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戊辰戰爭

日本明治元年(1868,夏曆戊辰年),新政府軍同幕府軍進行的一場內戰。

中文名稱

日本戊辰戰爭
發生時間: 1868年
發生地點: 日本

事件介紹

日本明治元年(1868,夏曆戊辰年),新政府軍同幕府軍進行的一場內戰。1868年1月3日薩摩長州安藝、土佐、尾張、越前等強藩與主張倒幕的公卿勢力在京都發動政變,頒布《王政復古大號令》,宣布廢除幕府,建立以天皇為首的新政府。當晚,倒幕派在宮中召開會議,令幕府將軍德川慶喜“辭官納地”。慶喜得悉後從二條城退到大阪,決心以武力維護封建幕府體制。26日,幕府海軍副總裁榎本武揚指揮幕府軍艦在兵庫海面炮擊薩摩藩的船隻;慶喜指揮幕府軍和會津等藩兵共1.5萬人分兩路進攻京都。以薩、長兩藩為主的新政府軍(4500人)早有部署,在鳥羽伏見之戰中擊敗幕府軍,並乘勝追擊,於30日攻占大阪。近畿以西中立各藩宣布效忠新政府。3月3日,天皇下詔東征,以有栖川宮熾仁親王為東征大都督,率兵5萬征討,一路勢如破竹,4月初抵達江戶(今東京)城郊。經談判,慶喜於5月3日獻城投降。幕府倒台後,東北地區的會津、莊內兩藩結盟,並糾集奧羽各藩於6月22日成立奧羽同盟,隨後又同長岡、新發田等31個藩組成“奧羽越列藩同盟”,準備用武力恢復幕府統治。9月28日,榎本武揚率8艘軍艦和部分陸軍逃到北海道,繼續反對新政府。熾仁親王率兵4.3萬人由越後、白河、平潟兵分三路征討會津。政府軍同奧羽越列藩同盟軍在長岡展開爭奪戰,激戰兩個多月,於9月15日攻占長岡,消滅列藩同盟軍主力,隨後攻占二本松、新潟等地,最後包圍會津藩重鎮若松城。在政府軍連續攻擊下,3000名守軍彈盡糧絕,於11月6日投降。1869年6月,政府軍經五棱郭之戰攻占榎本武揚據守的箱館(今函館)市郊要塞五棱郭,迫使叛軍投降。戊辰戰爭的勝利為日本實行維新改革創造了條件。
主題關鍵字: 《王政復古大號令》 五棱郭之戰 幕府軍 德川慶喜 日本 More ...
分類: 外國近代戰爭
洲: 亞洲
國家: 日本
下層事件: 鳥羽伏見之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