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赫布里底群島共管地

新赫布里底群島共管地

新赫布里底群島共管地,位於南太平洋的島國萬那杜的舊名。此地在18世紀被庫克船長發現後,遂先後為英、法兩國占領並殖民。

基本信息


新赫布里底群島共管地即現在位於南太平洋的島國萬那杜。位於澳大利亞悉尼東北2,250公里處的西南太平洋新赫布里底群島上,東距斐濟約1,000公里,西南離新喀里多尼亞400公里。由西北東南方向呈Y形的80多個島嶼組成,其中66個島有人居住。領土總面積約11, 8 8 0平方公里,較大的島嶼有埃斯皮里圖(又名桑托)、馬萊庫拉、埃法特、埃皮、彭特科斯特和奧巴。屬於熱帶雨林氣候,森林茂密。常年氣溫保持在25.3℃左右,平均降水量2,000毫米以上。
新赫布里底群島共管地郵票
此地在18世紀庫克船長發現後,遂先後為英、法兩國占領並殖民。後來兩國簽署協定將此群島置於共同管理之下,稱新赫布里底群島共管地,由兩國派出高級專員管理。直到1980年獨立該地改為萬那杜共和國(英語:Republic of Vanuatu)為止。
1940年,島上爆發“喬恩·弗倫運動”,公開提出反教會、反白人統治和反政府的口號。1963年島內成立了第一個政黨─鄉村黨,要求收回土地和實現獨立。在民族運動迅速發展的趨勢下,英、法最終同意該殖民地於1978年1月起實行內部自治。1980年7月30日宣布完全獨立,定名為萬那杜共和國。
全區被分為兩部份:英語圈和法語圈,並延續至獨立之後。如今當地的學校仍同時教授這兩種語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