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編藥物學

新編藥物學

《新編藥物學》 是2011年1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新謙、金有豫 、湯光。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值此《新編藥物學》出版60周年之際,出版第17版。60年來,在作者的辛勤耕耘以及與出版者和讀者的緊密聯繫,並在“準(確)、新(穎)、實(用),全(面)” 這一編寫方針的指導下,本書得以不斷地發展提高和修訂再版,為讀者提供了豐富的醫藥學知識,為我國的醫藥衛生事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因此,本書曾多次榮獲全國優秀暢銷圖書獎,並於2009年被列為“新中國60年最具影響力的600本書”(本書為其中科技類23種圖書之一)。這些殊榮,充分說明了本書60年來已奠定了廣泛的讀者基礎,贏得了廣大讀者的厚愛和好評。同時也為第17版的編寫修訂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為緊跟醫藥學科的發展和不斷滿足臨床醫師和藥學工作者的需要,本版內容的編寫修訂以安全合理使用藥物為重點,在第16版基礎上做了較大的補充和提高。同時,為便於檢索和閱讀,對第17版的編排和印製也做了較大的改進。具體修訂調整如下:

1.調整收載的藥物品種 本版正文收載藥物近2100種。補充了第16版應該收載而被遺漏的藥物品種以及自2006年以來國內上市的國產和進口的新藥品種,如新型帶狀皰疹鎮痛藥等共120餘種。刪除了由於不良反應或毒性而被SFDA淘汰的藥物。

2.更新和充實相關內容 根據臨床的需求更新和補充各類藥物藥理學及藥物治療學方面的研究進展及分類等 “綜述性介紹”內容。依據相關權威資料,主要針對有關藥物安全有效方面的內容,予以修訂充實了部分藥物的“適應證”、“用法和用量”、“不良反應”、“禁忌證”、“注意”、“藥物相互作用”等項的內容。書末全新修訂了“附錄三、兒科用藥劑量表”和“附錄五、按對妊娠的危險性等級的藥物檢索表”的內容。

3.完善藥品標註 依據最新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國家基本藥物目錄》(2009年版基層版)和《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09年版)收載品種,在相關藥品名稱的右上角分別予以完善標註。

此外,為使內容更加醒目,便於讀者查找和閱讀,調整了篇章結構、藥物內容項目和採用雙色印刷。同時,為了管理工作的需要,在多數藥物品種下列出了該藥的國際通用“ATC編碼”。

總之,本書第17版無論在藥物品種和內容或是編排結構等方面,較第16版有較大的提高。

編輯推薦

出版者的話

人民衛生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 胡國臣

(2010年12月12日)

早在30多年前我還是一名內科醫生的時候,《新編藥物學》就是我的案頭書、床頭書,閒時讀來,急時翻查,這一翻一讀近20年,喜愛備至。作為社長和總編輯,這已經是第二次主持《新編藥物學》的修訂,尤其是作為連續出版60年的第17版修訂出版,我倍感榮幸。

《新編藥物學》於1951年6月由人衛社前身華東醫務生活社正式出版發行,60年來修訂17版,印刷80次,發行300萬冊,三度評為全國優秀暢銷書,榮獲“新中國60年最具影響力的600本書”並位居23種科技書第二,60年間再版不斷,暢銷不衰,成為人衛社的重要品牌書。

一部精品的培育,一部傳世佳作的誕生,一定是作者、出版發行者還有讀者共同參與努力的結果。我們一再強調,是作者的心血和筆墨打造了人衛圖書的品牌。優秀的臨床工作者不一定寫出好的作品,但一部優秀的作品特別是傳世佳作,一定出自一流的專家學者;不是所有的優秀書稿都能成為傳世佳作,除了規範和高質量的編輯加工外,如何裝幀設計,何時宣傳推出,怎樣策劃行銷,尤其在作者和讀者間搭起溝通的橋樑,都需要出版人的辛勤勞動和刻苦努力;優秀作品的最終檢驗者是市場、是讀者,幾代醫務工作者對《新編藥物學》的需求和喜愛,意見和建議,關心和支持,是這部精品長版不衰的源動力。一部《新編藥物學》,指導了建國以來幾代臨床醫生和臨床藥學工作者合理準確地用藥,從而挽救了無數生命。

人衛社之所以成為我國專業出版領域的大社強社,是因為擁有一批像《新編藥物學》這樣的精品支撐,是因為擁有國內一流的專家作者群。在《新編藥物學》出版60周年及第17版刊行之際,我們對陳新謙教授、金有豫教授、湯光教授三位主編以及整個編寫團隊的專家學者,表達衷心的謝意!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經濟崛起,我國的文化軟實力也在不斷增強。文化體制改革為人衛社帶來了更好的發展機遇。隨著人衛社美國公司的設立和收購國外醫學出版公司全部圖書資產的成功嘗試,隨著世界醫藥圖書大廈的落成,其作為中外醫藥工作者殿堂的作用越來越顯現,人衛社的國際化進程必將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這種發展,需要《新編藥物學》這樣的精品,需要內容由國內領先達到與國際同步,需要作者團隊的中外交流與交融,也就是說今天作為中國醫務工作者必備案頭書的《新編藥物學》,明天或將成為世界醫務工作者案頭必備的《Contemporary Clinical Pharmacology》,讓我們共同期待並為之努力!

下圖1為 在《新編藥物學》第17版新書發布會和出版60周年紀念活動上,金有豫教授代表主編講話,介紹了第17版《新編藥物學》的修訂情況

新編藥物學 新編藥物學

圖2為 主編湯光、李大魁、林志彬、金有豫(從左至右)簽字售書

新編藥物學 新編藥物學

圖書目錄

第1篇 引論

第1章 藥物學總論

第2章 藥物治療的藥理學基礎(藥物與機體的相互作用)

第3章 合理使用藥物

第4章 藥物的製劑和貯存

第5章 藥品和處方管理

第2篇 抗感染藥物

第6章 抗生素

第7章 化學合成的抗菌藥

第8章 抗結核藥

第9章 抗麻風病藥及抗麻風病反應藥

第10章 抗真菌藥

第11章 抗病毒藥

第12章 抗寄生蟲病藥

第3篇 主要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的藥物

第13章 中樞神經系統興奮藥

第14章 鎮痛藥

第15章 解熱鎮痛抗炎藥

第16章 抗痛風藥

第17章 抗癲癇藥

第18章 鎮靜藥、催眠藥和抗驚厥藥

第19章 抗震顫麻痹藥

第20章 抗精神病藥

第21章 抗焦慮藥

第22章 抗躁狂藥

第23章 抗抑鬱藥

第24章 抗腦血管病藥

第25章 抗老年痴呆藥和改善腦代謝藥

第26章 麻醉藥及其輔助用藥

第4篇 作用於自主神經系統的藥物

第27章 擬膽鹼藥和抗膽鹼藥

第28章 擬腎上腺素藥和抗腎上腺素藥

第5篇 主要作用於心血管系統的藥物

第29章 鈣通道阻滯藥

第30章 治療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藥物

第31章 抗心律失常藥

第32章 防治心絞痛藥

第33章 周圍血管舒張藥

第34章 降血壓藥

第35章 抗休克的血管活性藥

第36章 調節血脂藥及抗動脈粥樣硬化藥

第6篇 主要作用於呼吸系統的藥物

第37章 祛痰藥

第38章 鎮咳藥

第39章 平喘藥

第7篇 主要作用於消化系統的藥物

第40章 治療消化性潰瘍和胃食管反流病藥物

第41章 胃腸解痙藥

第42章 助消化藥

第43章 促胃腸動力藥及止吐藥和催吐藥

第44章 瀉藥和止瀉藥

第45章 微生態藥物

第46章 肝膽疾病輔助用藥

第47章 治療炎性腸病藥

第48章 其他消化系統用藥

第8篇 影響血液及造血系統的藥物

第49章 促凝血藥

第50章 抗凝血藥

第51章 血漿及血漿代用品

第52章 抗貧血藥

第53章 促進白細胞增生藥

第54章 抗血小板藥物

第9篇 主要作用於泌尿和生殖系統的藥物

第55章 主要作用於泌尿系統的藥物

第56章 主要作用於生殖系統和泌乳功能的藥物

第10篇 激素及其有關藥物

第57章 垂體激素及其有關藥物

第58章 腎上腺皮質激素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

第59章 性激素和促性腺激素

第60章 避孕藥

第61章 胰島激素和其他影響血糖的藥物

第62章 甲狀腺激素類藥物和抗甲狀腺藥物

第11篇 主要影響變態反應和免疫功能的藥物

第63章 抗變態反應藥

第64章 免疫抑制藥

第65章 免疫增強藥

第12篇 抗腫瘤藥物

第66章 抗腫瘤藥

第13篇 維生素類、營養類藥物、酶製劑以及調節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的藥物

第67章 維生素類

第68章 酶類和其他生化製劑

第69章 調節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用藥

第70章 營養藥

第71章 抗肥胖症藥

第14篇 各科用藥

第72章 老年病用藥

第73章 外科用藥和消毒防腐收斂藥

第74章 皮膚科用藥

第75章 眼科用藥

第76章 耳鼻喉科和口腔科用藥

第77章 婦產科外用藥

第15篇 其他類藥物

第78章 解毒藥

第79章 防治矽肺的藥物

第80章 防治放射病的藥物

第81章 藥用附加劑

第82章 診斷用藥

第83章 生物製品

附錄

一、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目錄

二、藥物的近似溶解度

三、兒科用藥劑量表

四、按體表面積計算小兒藥物用量

五、按對妊娠的危險性等級的藥物檢索表

六、哺乳期婦女慎用的藥物

七、運動員禁忌的藥物

八、常見農藥及毒物中毒急救一覽表

九、某些藥物及化學物品的血藥濃度

十、臨床藥代動力學的數學術語及其定義

十一、某些藥物的代謝動力學參數

十二、肝、腎功能低下時藥物的f1/2和劑量的調整

十三、醫藥衛生學科常用計量單位和醫用計量單位換算係數

中文藥名索引

英文藥名索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