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公立大學院研究生

1、東北大學 3、東京大學 5、京都大學

一、日本國公立大學院研究生項目介紹

“日本式教育”曾為日本邁進全球經濟強國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日本名校培養出的諾貝爾獎金獲得者近年來一直位列世界前列。亞洲資深國際教育評論員、日本大學研究專家鶴霖先生認為:日本的大學國際化教育之最大貢獻在於為國際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自主蒐集資料、自主與學術造詣精湛的指導教授直接交流的眾多機會。“名師出高徒”在日本成為一條“鐵律”。而像東京大學、京都大學等日本國公立大學大學院提供的碩士及博士前後期教育,引領了整個亞太地區高等教育的新航向。

日本教育水平

很多資料顯示:日本的高等教育質量在全亞洲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三,世界著名高校林立,擁有為數眾多的高水平的大學以及擁有豐富專業的綜合性大學。機械類/設計類/動漫類/經濟類/電子類/建築類/it類/生命工學類/汽車類/海洋生物類/生命科學類/通訊類等優勢專業全球領先。
學生在日本獲得的本科、研究生(碩士及博士)學歷均為中國教育部認可,世界公認。因此,赴日留學具有競爭力極高的綜合優勢,已經成為眾多學生出國留學的首選。日本諸多豐厚獎學金政策以及完善的教學體制深深吸引了眾多有志於深造的學子,近幾年中國留學生在日本就職率大幅攀升。

留學獎金

日本研究生獎學金留學項目,旨在幫助中國的優秀大學生在國內直接申請日本一流的國公立大學研究生課程,從而幫助大學生走出國門,實現赴日帶薪留學的夢想。學生進入大學院可以獲得每月10-17萬日元不等的豐厚獎學金和學費減免政策,學生在業餘時間合法打工每月可以賺取15萬日元。大學院畢業以後由導師直接推薦日企就業,月薪20萬日元左右,直接持有工作簽證。[日本國公立大學院研究生項目]留學方式,系從國內直接申請日本國公立大學研究生,為赴日本留學的獨家優勢高端項目,在申請過程中,日本百所名牌國公立大學可供申請。

研究生項目十大優勢

1、日本國公立名牌大學碩士學歷含金量極高,世界公認;
2、日本100所國公立大學及其特色優勢專業可供申請;
2、進入大學院碩士課程後,可以減免學費甚至全免學費;
3、進入大學院可以申請並享受豐厚的獎學金制度;
4、進入大學院可以享受免費學習日語及金牌導師專業指導;
6、合法勤工儉學,可以掙到高於國內幾倍的工資;
7、畢業可由導師推薦進入日企工作,獲取工作簽證;
8、高學歷項目,無須資金擔保,簽證率100%;
9、留學費用極低,8萬元成就日本留學夢想;
10、持有留學簽證,在日本呆滿5年者可申請規劃(綠卡)。

申請條件及資格

1、在讀或已畢業持有本科畢業證者。
2、學歷與學位 英語能力與日語能力基本要求
A 大學本科 理工科
原則上英語四級 日語達到相當N2級
B 文、商科
原則上英語四級 日語達到相當N1級
C 日語專業
須達到日語N1級水平

申請時間

日本大學開學前6-8個月;個別專業需要提前一年半申請,進入輔導研究計畫書階段。

入學時間

每年4月、10月入學(少數學校可以隨時入學)

申請流程

諮詢報名→提交評估材料→日本導師評估組評估選定研究生院(十個工作日、七至十所備選研究生院供學生選擇)→學生選定研究生院並簽署協定→提交大學院申請材料→大學頒發錄取通知書→日本入國管理局發放在留資格認定證明書→日本大使館申請簽證→赴日留學(日本總部負責接機、安排住宿)。

可申請的日本大學

(可參照下列資料或中國教育部涉外監管網站查詢日本國公立大學名錄)
日本國立大學86所 公立大學76所
最新日本國立大學排名榜
1 東京大學\University of Tokyo 東京都
2 京都大學\Kyoto University 京都府
3 一橋大學\A University Bridge 東京都
4 東京工業大學\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東京都
5 大阪大學\Osaka University 大阪府
6 名古屋大學\Nagoya University 愛知縣
7 日本東北大學\Tohoku university, Japan 宮城縣
8 日本九州大學\kyushu university 大分縣
9 北海道大學\Hokkaido University 北海道
10 日本茶之水女子大學\Ochanomizu University 東京都
11 東京外國語大學\Tokyo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東京都
12 筑波大學\Tsukuba University 東京都
13 神戶大學\Kobe University 兵庫縣
14 橫濱國立大學\Yokohama National University 神奈川縣
15 千葉大學\Chiba University 千葉縣
16 廣島大學\Hiroshima University 廣島縣
17 岡山大學\Okayama University 岡山縣
18 東京農工大學\Tokyo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Technology
中國留學生在日本升學選擇率最高的80所日本大學一覽表
兩大私立名校 : 早稻田大學 慶應義塾大學
1、 明治大學 2、法政大學 3、立教大學 4、專修大學 5、學習院大學
6、 創價大學 7、上智大學 8、麗澤大學 9、茶之水女子大學 10、文化女子大學
11、中央大學 12、日本大學 13、東洋大學 14、拓殖大學 15、亞細亞大學
16、大東文化大學 17、東京國際大學 18、城西大學 19、城西國際大學 20、立正大學
21、目白大學 22、明海大學 23、駿河台大學 24、國士館大學 25、國學院大學
26、東海大學 27、櫻美林大學 28、成蹊大學 29、明治學院大學 30、駒澤大學
31、聖心女子大學 32、關東學院大學 33、東京外國語大學 34、東京學藝大學 35、首都大學東京
36、東京農業大學 37、東京工科大學 38、高崎經濟大學 39、德島大學 40、茨城大學
41、大阪國際大學 42、關西學院大學 43、大阪大學 44、大阪教育大學 45、大阪經濟大學
46、大阪府立大學 47、大阪國際大學 48、大阪產業大學 49、大阪市立大學 50、大阪音樂大學
51、神戶大學 52、神戶市外國語大學 53、神戶學院大學 54、神戶國際大學 55、宇都宮大學
56、關西大學 57、立命館太平洋大學 58、同志社大學 59、廣島大學 60、熊本大學
61、神奈川大學 62、橫濱國立大學 63、橫濱市立大學 64、桐蔭橫濱大學 65、京都產業大學
66、群馬大學 67、九州產業大學 68、東邦音樂大學 69、多摩音樂大學 70、武藏野音樂大學
71、東京音樂大學 72、東京經濟大學 73、東京海洋大學 74、青山學院大學 75、帝京大學
76、津田塾大學 77、東京工科大學 78、東京神學大學 79、東洋學園大學 80、龍谷大學
等等。。。。。。
東京大學等13所大學入選首輪名單
日本爭奪國際化優秀人才進入實質性階段

為了有效配合"30萬留學生接收計畫"實施,日本制定了"全球30"計畫,即從本國大學中選定30所大學作為重點接收世界優秀留學生的國際化示範基地。此前國私立共有22所大學向文部科學省提交了該項申請。經過嚴格審核,日本於近日公布了首輪示範大學名單。東大、慶應等13所日本一流大學入選。入選示範大學的大學,今後將把接收留學生作為重要一環,同時也將會獲得日本政府重點財政援助。
一直以來,由於日語自身小語種的局限性,加之日本大學自身國際化程度偏低等諸多因素,使日本留學難以與歐美留學相抗衡,包括中國在內的優秀學生多數將歐美留學作為首選留學目的國。今後,這一局面有望打破。日本示範性大學將採用全英語授課,一些不精通日語的外國留學生在日本憑藉英語可獲取學位。
國際化示範大學名單的公布,標誌著日本爭奪世界優秀人才開始進入實質性階段。將改變日本留學生源國單一的局面,必將帶動歐美英語語系國家學生選擇日本留學的積極性。據日本政府機構統計,目前日本留學主體人群均來自於亞洲國家,其中中國學生占到了7成以上。留學生出身國多元化將有利於推進大學國際化進程,提升留學價值。另一方面,將使赴日留學整體素質得以提升。以往日本留學以高中生居多,今後將會有更多世界高端學歷擁有者選擇日本留學。
附:首輪國際化示範大學名單公布(總計13所)
國立大學7所
序號 大學名單
1、東北大學
2、筑波大學
3、東京大學
4、名古屋大學
5、京都大學
6、大阪大學
7、九州大學
私立大學6所
序號 大學名單
1、慶應義塾大學
2、上智大學
3、明治大學
4、早稻田大學
5、同志社大學
6、立命館大學

日本30萬留學生計畫背景資料

前 言

眾所周知,日本政府於2008年7月29日發布了前首相福田康夫所提倡的接受“30萬留學生計畫”的要點。也就是以2020年為目標,將現在在日本學習的留學生人數由12萬人增加到30萬人。該計畫一出台就引起了日本國內和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下面,僅就這一計畫出台的背景,計畫的總體構想,以及對我國公民赴日留學的影響,未來的展望,談一點個人的粗淺看法。

一、“30萬留學生計畫”出台的國際國內背景

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迅猛發展,以信息技術為先導的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突飛猛進,使地區與地區,國家與國家互利合作的相互依存關係更加密切,在有限資源的“地球村”內,超越傳統國界的交流往來的信息傳播速度明顯加快。共同應對人類面臨的氣候變暖,環境污染,恐怖活動,愛滋病等威脅人類健康的共同問題,求和平、求生存,求共同發展的大趨勢,使國家間超越社會制度和文化傳統差異的交流合作日益深化,競爭也日趨激烈。在這樣經濟、資源、科技、學術信息等激烈競爭的形勢下,對超越國界的國際型人才的培養競爭已經成為競爭的重點。面對迅猛發展、勢不可擋的經濟全球化的潮流和人才全球大流動的趨勢,面向未來,誰能獲取全球更多的優秀人才,誰就能獲得未來生存發展的主動權,進而為人類社會的生存發展作出更大的國際貢獻。在國際人才競爭日趨激烈的形勢下,日本政府作出接受“30萬留學生的計畫”,是日本獲取更多國際型優秀人才,實施國家長期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次,日本作為世界的經濟大國,與其他已開發國家相比,從接受留學生的規模方面相對較小,為樹立為國際社會作貢獻的經濟大國的良好形象,也需要在國際人才培養方面有更大作為。
據2006年統計,在美國的外國留學生人數為564,766人,占美國高等教育機構在學者人數10,312,000人的5,5%;在英國的外國留學生人數為356,080人,占英國高等教育在學者人數1,428,000人的24,9%;在德國的外國留學生人數為248,357人,占德國高等教育機構在學者人數2,019,000人的12,3%;在法國的外國留學生人數為265,039人,占法國高等教育機構在學者人數2,232,000人的11,9%;而日本作為具有國際影響的已開發國家之一,接受的(2006)外國留學生人數為117,929人,僅占日本高等教育機構在學者人數3,617,000人的3,3%。
從日本國內現實發展需要的形勢看,日本已進入少子高齡化社會,日本高等教育(大學本專科)的入學率已達到76,2%,高等教育在2007年已進入了“全入時代”。也就是說,日本高等教育機構的學生容納量達到了應屆高中畢業生(18歲人口)全部上大學學習都可以容納的規模。2007年大學容納新生的總規模133萬人左右,而18歲人口120萬左右。據日本有關部門統計,這樣每年18歲人口120萬左右的狀況將持續15年。另據2006年度日本私立大學,短期大學入學志願動向統計顯示,約有40%的大學沒有完成招生計畫,其中有20所大學連招生計畫的50%也沒有完成。日本高等教育機構生源不足的危機也需要留學生的補充以維持大學的經營和發展。日本少子高齡化社會帶來的勞動人口不足,也需要吸納更多優秀留學人才以解決日本經濟社會發展中人才匱乏的現實問題,增強發展活力。據日本有關部門2006年統計,65歲以上的人口已占總人口的20,8%,70歲以上的人口已達2000萬(2008)。2005年平均壽命:男性:78,5歲,女性:85,5歲。按照這種發展趨勢,到2017年,勞動人口將減少440萬人。到2030年勞動人口將缺少1000萬人。從日本社會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對勞動力的需求,引進大批留學人才也是其重要戰略措施之一。
當然,通過接受大批留學生,學習日本的語言文化,了解日本的風俗習慣,增進世界各國人民對日本的理解,加強友好關係,服務日本外交戰略的需要。這也是不言而喻的。

二、“30萬留學生計畫”的政策思路和要點

主旨:
(1)、為進一步向世界開放,擴大與亞洲、世界各國在人員,物資,財經,信息的交流,作為全球化戰略的一部分,到2020年達到接受30萬留學生的目標。在接受高層次人才的同時,要特別注意國家、地方、專業領域發展的需要,從戰略上爭取各方面優秀的留學生。繼續以亞洲國家為重點,為各國作出知識的國際貢獻。
(2)、對於確願到日本留學者,要從入學考試,入學手續,入國手續開始,到就業等畢業後的安排,大學和社會有關部門都要實施系統的政策,相關省廳(部委)和機構要綜合協調,有機配合推進這一計畫的實施。
政策思路和工作要點:
1、 加強留學日本的宣傳介紹
—確認留學日本的動機並實行一條龍服務。
通過擴大日本文化的對外宣傳和推進日本語教育,增加喜歡日本的人,喚起對日本的關心,進而希望到日本留學。通過網路等系統向希望赴日本留學者提供各大學等教育機構的信息。駐外使領館或獨立行政法人在海外的辦事處、大學等在海外的辦事機構要加強合作,提供赴日本留學有關的各種情報,進行諮詢服務,為希望赴日本留學者開展一站式服務。具體做法:
(1)、積極地對外介紹日本文化、社會、高等教育的相關信息,打造日本良好國際形象品牌。
(2)、加強與海外大學合作,高效率地增設日本語教育的據點,積極地推進海外的日本語教育。
(3)、通過提供各大學等教育機構的留學信息,舉辦留學日本說明會等多樣方法,推進有組織地提供留學信息的工作。
(4)、駐外公館、獨立行政法人的海外辦事處、大學等在海外的辦事機構要加強合作,提供留學日本的各種有關信息。強化諮詢服務的機能。為希望留學日本者提供一元化一站式的服務。
2、改善入試、入學、入國等入口關的工作,使赴日留學渠道暢通。
從獲取必要的留學信息到拿到入學許可、解決宿舍等問題,要創造一種在留學者所在國都能解決的完整體制,使之能夠順利入國,在重視留學生質量的同時,也要改善入國審查等工作。
(1)、通過信息網路系統等手段,強化入學考試等留學有關的大學的信息傳遞功能。
(2)、改進日本留學考試、有效利用日本語能力測試、TOEFL、IELTS等的考試推進赴日前完成入學許可手續,促進在赴日前能夠做好宿舍安排、獎學金生錄取等正式入學前的有關工作。
(3)、在海外設有據點的大學為獲取留學生要積極地開展工作,並積極推進在海外設有據點的大學間的聯合行動。
(4)、要認真做好大學等留學生的學籍管理和入國時及入國後的在留資格更新申請工作,簡化審查手續,縮短審查時間。
3、推進大學的全球化,建設具有魅力的大學。
建設能吸引留學生具有魅力的大學,要解決只用英語授課就能獲得學位等問題,推進大學的國際化,改革大學接受留學生的體制,並對此給與重點支持。
(1)、選定30所大學作為推進國際化的據點進行重點建設。
(2)、在國際化據點大學和尖端重點研究中心,原則上只使用英語就可以取得學位,要大幅度增加用英語授課的課程,推進國際性教育研究據點的建設。
(3)、通過交換留學生,互換學分,雙學位等方式,促進大學間的共同合作,通過短期留學和夏令營等活動,促進學生的流動性,通過保證教學質量提高大學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4)、增加採用外國人教師的數量,提高教育研究水平。
(5)、為了推進擴大接受外國留學生和日本人學生去外國留學,要促進大學9月開學的教學體制儘早實施。
(6)、為了更好的接受留學生,要強化大學專業化組織體制的建設,使接受工作更系統化。
(7)、通過優先分配國費留學生名額,財政支持分配傾斜,競爭性資金鼓勵等辦法,對積極推進國際化的大學實施重點支持。
4、創造良好的環境,使留學生能夠安心專心學習。
要確保宿舍問題的解決,創造留學生能夠安心、專心學習的良好環境。要促進地方政府和企業等部門形成一體支持此項工作。
(1)、大學要加強與各有關機構的聯繫合作,要做到給包括短期留學生在內的赴日後一年以內的留學生提供宿舍,為此要採取多種措施,完善大學的宿舍管理,確保民間宿舍的順利啟用,提高公共宿舍的使用效率。
(2)、對於國費外國人留學生的制度,私費留學生的獎勵費的工作要進一步改善並有效利用。
(3)、地方政府-企業等部門要通過聯合體制支持交流工作,作為有關人員的議事機構,要創設全國性的交流推進會議。
(4)、為使留學生留學後語言上沒有困難,要充實以日本語教育機構-大學等負責日語教育工作單位為首的日本國內的日本語教育工作。
(5)、要加強對留學生及其家屬解決生活問題方面的諮詢工作。
5、加強留學生畢業-結業後的社會接納工作,推進社會全球化。
為使留學生畢業後定居在日本社會並發揮作用,不僅大學首先要做好工作,產業界、學術界、政府要加強合作,接受和支援留學生的就職工作,包括修改在留期限等推進全社會接受留學生的工作。
(1)、大學要通過設立專業性組織強化對留學生就職工作的支援。
(2)、有效利用資格培訓、擴充就業諮詢視窗等加強產學官合作充實支援就業和創業的工作。
(3)、促進企業方面的意識改革,改進接受留學生的體制。
(4)、對於能夠接納就業的職業種類要明確公開,使在留資格明確化,處理上靈活化,要討論因為就職活動而延長在留期限問題。
(5)、支援歸國留學生組織同窗會並開展工作,充實歸國後的元留學日本學生的跟蹤了解工作。為使元留日學生能夠發揮理解日本-支持日本的作用,要維持-強化元留日學生的人際關係。

三、日本留學對赴日留學的影響及未來展望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30萬留學生計畫”,是日本政府在全球化背景下,推進日本社會、大學進一步全球化的需要,
也是全球化背景下,獲取國際優秀人才,增強國家競爭力的戰略措施。這一計畫,不管是從中日國家間互利合作,優勢互補,利用日本的優質教育科技資源培養人才,實施人才強國戰略來看,還是對於願意到日本留學的我國公民來說,都是一件好事。應抓住機遇,利用好契機。推動中日人才交流合作持續發展。從“計畫”的政策思路看,似可有以下幾點啟示:
(1)、日本接受留學生的政策,從松一鬆緊一緊,嚴一嚴寬一寬,經歷了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之後,逐步進入了務實、開放、靈活,相對穩定的階段。這不是政府某一個部門工作的變化,而是日本國家社會、全民族順應全球化發展潮流的總趨勢,求生存,求發展,求和平,求進步的戰略需要,尋求本國在亞太地區乃至全球的根本利益是這一人才開放政策出台的根本驅動力。
(2)、這次留學生政策的務實開放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這是日本政府文部科學省、外務省、法務省、厚生勞動省、經濟產業省、國土交通省等部門根據福田內閣總理大臣在169次國會上施政方針演說的精神聯合制定的政策,體現政府和國民的意志,反映了進一步開放的決心,增強國家競爭力的決心,具有全局性的意義。
2)、各部委綜合治理完善政策,動員全社會參與。從留學生入學、入國前辦理手續,到入國後的學習生活安排,在留期限的變更,到畢業後在日本社會就業以及畢業回國後的聯繫等實施一站式或一條龍服務。簡化手續,創造寬鬆環境,減少留學生的後顧之憂。使赴日留學手續和程式更加便利。
3)、在教學方面,創造只用英語授課就能獲得學位的條件,強化入學前和入學後日語補習的環節。使留學者在短時間內在學業上取得成果,日語又能達到一定水平。有利於加快大學的國際化步伐,政策更加務實。
4)以接受亞洲地區國家留學生為重點,制定不同層次,不同專業領域接受留學生的政策目標。在擴大接受攻讀碩士學位留學生的同時,要根據現有留學生層次和專業領域的情況,制定可行的接受政策。(2007年在日留學生人數占日本學生總數的3,3%;博士課程學習者占15,7%;碩士課程學習者占9,4%。而在博士課程學習者中,學習理、工、農、醫等自然科學的占60%以上。從留學生的專攻領域看:人文科學占23,3%;社會科學占40,2%;工學占15,2%)。要從實際出發,將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加以區別,制定符合實際的政策目標。對於本科、短大、高專、高職等,也要從各自的優勢和特點出發,認真分析制定符合實際的接受計畫。同時必須看到,國外的一些學生,對日本的動畫、動漫、電子遊戲軟體、流行的服裝設計等時髦的領域越來越感興趣,也要認真研究在這些方面為接受留學生創造條件。
5)、鼓勵大學擴大接受受到外國留學生廣泛歡迎的國費[研究留學生特別計畫]。希望各個大學能積極推動,國家將給與獎學金支持。
6)、作為大學國際化的一環,為順利接受留學生入學,積極推進秋季入學的教學體制。
日本的新學期是4月開學。據2006年統計,在4月以外的月份接受入學者的學部有322個,接受了1569人;研究生院的研究科468個,接受3539人。遠遠沒有達到秋季入學的要求。目前世界大學的主流是秋季入學,從大學教育體制與國際接軌,大學國際化考慮,從順利接受外國留學生和日本本國學生出國留學方便考慮,通過修改[學校教育法施行細則],由各個大學從今年度開始制定學年開始的時間。
7)、改變迄今依靠教授個人接受研究生的體制,構築有組織的接受研究生新體制。
目前,一般的做法是,希望留學者與研究科的教授直接聯繫,接受以後,主要依靠教授個人指導關照的體制。結果使教授個人負擔重,甚至特定教授接受研究生過於集中的情況。為更有效的接受留學生,要改變現行接受體制,構築新體制。組織有國際交流知識和經驗,能用外語開展工作的人員設立專門的接受留學生的機構。這一機構要從提供留學信息開始,到受理留學申請、辦理入學許可、落實住宿、提供獎學金等問題,實施一條龍服務。使留學希望者在自己的國家就能完成出國留學的所有程式,大幅度提高留學的方便。
8)、增加獎學金的種類,擴大獎學金的數量。
改變以往對本科生和研究生分別採取發給同樣數額獎學金的辦法,從入學開始到完成學業,每年通過對學習成績的評估,發給獎學金。對於本科生,高專生,專修學校留學生中的優秀者,只要他們能夠考進修士課程或博士課程可以繼續延長獎學金。對於自費留學生的學習獎勵費以及私立大學的學費減免辦法要進一步做好。
9)日本語學校等日語教育機構,要關心在校學生,加強與大學的聯繫,為他們升入大學創造條件。
現在在日本的留學生中有30%以上是通過日本語學校的日語教育機構進入大學的。作為貫徹留學生政策的一環,日本語學校在提高教育質量,關心留學生學習的同時,也要對他們的生活給與指導和關照,特別是對他們能順利升入大學給與指導和關心。各地方政府也要對所管轄的日本語學校給與指導和關心。
10)、積極為留學生畢業後在日本就業創造條件
日本學生支援機構對在日自費留學生的生活狀態的調查,畢業後希望在日本就職的占全體的56,3%。從2005年開始有逐年增加的趨勢。2006年畢業的留學生29,3%在日本就業了。博士修了者在日本就職的和回本國就業的各占30%。希望畢業後在日本工作3-5年,積累一定經驗後再從事本國和日本之間交流合作工作的也占有相當比例。要採取產學官合作的方式,從戰略高度積極促進支援留學生的就業工作,滿足留學生的多樣化需求。目前,留學生畢業後想在日本找工作最長可以延長180天的逗留時間,對此,今後也要積極地給他們提供工作信息。
日本政府號召,為更好的完成[留學生30萬人計畫],國家各部門和地方自治體要緊密配合,成立全國性的推進機構,在國民中廣泛宣傳接受留學生的意義。為了普及日語,培養日語教師,向海外派遣日語專家,可借鑑和參考中國為了普及中國語-中國文化,與當地大學合作開辦孔子學院的做法。

四、赴日留學提有利於兩國人才合作與交流

目前,在日外國留學生的總數為117,927人,其中中國留學生為74,292人。占在日外國留學生總數的63%。中日邦交正常化以來,儘管受到中日關係時好時壞風風雨雨的影響,但是留學生交流總的是呈現發展的態勢。從當前中日關係的總的形勢看,可以預測,留學生交流可以保持現有規模並有所增長。原因是:
1、 構築戰略互惠的中日關係是發展留學生交流的政治基礎。這是全球化背景下,兩國共同應對地區和全球問題共同政治外交利益的需要。
2、 中日經貿互利合作的擴大,相互依存關係的加深,是推動留學生交流發展的原動力。
3、 中日兩國人民渴望世代友好,和平共榮,是發展留學生交流的堅實民間基礎。
2007年,中日貿易總額突破了2366億美元,日本對中國出口第一次突破1000億美元。從中國進口達到1275億7000萬美元。日中貿易已經超過日美貿易,我國占日本對外貿易的第一位。中日互利雙贏經貿關係的發展對低迷不振的日本經濟的復甦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而這一合作良好勢頭的發展主要靠人才支撐,人才主要來源於共同培養的留學生。
4、 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互補性是發展留學生交流的內在需要。
日本高等教育本專科入學率達到76%以上,大學進入“全入時代”,教育資源相對剩餘,面臨生源不足、經營困難問題。而我國高等教育本專科的升學率為23%,高等教育資源相對不足,利用日本的優質教育資源開展互利合作,共同培養人才是各有需求互利雙贏的好事。
5、 我國經濟持續發展,國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接受國際優質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是我國公民出國留學持續發展的內在驅動力。
日本教育科技水平在世界處於領先地位,這次接受留學生開放政策的實施更有利於我留學生學有所成,是選擇赴日留學的好時機,應及時抓住,有效利用。
目前日本社會正舉國推進這一政策的實施,研究制定落實計畫的具體措施和辦法。
我留學中介服務機構要抓住機遇,乘勢而上,立足當前,著眼長遠,認真研究跟蹤日本“30萬留學生計畫”具體實施辦法的發展走向,加強與日本有關機構的聯繫與合作,為我國公民赴日留學做好諮詢服務工作。為中日合作培養人才,共同發展,構建和諧的中日關係,為培養大批國際型人才,我國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做出貢獻。
日本留學最新政策解讀
隨著社會的進步,大量引進外國的人力資源成為一種必然趨勢。現有的留學生政策要怎樣隨之改變、至今為止出現的種種問題要怎樣解決等都顯得越發重要起來。定居在日本的外國人數已經超過了200萬,更加速了日本作為一個多文化共存社會的進程。
日本提出到2025年招收30萬留學生的計畫,但擴招不代表隨意招生,擴招的同時也提高了招生的標準。
1、赴日本留學要求申請者按照學歷提供相關《聯考成績》、《會考成績》、《大學畢業證書》等相關認證。提供這些材料一方面能充分證明申請人學歷的真實性,另一方面通過成績來衡量學生的學習能力及赴日留學的目的。對於“三校生”由於多數不參加聯考,所以尚無法進行相關認證。
2、2008年7月以前赴日留學特別是讀語言類學校的申請者,在赴日前的日語水平通常要求只要具備由國內培訓學校開具的150學時以上的日語學時證明即可。因這種證明還無法有力證明申請人的真實日語水平,因此申請者將被明確要求提交相關日語水平測試機構出具的相應測試證明。除了日語能力水平測試(JPT)外,J-TEST考試(日本托業考試)將被更廣泛地採用。因為相對於日語水平能力測試(JPT),J-TEST考試在考試時間更靈活,更利於學生選擇。該考試每兩個月舉辦一次。
3、申請者的家庭經濟支付能力更受重視。而經費支付人所出具的證明自身經濟能力的相關公共機關出具的各類證明被嚴格審查。尤其要充分考慮到當地經濟發展整體水平,做到實事求是。家庭經濟支付能力從來都是各國留學簽證審核的重點。同時需要提供三年以上的資金往來明細,因此孩子如近期有赴日留學的打算,家長儘量先不要盲目的籌款,最好先向較權威的留學中介機構諮詢清楚。
時值2009年春季日本院校生源的留學申請關鍵階段,不少學生和家長表現出了對日本留學審查標準的關注,針對日本留學“新政”的討論之聲更不絕於耳。然而據了解,日本近期並沒有出台針對留學生的新政策,所謂“新政”其實是日本院校及國內中介針對每年各地入管局的審查特點總結出的留學審查變化趨勢。留學專家表示:“2008年日本各地入管局對中國申請人的審查的確呈現出一些變化,雖然官方並沒有發布新政,但是這些變化的確具有‘新政’的意義,應該引起廣大申請人的重視。 ”
學習能力成審查首要標準
日本各地入國管理局對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視從2007年開始就已經得到了凸現,這一趨勢在即將到來的2009年仍是主流。專家說:“現在高中生申請日本留學需要提交聯考成績、會考成績,並且這些成績必須通過國家教育部的認證。也就是說,一名申請人的成績資料再無任何造假的可能,這一方面是日方對留學申請人審查趨嚴的表現,另一方面也有利於那些真正有學習能力的人到日本留學。實際上是對申請人的一次‘預篩選’。 ”
學時證明不再能證明語言能力
留學專家向記者介紹:“以前學生申請日本的語言學校,只要開具150學時以上的語言學習證明就可以了,但是現在單純的學時證明不再能證明學生的語言能力,需要配合日語能力水平測試或日語托業考試的成績,才能使學生順利獲簽。兩者缺一不可。 ”據了解,日語托業考試——J-test比為國人熟知的日語能力水平測試(JPT)更加靈活,並且受到日本院校和官方的廣泛承認,因此成為目前赴日留學生普遍願意選擇的日語考試種類。
具學歷學位者申請占優
從福岡入管局發給某中介機構的“學生申請資料一覽表”上看到,日本方面對於大學本科畢業生及大專畢業生的材料要求明顯更加寬泛。專家解釋道: “這是因為日方認為已經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一批學生學習能力有保障,所以即使這些學生的語言能力並不高,或者沒有語言成績,也完全有可能獲得簽證。”這種情況不僅存在於福岡入管局,更普遍存在於日本各地的留學生簽證審理機構。
資金重在說明來源
以往中國學生及家長在辦理留學時存在一個誤區:認為保證金越多越好。家長說:“現在這些國家招學生也就是為了掙錢,我給孩子的擔保金準備足了,他們肯定願意‘簽’啊。”針對日本留學生的保證金問題,留學專家表示:“保證金不是越多越好,尤其是針對日本這樣的經濟型國家,關鍵是說明資金的來源。就算保證金不多,能夠清清楚楚地說明這的確是家庭通過長期積累得到的資金,孩子的申請也沒問題。而日本特別反對學生通過貸款、借款等形式提供保證金,有時甚至認為這是欺詐行為,對學生的申請非常不利。 ”
中國學生可用母語答題
“日本留學試驗”(ELU),作為日本測試外國學生升入日本大學的基礎學力考試,一年分6月和11月兩次在世界13個國家和地區舉行,答題語言分為日語和英語。目前,日本98%的國公立大學要求留學生報考大學時提供“日本留學試驗”(ELU)成績,私立大學中也有近半數採用該考試錄取學生。日本一些獎學金的發放也以該考試成績作為衡量標準,該考試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改革打破語言壁壘
中國學生選擇日本留學一般通過語言課程過渡,然後在日本本土參加“日本留學考試”。該考試目前在中國不設有考點。日方認為是考試的語言形式對中國優秀高中畢業生選擇日本留學造成了阻障。
為了吸引更多的外國留學生去日本留學,亦為了有效實施 “接收30萬留學生計畫”,日本文部科學省(文科省)近期做出決定,對上述“日本留學試驗”(ELU)進行重大改革。今後的“日本留學試驗”(ELU)將增加“中文”和“韓語”出題,允許留學生用“中文”和“韓語”進行答題。這從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語言壁壘,對吸引中韓一流高中生留學日本必將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
據該考試機構調查數據顯示,在剛剛過去的2008年6月的考試中,考生總人數達到1萬9206人,其中中國籍考生占到74%,韓國學生比例達到14%,中韓兩國考生比例占到近9成。
日本留學試驗介紹
2002年度日本留學試驗開始實施。此項考試實施後,原來的“私費外國留學生統一考試”廢止。該考試旨在對希望考入日本大學(本科)等的外國留學生的日語能力以及基礎學力進行評估,該考試由獨立行政法人日本學生支援機構(JASSO)實施。
考試每年6月和11月舉行兩次。目前在日本國內15個城市和海外13個國家和地域的16個城市設有考點。
考試科目,文科為日語(120分)、綜合科目(80分)、數學(80分)3個科目。理科為日語(120分)、理科(從物理、化學、生物中選擇2個科目,80分)、數學(80分)3個科目。
今後面臨的問題
“日本留學試驗”(ELU)的重大變革,給一些想留學日本而尚不具備日語能力的外國學生提供了廣泛的機會,將有利於國內一流高中畢業生選擇日本留學。但在日本大學難以完全用英語授課的大背景下,即使中韓大量一流高中生去日本或海外用母語參加該考試得以通過,要留學日本,在日本長期生存,日語關的突破都是一個無法迴避的現實。而日語培訓任務將交給誰來完成,則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同時,改革時間表和具體細則尚未出台。
隨著國內高校紛紛開學,國外高校秋季入學的時間也慢慢臨近。準留學生們也將第一次踏上陌生的國土,開始留學之旅。在陌生的環境裡,怎么做才能從容自如?
日本降低研究生申請難度 留日當地風俗要了解
2008年,日本推出了“接收30萬留學生”計畫,近日相關部門就具體細節作了解析:日本為吸引並留住優秀人才,今後將降低留學生申請研究生的難度,建立30所接收高質量留學生的高水平大學,以研究生院為主體。同時研究生院和本科學生的數量比例將由原先的3∶7調整到5∶5,這意味著今後去日本讀研究生會容易很多,而讀本科的難度將會適度加大。
在日本留學,掌握日語是先決條件。在歐美學生看來,中國留學生很幸運,因為有些日本字和中國字在字形上相差無幾,看到漢字就能了解意思。但是,由於中國人習慣用中文解讀日語,因而在有些字的理解上難免造成偏差。只有放下中文這個便捷的理解工具後,才算更好地掌握日語。
日本人在日常行為中有許多講究,對於即將去日本留學的中國學生來說,事先了解這些“講究”很重要。一般情況下,朋友一起外出吃飯、娛樂,甚至坐公共汽車,如果事先沒有說好誰請客,都採用“AA制”付錢方式;在日本,伸出大拇指是指男人,伸出小拇指指的是“女朋友”,用拇指和食指做成圓圈表示錢,把它放到嘴邊則表示喝酒,食指彎曲是指小偷。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