故事》《東京愛情故事》

亞洲是受日本流行文化影響最深的地區。在香港和台灣等地,日本歌星濱崎步宇多田光平井堅等和樂團組合早安少女組、SMAP、w-inds.等的音樂集隨處可見,日本電視劇和時尚雜誌也廣受歡迎。由日本學者指出亞洲觀眾喜歡看《東京愛情故事》之類的電視劇,因為他們覺得日本電視劇比美國片更親切。他們對日本文化更具認同感。

中國大陸台灣,喜愛日本流行文化的人被稱為“哈日族”,這個名詞近年亦在香港被廣泛使用。

外部連結

[1] 太平洋女性網 http://bj.pclady.com.cn/life/style/0708/178784.html

[2] 中國信息報 http://www.zgxxb.com.cn/news.asp?id=11895

[3] 精品學習網 http://www.51edu.com/chuguo/2008/1012/article_13813.html

[4] 書名:日本流行文化在台灣與亞洲. Ⅰ, 偶像劇漫畫動畫卡通電影文化想像哈日消費日本流行文化 [海外中文圖書] / 李天鐸主編 ISBN:9573246007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