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傳播法規與職業道德教程

一、新聞傳播與名譽權 一、新聞傳播與司法的關係 二、新聞傳播媒體的調整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復旦大學出版社; 第2版 (2010年12月1日)
叢書名: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復旦博學·新聞與傳播學系列教材
平裝: 419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309077385, 9787309077384
條形碼: 9787309077384
尺寸: 22.8 x 16.6 x 2 cm
重量: 522 g

作者簡介

黃瑚,男,博士,現任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常務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並擔任教育部高等學校新聞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兼秘書長、中國新聞史學會副會長、上海市新聞學會副會長等社會兼職。1986年7月起在復旦大學執教至今,曾在美國、英國的大學作訪問學者,在我國香港、台灣地區的大學擔任客座教授。著有《新聞法規與新聞職業道德》、《中國近代新聞法制史論》、《中國新聞事業發展史》(第一版、第二版)、《新聞倫理學》、《新聞法規與職業道德教程》、《網路傳播法規與道德教程》等專著或教材,發表過論文數十篇。

內容簡介

新聞傳播法規與職業道德教程(第2版)》是在舊版教材《新聞法規與職業道德教程》的基礎上,經大規模修訂而成。新版延續了集體編寫的做法,重新調整了編寫大綱,增補了大量新內容。與舊版相比,《新聞傳播法規與職業道德教程》(第二版)具有明顯優勢:第一,強調實時性。緊跟我國新聞傳播法制的發展步子,書中引用的法律條文或所依據的法律淵源都是最近發布的現行法律、法規,所用案例,除了小部分經典案例外,大都是新近發生的案例。第二,強調實踐性。《新聞傳播法規與職業道德教程(第2版)》雖有新聞傳播法律與倫理理論的介紹與解讀,但重點是闡述新聞傳播法律與倫理的實際狀況、新聞傳播法律與倫理的建設實踐。第三,強調實用性。在結構上打破原教材原理、歷史、業務三大塊的體例,以闡釋現行法律規範、倫理規範為重點,將歷史部分移至新聞傳播法規或新聞傳播倫理部分的最後一章,錄以備考。

目錄

再版前言
上篇 新聞傳播法規部分
第一章 新聞傳播法規的基礎知識
第一節 法的基本概念與我國現行法律制度概說
一、法的基本概念
二、我國現行法律制度概說
第二節 新聞傳播法規與新聞傳播法制
一、新聞傳播法規、法制與法律關係
二、我國新聞傳播法制的基本原則
第二章 我國新聞傳播法制內容概要
第一節 新聞傳播與行政管理
一、報刊管理
二、廣播電視管理
三、網際網路信息管理
四、新聞記者管理
第二節 新聞傳播與國家安全
一、禁止發表煽動言論
二、禁止泄露國家秘密
三、禁止破壞民族團結
第三節 新聞傳播與社會秩序
一、禁止散布謠言
二、禁止宣揚邪教
三、禁止傳播淫穢、色情內容
四、禁止渲染兇殺、暴力內容
第四節 新聞傳播與公民權利
一、新聞傳播與名譽權
二、新聞傳播與隱私權
三、新聞傳播與肖像權
四、新聞傳播與著作權
第五節 新聞傳播與司法獨立
一、新聞傳播與司法的關係
二、新聞傳播媒體監督司法應適度
三、新聞傳播媒體監督司法的十條原則
第三章 新聞傳播媒體的行政管理
第一節 新聞傳播媒體的審批與調整
一、新聞傳播媒體的創辦
二、新聞傳播媒體的調整
三、境外新聞傳播媒體派出機構與記者的管理
第二節 新聞傳播媒體運作秩序的行政監管
一、報刊出版秩序的監管
三、網路新聞信息傳播與視聽節目播放的監管
四、廣播電視播出安全的管理
五、廣播電視傳輸設施的管理
第三節 記者站與記者身份的規範管理
一、記者站與設立記者站的主體
二、設立記者站的審批與管理體制
三、記者身份的管理
第四章 新聞、廣告等各類信息的發布
第一節 重大新聞的發布與新聞發布會制度的建立
一、重大政務新聞的發布與報導
二、新聞發布會制度的建立
第二節 特殊新聞與信息的發布與報導
一、災害新聞與氣象信息的發布與報導
二、司法新聞的發布與報導
三、證券信息與新聞的發布
第三節 境外新聞在境內的發布與境外報刊的進口
一、境外新聞在境內的發布
二、境外報刊的進口發行
第四節 廣告的發布及其規範
一、廣告與廣告立法
二、廣告發布的原則及行為準則
三、廣告發布的管理與監督
四、媒體廣告經營的規制
第五章 新聞傳播與維護國家安全
第一節 維護國家安全與禁載規定
一、國際公約有關維護國家安全的禁載規定
二、國外有關維護國家安全的禁載規定
三、我國法律對危害國家安全的禁載規定
第二節 禁止傳播煽動危害國家的內容
一、《刑法》中關於煽動罪的規定與法律責任
二、有關新聞傳播活動的法律中涉及“煽動罪”的規定
三、區分批評建議與煽動性誹謗
第三節 保守國家秘密
一、國家秘密及其範圍
二、泄露國家秘密罪及其法律責任
三、新聞傳播媒體的保密制度及新聞傳播泄密的法律責任
四、新聞傳播媒體的保密範圍
五、信息公開和保守國家秘密的衝突與平衡
第六章 新聞傳播與維護公序良俗
第一節 維護公序良俗與禁載規定
一、國際公約有關維護社會公共秩序的禁載規定
二、國外有關國家維護公序良俗的禁載規定
三、我國有關違反公序良俗的禁載規定
第二節 禁止淫穢、色情的內容
一、淫穢色情出版物的認定標準
二、傳播淫穢色情內容的法律責任
第三節 禁止宣揚邪教、暴力和其他危害社會的內容
一、禁止宣揚邪教
二、禁止傳播兇殺暴力和封建迷信
三、禁止教唆他人自殺
第四節 禁止宣揚種族歧視和破壞民族團結
一、國際公約的有關規定
二、我國有關民族政策與法律規定
三、對宣揚種族歧視罪的認定與處罰
第七章 新聞傳播與公民權利的保護
第一節 新聞傳播權利和公民權利
一、新聞傳播權利的實現途徑
二、資訊時代的公民權利
三、輿論監督和新聞維權
四、輿論監督和新聞侵權
第二節 新聞傳播活動對公民權利的侵害
一、新聞侵權及其特點
二、新聞侵權的構成要件
第三節 新聞侵害公民權利的常見形式
一、新聞侵害名譽權
二、新聞侵害隱私權
三、其他新聞侵權形式
第四節 新聞侵權的抗辯事由及預防
第八章 新聞傳播法制的歷史發展
下篇 新聞職業道德
第九章 新聞傳播職業道德的基本理論
第十章 新聞傳播職業道德原則與規範概說
第十一章 《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準則》解讀
第十二章 新聞傳播職業道德境界的涵養
第十三章 新聞傳播職業道德的歷史發展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