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省吾

於省吾

於省吾(1896~1984)遼寧省 海城縣人。古文字學家。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於省吾,字思泊,號雙劍誃主人、澤螺居士、夙興叟,漢族,遼寧省海城縣人。

人物履歷

1919年畢業於瀋陽國立高等師範。後曾歷任奉天萃升書院院監,輔仁大學講師、教授,北京大學教授,燕京大學名譽教授,故宮博物院專門委員,東北人民大學(今吉林大學)歷史系教授、古文字研究室主任兼校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理事,中國考古學會名譽理事,中國語言學會顧問兼學術委員,中國訓詁學會顧問,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顧問等。

人物影響

他在語言文字領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古文字尤其是甲骨文、金文的研究與考釋和古代典籍的考證兩方面。他對古文字的考釋,一向以考文釋義精審周密而著稱。他堅信古文字是客觀的存在,它們的形、音、義是可識、可讀、可尋的,只要方法得當,經過深入鑽研及實事求是的科學分析,多數古文字還是可以被正確認識的。在這種信念的指引下,通過對古文字的考釋、研究,他撰寫了《雙劍誃殷契駢枝》《雙劍誃殷契駢枝續編》《雙劍誃殷契駢枝三編》《雙劍誃吉金文選》《雙劍誃吉金圖錄》《雙劍誃古器物圖錄》《商周金文錄遺》(科學出版社,1957年)等著作。

學術研究

甲骨文字釋林》(中華書局,1979年)一書,是他在古文字研究方面的代表作。該書共考釋前人未識或雖釋而不知其造字本義的甲骨文約300字,占全部已識甲骨文字的四分之一還多。從而使該書成為羅振玉、王國維以來考釋甲骨文字的最重要的著作。他對古文字的研究不是孤立地進行的,而是結合許多有關學科的知識來進行的,從而合理地解決了“玄鳥生商”“《尚書·召誥》中一段500字的話到底是誰說的”等久懸未決的問題。他利用古文字的研究成果為我國古代史的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在對先秦等古代文獻典籍的考證方面,他著有《雙劍誃尚書新證》(1934年)、《雙劍誃詩經新證》(1935年)、《雙劍誃易經新證》(1936年)、《雙劍誃諸子新證》(1938年,中華書局,1962年)、《論語新證》(輔仁大學講演集第2輯,1941年,《社會科學戰線》1980年第4期)、《澤螺居詩義解結》(《文史》1963年第2輯)、《澤螺號居楚辭新證》(《社會科學戰線》1979年第3、4期)、《急就篇新證》(遼海引年錄)、《澤螺居詩經新證》(中華書局,1982年)等多部(篇)論著,並因而被《中國訓詁學史》作者胡樸安推許為“新證派”的代表人物。另有考釋單字論文多篇。晚年準備將已發表和未發表的金文考釋編成《吉金文字釋林》,惜未能完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