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跑馬燈

新聞跑馬燈是在電視新聞畫面上的一個小空間,通常是用來顯示頭條新聞或是新聞報導中較小的細節。跑馬燈有時也指在某些建築物、網站或室內空間用來表現訊息的顯示版。

電視新聞跑馬燈

美國
歷史

美國,雖然現代且有效果的新聞跑馬燈(news ticker)直到2001年九一一事件後才流行起來,而記錄中第一個電視新聞跑馬燈,是出現在1952年1月14日開播的《今天》(Today)晨間新聞節目。由於當時的電視後制尚未進入使用電腦運算的時代,因此節目中的跑馬燈和今天我們所熟悉的形式完全不同。《今天》節目中的跑馬燈,是一張上面用打字機印出頭條新聞的紙張,放置在畫面的下方部份。由於“紙張新聞跑馬燈”的訊息傳達效果不佳,因此很快的就從節目中消失了。
到了80年代,在美國北部地區的晨間新聞時段,許多地方電視台使用跑馬燈來傳達跟氣象有關的資訊,例如因為天候狀況而停課的學校名單、惡劣天氣的預測和警告等等。在顯示這些訊息跑馬燈之前,新聞節目會播出一個提示聲,例如電視台或新聞節目的主題音樂(例如NBC鈴聲,NBC Chimes),或是將電視台的口號或頻道號碼以摩爾斯電碼的形式播出[來源請求]。
其中一間率先固定顯示跑馬燈的頻道是有線電視新聞網旗下的CNN Headline。在80年代晚期至90年代初期,跑馬燈於白天顯示股票價格,夜間和周末則顯示運動比賽的分數。而CNBC和財經新聞網(FNN)也推出了“CNBC跑馬燈”,提供股票價格資訊。而在80年代中期,ESPN也在每個整點於畫面的上下推出跑馬燈,顯示即時的賽事分數和新聞。到了1996年,關係頻道ESPN2也開始使用跑馬燈,被暱稱為“底線”(BottomLine),幾乎全天顯示運動分數和新聞。ESPNews在2000年重新設計播送視覺畫面後,成為第一個在廣告時段也會顯示跑馬燈的頻道。
部份歐洲新聞頻道在數年前就已開始使用跑馬燈。例如德國的新聞頻道n-tv在1992年開台時就有跑馬燈。
數年來許多新聞頻道在畫面上加入了,但直到2001年的九一一攻擊事件正式讓跑馬燈成為電視新聞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由於當時需要不間斷的提供重要的緊急訊息給觀眾,福斯新聞台在上午10:49分時加入了跑馬燈,CNN隨後在上午11:11分開始顯示跑馬燈,而MSNBC則在約下午2:00開始使用跑馬燈。雖然有關恐怖攻擊的跑馬燈需求僅持續了數個星期,但這三間美國主要新聞網的主管認為,新聞跑馬燈可以幫助增加收視率,因為大部分的觀眾有能在同一時間接受數個訊息的能力。因此跑馬燈成為這三個新聞頻道的畫面特色之一,除了在某些紀錄片性質的節目、總統演講或特定節目中不會顯示。
在澳洲,新聞跑馬燈的使用也是在九一一事件之後開始。晨間節目《日出》(Sunrise)和《今天》(Today)保留了跑馬燈。而其他頻道的顯示跑馬燈頻率則相對較低,ABC TV新聞在中午時段會用跑馬燈顯示股票價格,而Sky News Australia則僅使用跑馬燈來顯示氣象資訊。
新聞跑馬燈的使用也在許多節目中被模仿,包括2003年的《辛普森家庭》(The Simpsons,Mr. Spritz Goes to Washington 劇集),以及《周末夜現場》(Saturday Night Live)中都曾出現。電影《王牌大賤諜3》(Austin Powers in Goldmember)則會在其中的新聞跑馬燈中顯示笑話。
台灣
現況
台灣電視新聞引進跑馬燈的初期,習慣在畫面上加入大量的跑馬燈字幕,有時甚至出現整個畫面下方、左方和上方都被跑馬燈包圍的情形。而跑馬燈的內容卻不見得是重要或即時的新聞訊息,而可能只是同公司電視台的連續劇劇情預告,或是相關企業的行銷訊息。因此原本是為了讓觀眾更方便掌握訊息的跑馬燈,反而成為令觀眾不滿的原因。針對這樣的現象,台灣的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在2006年9月宣布研擬修改“廣播電視法”,在其中加入“插播式字幕”的管理規範,將限制新聞節目使用跑馬燈字幕的形式和內容。

建築物新聞跑馬燈

最著名的建築物新聞跑馬燈是美國紐約時代廣場的“One Times Square”大樓外圍的“拉鏈”(zipper)。《紐約時報》在1928年掛上第一個顯示板後,現在曼哈頓中城地區已有多棟建築物都掛上了類似的顯示板。另一個類似的顯示板是位於洛克菲勒中心的福斯新聞/新聞集團總部外側。此外在時代廣場上也有一個用來顯示股票價格的跑馬燈顯示板。
位於英國倫敦的坎納瑞碼頭(Canary Wharf)的路透大樓也設有一個顯示股市資訊和新聞的跑馬燈。
當NBC電視台為了《今天》節目而改裝10號洛克菲勒中心時,也在建築物的一樓和二樓連線處的外牆裝置了大型的紅色LED新聞跑馬燈。這個跑馬燈在附近的洛克菲勒廣場和西49街上都可看到。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