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建設中的農業保險問題

新農村建設中的農業保險問題

《新農村建設中的農業保險問題》研究了我國農業保險存在的問題、國內外農業保險模式的比較分析、農業保險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農業保險的市場失靈分析、新農村建設中的農業保險的重要性和農業保險模式選擇以及薪農村建設中農業保險的普及問題。

基本信息

概述

由於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 農業受自然環境因素的影響非常大, 因此, 農業經營的風險較大。 農業保險則是在推進中國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加強現代農業建設, 防範農業經營風險的重要舉措, 這也是從實處解決“ 三農” 問題的具體體現。 本文論述了中國開展農業保險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分析了中國在開展農業保險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並進一步提出了中國開展農業保險的應對措施。

圖書信息

書 名: 新農村建設中的農業保險問題
作 者:馮登艷
出版社智慧財產權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年06月
ISBN: 9787802477261
開本: 16開
定價: 20.00 元 所屬分類:圖書> 社會科學> 社會保障

內容簡介

大力發展農業保險以規避農業風險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保護我國農民利益和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也成為建設新農村要解決的最緊迫的問題。

精彩書摘

第二章 農業保險的定性分析
一、農業保險理論
(一)馬克思關於農業保險的理論
在發現了資本主義剩餘價值的秘密後,馬克思進一步對剩餘價值的補償和保險功能進行了分析。他認為,資本家為了實現對資本主義剩餘價值連續不斷的追求,“在不變資本的再生產過程中,從物質方面來看,總是處於各種使他遭到損失的意外和危險中,因此,利潤的一部分,即剩餘價值的一部分,必須充當社會保障基金”。這部分基金“甚至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消滅以後也是必須繼續存在的一部分。”恩格斯也說:“防止‘損失’的保險費確實是從剩餘價值中提取的,但它算在利潤之外。”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指出:“如果我們把‘勞動所得’這個用語首先理解為勞動的產品,那么集體的勞動所得就是社會總產品。現在從它裡面應該扣除:第一,用來補償消費掉的生產資料的部分。第二,用來擴大生產的追加部分。第三,用來應付不幸事故、自然災害等的後備基金或保險基金……剩下的總產品中的其他部分是用來作為消費資料的。在把這部分進行個人分配之前,還得從裡面扣除:第一,和生產沒有關係的一般管理費用……第二,用來滿足共同需要的部分,如學校、保健設施等……第三,為喪失勞動能力的人等設立的基金,總之,就是現在屬於所謂官辦濟貧事業的部分。”從以上的論述中我們可以看出,社會保障在國民經濟運行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不僅要“為喪失勞動能力的人等設立的基金”,而且還要設立“用來應付不幸事故、自然災害等的後備基金或保險基金。”馬克思認為社會保障基金是對社會總產品的一種必要的扣除,而這部分扣除是包含於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之中的。從剩餘價值的角度對社會保障資金的來源進行分析,目的是為了指明工人的保障資金並不是資本家的“慈善”基金,而是工人自己創造的和應有的。馬克思認為將社會總產品分配給勞動者個人時,應首先扣除社會保障費用的論斷也說明:在國民收入分配的過程中社會保障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扣除社會保障費用是在財富的二次分配問題上體現真正的公平。這種公平性在於維護和延續社會有機體的生命力,是通過國民收人再分配實現收入轉移的,對低收入者或無收入者提供了必要的幫助,減少了社會成員的風險,從而起到社會穩定器和安全網的作用。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導論
一、問題的提出
二、研究的範圍
三、當前農業保險存在的問題
(一)農業保險的發展滯後於保險業的發展
(二)農業保險試點過程中的問題顯現
(三)我國農業保險發展空間巨大
四、國內外對農業保險的研究情況
(一)國外對農業保險的研究
(二)國內對農業保險的研究
第二章 農業保險的定性分析
一、農業保險理論
(一)馬克思關於農業保險的理論
(二)福利經濟學的農業保險理論
(三)新制度經濟學理論
二、農業生產的特點與農業風險
(一)農業生產的特點
(二)農業風險
三、農業保險的特殊性
(一)保險標的的特殊性
(二)農業保險經營的特殊性
(三)農業保險需求的特殊性
三、農業保險的功能
(一)農業保險的基本功能
(二)農業保險的派生功能
四、農業保險的屬性
(一)公共物品、準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界定
(二)農業保險是準公共物品
(三)農業保險是更接近私人物品的準公共物品
第三章 農業保險的定量分析
一、農業風險的形成與農業風險的來源
(一)農業風險的形成
(二)新階段農業風險的主要來源
(三)農業風險的構成要素
二、農業風險的機率分析
(一)農業風險的機率與機率分布
(二)我國部分地區主要農業氣象災害風險的機率分析
三、農業風險識別與度量
(一)農業風險識別
(二)農業風險的度量
(三)農業保險綜合風險評價
四、農業保險成本一收益分析
五、農業保險對農民、農業生產影響分析
(一)農業保險對農民的影響
(二)農業保險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第四章 農業保險的市場失靈分析
一、農業保險商業化經營會導致市場失靈
(一)市場失靈的界定
(二)農業保險的商業化經營
(三)我國農業保險市場失靈的表現
二、農業保險市場失靈的原因分析
(一)農業保險市場失靈的一般成因
(二)我國農業保險市場失靈的特殊性分析
三、糾正農業保險市場失靈的對策
(一)糾正農業保險系統性風險的對策
(二)糾正農業保險信息不對稱的對策
(三)糾正農業保險正外部性的對策
(四)糾正農業保險特殊性市場失靈的對策
第五章 農業保險發展模式分析
一、國外農業保險發展模式簡述
(一)美國、加拿大模式——政府主導參與型
(二)日本模式——政府支持下的相互會社模式
(三)前蘇聯的模式——政府壟斷經營模式
(四)西歐模式——政府資助的商業保險模式
(五)亞洲開發中國家模式——政府重點選擇性扶持模式
二、我國各地對農業保險發展模式的有益探索
(一)上海安信模式——政府扶持推動、市場化運作
(二)黑龍江陽光模式——相互制農業保險
(三)新疆建設兵團模式——兵團與保險公司聯辦共保
(四)吉林安華模式——以險養險,網路運作
(五)浙江共保體模式——市場運作,政府兜底
(六)重慶農業保險新模式——保險公司+龍頭企業+農戶
(七)四川安盟模式——外資試點
三、國內外農業保險發展模式的經驗和啟示
(一)市場經濟發達的國家農業保險運作經驗
(二)國外農業保險發展模式帶來的啟示
(三)國內農業保險發展模式的經驗與啟示
第六章 新農村建設中的農業保險模式探討
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基本內容
(一)社會主義新農村“新”在哪裡
(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具體內容
(三)生產發展是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
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迫切需要發展農業保險
(一)我國農業保險發展狀況
(二)制約我國農業保險發展的因素
(三)新農村建設中迫切需要大力發展農業保險
三、新農村建設中農業保險亟待走出中國特色的發展之路
(一)國外農業保險經驗借鑑
(二)國內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的經驗總結
(三)新農村建設過程中農業保險經營模式的選擇
(四)新農村建設中農業保險模式選擇的原則與依據
(五)走政府支持的農業保險商業經營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