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文華[戰友文工團演員]

於文華[戰友文工團演員]

於文華(1965年3月9日-),河北唐山人,畢業於中國音樂學院,國家一級演員,隸屬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軍區政治部戰友文工團。1987年,首次進入錄音棚為電影《紅樓夢》錄製《葬花詞》、《太虛幻境》等插曲,1993年與尹相傑的男女二重唱《縴夫的愛》廣為傳唱,2000年以後的《想起老媽媽》、《不要惦記家》等歌曲使她被譽為“用嗓子繡花”的親情歌者。2003年獲首屆中國輕音樂學會“學會獎”之“民通最佳女歌手”獎項。2010年開始致力於唱片《國學唱歌集》的打造。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圖)於文華於文華

於文華是一位優秀民族女歌手。88年從中國音樂學院民族歌劇專業畢業後,一直活躍在首都的舞台和螢屏上。她的演唱具有濃郁的民族韻味,聲音柔美委婉,表現作品細膩動人,逐漸形成了自己質樸自然的演唱風格,得到廣大聽眾和音樂界專家的讚賞。在校期間,她就為大型系列故事片《紅樓夢》配唱了主題歌。在90年北京--第十一屆亞運會的開幕式上,她扮演了荷花仙子,是整個開幕式上唯一的一位獨唱演員。在93年第七屆全運會上,她又再次參加了開幕式,演唱東北民歌《搖籃曲》,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近年她還隨中國音樂家代表團赴東南亞和西歐演出,獲得高度評價。
1993年,於文華和尹相傑聯手演唱的《縴夫的愛》在中央電視台舉辦的"93--中國音樂電視(MTV)大賽"中榮獲銀獎;1995年,她們二人再次合作演唱的《天不下雨天不颳風天上有太陽》又一次獲得此項殊榮,成為全國最受廣大觀眾歡迎和喜愛的演員之一。在此之後,由於文華和尹相傑倆人演唱的《跟你走天涯》、《用心等你》、《偷一顆月亮照亮天》和《眼中有燈也有人》等歌曲也都得到了全國廣大聽眾的喜愛,在各地廣為流傳。在連續推出與尹相傑合作的三張專輯後,97年,於文華錄製了首張個人的獨唱專輯《芝麻開花節節高》。該專輯的主打歌曲《芝麻開花節節高》被中央電視台"芝麻開花--綜藝23分"欄目定為形象及片尾歌曲;專輯中的另一首歌曲《繡鴛鴦》近期在國內唯一的民歌排行榜中名列榜首(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主辦)。

早年經歷

於文華出生於河北,通過藝考後,邁進了藝術行業。1982年考入河北省藝術學校學習評劇,於文華的乾姨媽是中國評劇大師韓派創始人韓少雲,韓少雲對她的人生起了決定性作用,在河北藝術學校畢業後,1985年,考入中國音樂學院民族歌劇系學習,畢業後在中央歌舞團工作。

藝術歷程

1982年:考入河北省藝術學校學習評劇(她的乾姨媽是我國著名評劇大師韓派創始人韓少雲,韓少雲對她的人生起了決定性作用);
1985年:考入中國音樂學院民族歌劇系學習;
1987年:首次進棚錄音,錄製電影《紅樓夢》插曲,包括《葬花》《提帕》等;
1988年:加入中央歌舞團(現名為中國歌舞團)任獨唱演員;
1990年:參加"90--北京亞運會"開幕式,作為唯一的一名獨唱演員演唱了歌曲《仙鶴》;
1991年7月:在1991年文化部直屬藝術院團演出評比中榮獲優秀演員獎;
1993年2月:參加北京電視台正月十五"元宵晚會",《縴夫的愛》首次與觀眾見面;
1993年3月:《縴夫的愛》與另外一首歌曲《北京的小吃》一起,同時獲得北京電視台93年"十佳金曲獎";
1993年9月:再一次作為唯一的一名獨唱演員參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屆全國運動會開幕式,演唱歌曲《搖籃曲》;
1994年:作為唯一一位進入流行歌壇的民歌手參加了在北京展覽館舉行的"群星耀京華"大型演唱會,並獲得"中國流行音樂--94風雲人物"獎;
1994年1月:歌曲《縴夫的愛》MTV獲得中央電視台"94MTV--音樂電視大賽"銀獎;
1994年12月:經電視(電台)觀眾(聽眾)記名投票,演唱的歌曲《縴夫的愛》榮獲"94中南地區十大金曲評選特別金曲獎";
1994年:加入北京軍區戰友歌舞團;
1995年1月:歌曲《天不下雨天不颳風天上有太陽》MTV獲得中央電視台"95MTV--音樂電視大賽"銀獎;
1995年3月:在中央電視台舉辦的1995年春節聯歡晚會中,所演唱歌曲"94新生代--《天不下雨天不颳風天上有太陽》獲得94春節聯歡晚會歌舞類節目金獎;
1995年8月至10月:在由中央電視台投資、北京青年電影製片廠拍攝的18集電視連續劇《一畝三分地》中扮演女主角;
1995年10月:廣東音像出版社開始發行專輯《偷一顆月亮照亮天》;
1995年10月:榮獲由中國唱片總公司頒發的在中國音像界享有最高聲譽的獎項--"金唱片"獎;
1995年12月:經全國聽眾投票,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全國聽眾喜愛的歌手"評選中榮獲小組演唱金獎;
1996年:歌曲《偷一顆月亮照亮天》MTV獲得中央電視台"96MTV--中國音樂電視大賽"銅獎;
1996年4月:電視連續劇《一畝三分地》在中央電視台首播;
1996年11月:參加中國流行歌壇十年回顧活動及演出,並獲國流行歌壇十年成就獎;錄製完成最新專輯《芝麻開花節節高》;
1997年8月:《士兵的祝福》獲"軍神杯"MTV大獎賽銀獎;
1998年11月:《繡鴛鴦》獲中國民歌榜的第一名;
1999年1月:歌曲《芝麻開花節節高》MTV連續第四次獲得中央電視台"97-98MTV--中國音樂電視大賽"銀獎;
1999年1月:開始在中央電視台CCTV-7《芝麻開花--綜藝23分》綜藝欄目中做主持人;
1999年7月:《邊關飛來一片鶴群》獲全軍調演演唱一等獎。或軍旅MTV大賽金獎。被評為國家一級演員;
2000年10月:主演大型現代評劇《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
2001年1月:參加中央電視台2001年春節晚會,演唱歌曲《想起老媽媽》並獲2001年春節晚會“觀眾最喜愛的節目”二等獎、中國本土歌手MTV大獎賽“金曲獎”;
2002年:出版個人專輯《秋天的諾言》;
2003年4月21日:於文華率先啟動了全國第一首抗炎歌曲《白衣天使》;
2003年5月8日:出版的《白衣天使》CD、VCD成為了全國第一個面市的抗炎文藝產品;
2003年5月11日:於文華走進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隔離區,將512套《白衣天使》CD、VCD送到了戰鬥在最前沿的醫護人員手中。成為全國演藝圈中第一個以慰問者的身份走進了“非典”隔離區的文藝工作者;
2003年5月12日:於文華又來到北京小湯山醫院,以一名軍人的身份慰問了醫護人員代表;
2003年12月20日:獲首屆中國輕音樂學會“學會獎”之“民通最佳女歌手”獎項;
2004年1月推出親情唱片《不要惦記家》磁帶、CD、VCD、DVD。參加湖南省春節聯歡晚會,演唱歌曲《不要惦記家》。同年參加第八屆全軍匯演,演唱歌曲《看見你們還是格外親》。
2005年1月參加中央電視台2005年春節戲曲晚會,演唱評劇《花為媒》,獲得業內外人士的一致好評。同年參加湖南省春節聯歡晚會,演唱歌曲《家》。2月在上海東方衛視“同一片藍天下”慈善晚會及河北電視台2005年春節晚會“吉年大吉”中演唱《百姓的事比天大》。3月出版唱片《百姓的事比天大》。5月出版唱片《美麗的雪鄉我的家》。
2005年6月30日在廣東省委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八十四周年大型晚會“南粵先鋒頌”演唱《百姓的事比天大》,千人伴舞。7月出版《娘,大哥他回來了》唱片。7月23日參加中央人民廣播電台2004—2005“中國民歌榜”首次揭曉晚會。7月參加中國新民歌演唱會,演唱歌曲《婚禮道情》。
2006年6月27日在湖南省委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八十五周年文藝晚會上演唱《我是一名共產黨員》。
2008年歌曲《中華全家福》參加央視春節聯歡晚會。5月參加cctv愛的奉獻-抗震救災大型主題晚會,與眾藝術家及文藝工作者演唱《祖國在召喚》《愛的奉獻》等歌曲,並捐款10萬元。參加“心連心”藝術團赴四川慰問演出,演唱《大愛無言》等歌曲,並擔任主持人。參加陝汽集團40周年慶典,演唱歌曲《喜洋洋》。參加第四屆cctv電視相聲頒獎晚會,演唱歌曲《新縴夫的愛》。7月參加抗震救災文藝晚會暨七一晚會,與李谷一,關牧村等人演唱《在燦爛陽光下》。11月參加慶祝改革開放三十年-歌聲飄過三十年百首金曲演唱會,演唱《縴夫的愛》。
2009年參加河南省春節聯歡晚會,演唱歌曲《春節序曲》。參加第九屆全軍會演,演唱歌曲《我是你肩上的那顆星》。6月出版建國60周年獻禮唱片《親吻你再久依然戀著你》。7月參加中國教育電視台慶祝建黨88周年晚會,演唱歌曲《親吻你再就依然戀著你》。8月參加慶祝建國六十年-歌聲飄過六十年,演唱《天不下雨天不颳風天上有太陽》。
2009年10月參加建國六十周年晚會,演唱《年輕的朋友來相會》。參加“祖國不會忘記”大型文藝晚會,演唱歌曲《喜洋洋》。
2010年開始籌劃並錄製《國學唱歌集》之“節日篇”、“詩經篇”及“楚辭”。參加世博會歌曲《世界看中國》錄製。參加“中華長歌行”,演唱歌曲《滏陽河水繞邯鄲》。1月參加央視戲曲晚會錄製,演唱豫劇《花木蘭》。參加“心靈俱樂部-愛的奉獻”演唱會,演唱《同喜同喜》等歌曲。參加中國首屆詩經文化節,演唱歌曲《龍船調》。8月參加慶祝建軍83周年-2010年八一聯歡會,演唱《縴夫的愛》。10月15日參加河北寧晉服裝節,演唱歌曲《鳳凰城等你來》。
2011年1月參加2011年老年春晚,演唱歌曲《新縴夫的愛》。1月5日參加軍營大拜年,演唱歌曲《新縴夫的愛》。2011年3月18日,於文華帶著央視《星光大道》欄目的導演王愛華一行,自費從北京遠赴山東單縣朱之文的老家朱樓村,第一個以實際行動挺朱之文,於文華老師是朱之文的伯樂。6月參加慶祝建黨九十年-放歌九十年,演唱歌曲《年輕的朋友來相會》。演唱潛江名歌《中國有個小地方》入選湖北名歌。參加評劇戲迷群英匯,演唱評劇《花為媒》。參加評劇戲迷群英會閉幕演唱會,演唱評劇《劉巧兒》。11月為中國2011年曲藝藝術界演唱主題曲《曲鄉情》。參加台聯成立三十周年晚會的錄製,與莊奴演唱《甜蜜蜜》《又見炊煙》《小城故事》等歌曲。
2012年參加人民軍隊建立85周年晚會,演唱歌曲《真情換得百姓心》。與蔣大為等參加《天下有情人》七夕特別節目,演唱《夫妻雙雙把家還》等歌曲。2月6日參加2012年央視元宵晚會,演唱歌曲《沂蒙山小調》。3月參加中國梨花節開幕式,演唱《光景不錯》等歌曲。9月參加2012年中國民間民族歌舞樂盛典,演唱《獻花》。參加2012年中秋戲曲晚會,演唱花鼓戲《劉海砍樵》。2012年參加當代十大孟母頒獎典禮,演唱歌曲《天下父母》
2013年1月參加中央電視台環保春節聯歡晚會,演唱歌曲《美麗中國》。參加美麗鄉村大型主題晚會,演唱歌曲《沿著社會主義大道奔前方》。演唱的歌曲《蘭亭序》被選入第三屆(2013年)漢服春晚。後參加2013年河北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演唱歌曲《中國夢》。與潘長江,楊議,韓兆等人擔任2013年河北衛視炫動中國風-河北春晚民間藝術選秀節目全場嘉賓。2月參加中央電視台春節戲曲晚會,表演音樂劇《年夜飯》。4月8日於文華參加2012年“中國民歌榜”聽眾喜愛的歌手揭曉盛典於文華《國學唱歌集》《上已—蘭亭序》獲得年度最佳唱片獎。4月《國學唱歌集——中國節日之記憶》獲“中國民歌榜”2012年度最佳唱片獎。4月出版唱片《明溪》。5月參加“心連心”藝術團赴山西演出,演唱歌曲《歡天喜地奔小康》。7月參加首屆“詩詞中國”傳統詩詞創作大賽頒獎典禮,演唱歌曲《但願人長久》參加中國文藝重陽節特別節目,演唱歌曲《想起老媽媽》。

個人感情

(圖)於文華於文華
李凡,於文華原丈夫。四川成都人,1988年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1992年分配到北京中國唱片總公司任音樂編輯。1993年李凡為於文華、尹相傑製作了民歌《縴夫的愛》,一炮打響,唱片發行量超過了120萬張。不久,李凡又在煙盒紙上為於文華創作了情歌對唱《天不颳風天不下雨天上出太陽》,使於文華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評劇演員成為全國當紅大歌星。李凡也被音樂圈譽為來自“四川天府之國的音樂鬼才”。 1995年二人正式結成夫妻。1999年11月,於文華和李凡離婚了。

於文華現在的丈夫李年是北京圈內很有名的鋼琴家,同時還兼任於文華的經紀人和音樂總監。而兩人竟然是由網戀轉為現實中的婚姻。於文華解釋說,她上網的歷史很早,QQ號還是五位數的,名字叫“雨吻花”。和老公李年在生活中其實是認識的,但交流不多,後來有一段時間情緒不大好,比較鬱悶的時候就在網上傾訴給李年聽。

在李年眼裡,於文華以前唱的歌都很爛,甚至一開始認為她沒有什麼可塑性了。直到聽到於文華大二時為《紅樓夢》配的插曲,才覺得她還是有藥可救的。李年就積極幫妻子重新定位,於文華推出的親情系列從詞曲到配樂都出於李年之手。

主要作品

音樂作品

專輯
專輯名稱 發行時間 語言
明溪 2013-03-28 國語
親吻你再久依然戀著你 2009-06 國語
親吻你再久依然戀著你 2009-06 國語
百姓的事比天大 2005-03 國語
百姓的事比天大 2005-03 國語
電影音樂《紅樓夢》 2004-12 國語
不要惦記家 2004-01-01 國語
不要惦記家 2004-01 國語
不要惦記家 2004-01 國語
白衣天使 2003-01 國語
白衣天使 2003-01 國語
遠航 2002-10 國語
秋天的諾言 2002-01 國語
二十世紀中華歌壇名人百集珍藏版:於文華和尹相傑合唱 1999-01-01 國語
芝麻開花節節高 1997-01 國語
偷一顆月亮照亮天 1995-10-01 國語
天不下雨天不颳風天上有太陽 1994-11 國語
縴夫的愛 1994-01 國語

單曲

歌曲名稱(歌曲說明)
枉凝眉
美麗中國
貴妃醉酒
請到房縣來
鳳凰城等你來
提帕
仙鶴的愛
一畝三分地
滏陽河水繞邯鄲

參演電視

年代 名稱 導演 角色 合演
1994 《一畝三分地》 謝飛 耿志茹

參演電影

年代 名稱 導演 角色 合演
1982 《張燈結彩》 曹征蔡元元 馬志剛穆懷虎張小春楊若兮孫樹林
2003 《同喜同喜》 石建都 劉希媛劉冬臧金生袁苑索妮張棪琰賈延龍
2005 《88995》 羅萬里 童童媽 楊麗曉趙禹博許可鮑蕾李嘉存

現代評劇

年代 名稱 導演 角色 合演
2000 《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 李六乙 韓劍光

社會活動

2003年4月21日於文華率先啟動了全國第一首抗炎歌曲《白衣天使》。5月8日出版的《白衣天使》CD、VCD成為了全國第一個面市的抗炎文藝產品。5月11日於文華走進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隔離區,將512套《白衣天使》CD、VCD送到了戰鬥在最前沿的醫護人員手中。成為全國演藝圈中第一個以慰問者的身份走進了“非典”隔離區的文藝工作者。5月12日於文華又來到北京小湯山醫院,以一名軍人的身份慰問了醫護人員代表。
2007年,於文華當選中國“農民工援助基金”形象大使,致力於幫助普通人。同年擔任唐山旅遊形象大使,以宣傳自己的家鄉。
2009年,當選河北省“志願者形象大使”,倡導民眾多走進公益崗位,同年擔任華夏綠洲助學行動慈善大使,宣傳慈善。
2010年,當選中國殘疾兒童藝術節“愛心大使”,關愛殘疾人。
2011年,當選中國節能宣傳大使,倡導民眾節約用物。參加“伸出你的手”大型慈善晚會,演唱歌曲《與愛同行》。12月參加藝術人生錄製。12月26日參加由中國出生缺陷干預救助基金會組織的“愛心齊聚、溫暖過冬”活動在豐臺區兒童福利院舉行。
2012年,當選吳忠市慈善產業形象大使,致力於扶貧救病。
2014年12月,河北籍明星於文華等人加盟“關愛睏境兒童”愛心大使團,為河北加快困境兒童社會福利事業再添薪火。“關愛睏境兒童,我們在行動”是在河北省民政廳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國經濟網河北頻道、河北慈善聯合基金會等單位共同發起,由公益組織、媒體、企業機構、普通公眾等共同參與的一場大型公益系列活動。

榮譽記錄

音樂獎項
  • ▪2013 觀眾最喜愛的女歌手 《國學唱歌集——中國節日之記憶》 (獲獎)
  • ▪2013 年度最佳唱片獎 《國學唱歌集——中國節日之記憶》 (獲獎)
  • ▪2011 “唱響中國”民眾最喜愛的歌曲評選福建賽區優秀作品獎 《祈福》 (獲獎)
  • ▪2009 第二屆 百花文藝獎特別榮譽獎 《我是你肩上的一顆星》 (獲獎)
  • ▪2009 第九屆 全軍會演獲特別貢獻獎 《我是你肩上的那顆星》 (獲獎)
  • ▪2005 第一屆 “文藝百花獎”三等獎 (獲獎)
  • ▪2005 “音王杯戰士喜愛的十大明星” (獲獎)
  • ▪2005 民族唱法組金獎 《娘,大哥他回來了》 (獲獎)
  • ▪2005 年度最佳唱片獎 《百姓的事比天大》 (獲獎)
  • ▪2005 三明市政府獎 《百姓的事比天大》 (獲獎)
  • ▪2004 第八屆 特別貢獻獎 《看見你們還是格外親》 (獲獎)
  • ▪2003 第一屆 中國輕音樂學會“學會獎”之“民通最佳女歌手” (獲獎)
  • ▪1999 “1997-1998年MTV中國音樂電視大賽”銀獎 《芝麻開花節節高》 (獲獎)
  • ▪1999 全軍調演演唱一等獎 《邊關飛來一片鶴群》 (獲獎)
  • ▪1999 軍旅MTV大賽金獎 《邊關飛來一片鶴群》 (獲獎)
  • ▪1998 中國民歌榜的第一名 《繡鴛鴦》 (獲獎)
  • ▪1997 “軍神杯”MTV大獎賽銀獎 《士兵的祝福》 (獲獎)
  • ▪1996 “96年MTV中國音樂電視大賽”銅獎 《偷一顆月亮照亮天》 (獲獎)
  • ▪1995 “全國聽眾喜愛的歌手”演唱金獎 (獲獎)
  • ▪1995 1994春節聯歡晚會歌舞類節目金獎 《天不下雨天不颳風天上有太陽》 (獲獎)
  • ▪1995 “1995年MTV音樂電視大賽”銀獎 《天不下雨天不颳風天上有太陽》 (獲獎)
  • ▪1995 “金唱片”獎 (獲獎)
  • ▪1994 1994中南地區十大金曲評選特別金曲獎" 《縴夫的愛》 (獲獎)
  • ▪1994 “中國流行音樂1994風雲人物”獎 (獲獎)
  • ▪1994 “94年MTV音樂電視大賽”銀獎 《縴夫的愛》 (獲獎)
  • ▪1993 十佳金曲獎 《北京的小吃》 (獲獎)
  • ▪1993 十佳金曲獎 《縴夫的愛》 (獲獎)
  • ▪1991 文化部直屬藝術表演院團優秀演員獎 (獲獎)

演藝搭檔

“經典搭檔”尹相傑
一曲《縴夫的愛》讓於文華和尹相傑成了華語樂壇經久不衰的“黃金搭檔”,二人更被譽為“中國歌壇情歌第一對唱”。二人不僅在台上配合默契,在台下也以姐弟相稱,勝似一家人。而就是這首紅遍大江南北的《縴夫的愛》,讓許多人誤認為他們是情侶,甚至在尹相傑80多歲的爺爺奶奶眼中,於文華就是孫媳婦了。這可“害苦”了尹相傑,每次見到於文華就大吐苦水:“姐啊,我這是招誰惹誰了,就因為你我都找不到對象了!”歌曲裡面郎情妾意的兩人,現實中實在“不來電”,只是非常好的朋友,合作多年,兩人從沒紅過臉。
畢福劍
畢福劍是於文華生活中的好友,近幾年與於文華合作的一首《老畢的愛》,深受廣大觀眾喜愛,大有趕超尹相傑地位的趨勢。《老畢的愛》的改編自《縴夫的愛》,其中融合了湖南花鼓戲、流行歌曲《鐵達尼號》等多種經典元素,再加上老畢和於文華詼諧默契的表演,使得整首歌曲被演繹得相當生動,觀眾看完無不捧腹大笑。
朱之文
於文華從一位普普通通的農民到紅遍全國的歌手,朱之文從未忘本,逢人便說:“於文華老師是我的伯樂,沒有於老師就沒有我的今天。”一個偶然的機會,於文華在網上看見了朱之文參加某選秀節目的視頻,便被這樸實的聲音所吸引。2011年3月18日,於文華帶著央視《星光大道》欄目的導演王愛華一行,自費從北京遠赴山東單縣朱之文的老家朱樓村,第一個以實際行動挺朱之文。“大衣哥”朱之文在於文華的幫助下,先是走上《星光大道》,而後又要在《歡樂中國行》上首次和於文華“同唱一首歌”。二人合作的《沂蒙山小調》、《駝鈴》、《枉凝眉》等歌曲受網友力捧,火爆程度堪比神曲。在於文華的幫助下,朱之文的星途一片光明。從《星光大道》的月冠軍到2012年春晚的亮相,央視、各衛視大小欄目都力邀朱之文參加,“大衣哥”真的紅透了。有記者曾問於文華為什麼要幫助這樣一位素未蒙面的人,於文華說,大家都是從農村出來的,感動於朱之文對音樂的執著,能幫就幫,她也曾感慨:“在朱之文面前不敢輕易開口,但若需要,我的這位農民兄弟如能成為央視舞台上的“紅花”,我甘為綠葉。”於文華把這位樸實的農民當成了自己的親兄弟,默默地在背後支持和鼓勵著他;朱之文也把於文華當成了自己的恩師和親人,雖然成了名工作十分繁忙,但是每次到北京都要去見見於文華。

人物評價

於文華擅長民族通俗唱法,她溫柔,能帶給人溫暖,她的歌貼近生活。她演唱的《想起老媽媽》、《一塊過吧》、《單親媽媽》、《丈夫辛苦了》、《想對婆婆說》、《嫁個好人》以及《不要惦記家》等一系列以親情為主線的歌曲,已經使她成為歌壇親情歌曲的代言人之一。在對親情歌曲的演繹過程中,於文華一直在思索與領悟,不斷謀求和探究。(新浪網評)

相關新聞

於文華、尹相傑等73位演藝明星合力打造的賀歲音樂電視《春節序曲》在央視熱播。春節期間,這部極為優秀的音樂電視更是在央視三套持續播出了一個多月。這部MV的陣容空前強大,於文華和尹相傑邀請到了潘長江、郭冬臨、牛群、李琦、畢福劍、趙忠祥朱軍董卿李詠閻維文那英、孫悅等71 位圈中好友助陣。成都教師鄧乃斌主創、以寬窄巷子為背景的畫面給全國觀眾演繹了一幅現代版“清明上河圖”的和諧場景。這部以成都場景演繹的賀歲音樂電視在央視播出後,獲得了社會各界的好評。

(圖)於文華於文華

音樂電視《春節序曲》導演邱亦瑜是中影集團著名導演。邱亦瑜介紹,剛開始創作時,他為表現盛世中國歡度新春的場景煞費苦心,最後與製片人李年一拍即合,都想到了著名的《清明上河圖》,希望在《春節序曲》中展示出中國畫風格。他在北京找了很多有名的畫家,都不是太滿意。多次來成都的邱亦瑜想到了寬窄巷子,更想到了多年來傾情畫寬窄巷子的“博友”——我市成華區教師進修學校美術教研員鄧乃斌。

鄧乃斌從事美術教育工作20多年。他曾在28中上學,上學時每天都要經過寬窄巷子,對寬窄巷子有很深的感情。直到現在,他都經常到寬窄巷子寫生。

邱亦瑜打開了鄧乃斌的部落格,將他筆下的寬窄巷子展示給創作組的同事,結果大家都說“這就是‘現代清明上河圖’,”非常滿意其影像效果。去年12月,邱亦瑜專程飛赴我市,力邀鄧乃斌加盟創作音樂電視《春節序曲》,並擔任美術設計。

展示成都特色民俗文化

“寬窄巷子”裝點《春節序曲》

鄧乃斌參加《春節序曲》創作組後,一心一意要把寬窄巷子畫好。他說,作為成都的一名普通教師,向全國人民推廣成都的名片——寬窄巷子,責無旁貸。在他的畫筆下,全景的寬窄巷子以及局部的街道、廣場、戲台……栩栩如生。鄧乃斌希望通過以寬窄巷子為代表的四川民俗建築線描繪畫,向全國觀眾展示屬於成都的文化特色。

“中國傳統節日應該有中國傳統元素在裡面,而鄧老師的畫剛好符合我們的要求。”邱亦瑜介紹,《春節序曲》音樂電視製作非常成功,在央視三套持續播出一個月。

錯發微博

“一位快樂的老者、一位為大家帶來無數優秀作品的大家——閻肅老師,因病,今日於空軍總醫院去世。願這位和藹可親的老人家一路走好。”這是知名歌唱家於文華2015年10月27日上午發布的微博。
因為她的實名認證身份,以及與閻肅同是歌唱界知名人士的原因,該訊息自然擁有極高可信度。
除了網友大量評論轉發外,媒體也紛紛躺槍。
搜狐新聞、網易新聞、騰訊新聞、今日頭條等新聞客戶端均以最快速度推送閻肅去世的訊息。
隨即於文華刪除了這條微博,並發布微博稱訊息不實,嚴重失誤,向老人家及家屬致歉。
在這條微博中她顯然極其緊張,將閻肅的名字錯寫為“嚴肅”。後又重新發微博更改。
閻肅的夫人告訴新浪《新聞極客》,該訊息為誤傳,或與內部的一次會議上,有人提到閻肅腦梗病危有關。她透露,目前閻肅病情趨穩,並感謝各界人士對閻肅的關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