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其生

施其生,男,博士生導師。1944年生。1962-1967中山大學中文系本科畢業,文革後於1979年重新考入中山大學攻讀碩士學位,專業語言學,導師黃家教先生,畢業後留校任教。

基本信息

本人簡介

兼任語言學與套用語言學、漢語言文字學兩個專業的教學工作,以現代漢語方言及語法為主要研究方向,研究課題涉及方言語音、語法、辭彙、漢語史、社會語言學、語言類型學、套用語言學等。尤以方言語法及方言學的套用為研究重點。

代表性著作

方言論稿廣東人民出版社,1996.11。

代表性論文

閩、吳方言持續貌形式的共同特點中山大學學報,1985年第4期。

從口音的年齡差異看汕頭音系及其形成《語言·社會·文化》,語文出版社,1991.1。

姓名

施其生教授

基本情況

男,博士生導師。1944年生。

1962-1967中山大學中文系本科畢業,文革後於1979年重新考入中山大學攻讀碩士學位,專業語言學,導師黃家教先生,畢業後留校任教。

兼任語言學與套用語言學、漢語言文字學兩個專業的教學工作,以現代漢語方言及語法為主要研究方向,研究課題涉及方言語音、語法、辭彙、漢語史、社會語言學、語言類型學、套用語言學等。尤以方言語法及方言學的套用為研究重點。

開設課程

主要著作

廣州方言研究(合作)廣東人民出版社,1995.6 。

方言論稿 廣東人民出版社,1996.11。

汕頭話音檔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12。

廣州市志·方言志(合作) 《廣州市志》卷十七,廣州出版社,1998.2。

主要論文

閩、吳方言持續貌形式的共同特點 中山大學學報,1985年第4 期。

從口音的年齡差異看汕頭音系及其形成 《語言·社會·文化》,語文出 版社 ,1991.1。

一項窺探調值混同過程的調查 語言研究,1989年第2 期。

汕頭方言的反覆問句 中國語文,1990年第3 期。

廣州方言元音音位再探討 《第二屆國際粵方言研討會論文集》,暨南大學出版社 90.12。

廣州方言的介音 方言,1991年第2期。

汕頭方言的人稱代詞方言,1993年第3 期。

論廣州方言虛成分的分類 語言研究,1995年第1 期。

汕頭方言的指示代詞 方言,1995年第3 期。

汕頭方言的體 《動詞的體》,香港中文大學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1996.4.

廣州方言的"量+名"組合 方言,1996年第2 期。

傳意中方言區語法差誤成因 《語言與傳意》,海峰出版社(香港),1996.5.

論"有"字句 語言研究,1996年第2 期。

論汕頭方言中的"重疊" 語言研究,1997年第1 期

汕頭方言量詞和數量詞的小稱 方言,1997年第3 期

汕頭方言的動詞謂語句 《動詞謂語句》,暨南大學出版社,1997.10。

汕頭方言的代詞 《代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9.3.

汕頭方言的介詞 《介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0.8.

閩南方言中性問句的類型及其變化 《語言變化與漢語方言》,台灣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籌備處出版,2000.9.

方言研究系統觀念例說 《中山人文學術論叢(第三輯)》,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台灣),2000.10.

廣州方言的"形+量"組合 《李榮先生八十華誕論文集》,2001.

學術交流

於1997-1999被日本大東文化大學(東京)聘為客座教授,旅日兩年,除執教於大東文化大學,還在筑波大學、麗澤大學、青山學院大學講學及參與各種學術活動。此外多次應邀赴美國、香港、澳門等地出席學術會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