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百家姓

新百家姓

新百家姓是指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姓氏研究項目的支持下,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與深圳市鼎昌實業有限公司歷時兩年對中國人姓氏進行了一次大規模調查,並且按人口數量進了排名,把人口數量前的一百的姓氏稱之為新百家姓。1986年,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的袁義達根據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的相關抽樣數據資料,開始對我國的姓氏做統計研究。1987年,袁義達統計出中國的姓氏有12000個到13000個。同年,中國科學院正在進行有關姓氏研究的訊息被一些媒體廣泛傳播。1987年5月2日,袁義達將此次姓氏統計中排名前一百位的姓氏公之於眾,被稱為“新百家姓”,這也是最早的新百家姓。2015年4月3日人民網報導: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李姓在中國百家姓排名中列第一位。

基本信息

2017年

2017年大姓排名2017年大姓排名
國家統計局人口司 :排序姓氏人口數(萬人)占總人口百分比
1王94687.10
2李92766.96
3張85506.42
4劉68825.16
5陳56734.26
6楊39602.97
7黃28762.16
8趙27022.03
9周25061.88
10吳23761.78

2015年

百家姓普查

新百家姓順序新百家姓順序
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國總人口為十三億七千萬(1370536875)人。其中:普查登記的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共1339724852人,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10年增加7390萬人,增長5.84%,年平均增長0.57%,比1990年到2000年年均1.07%的長率下降了0.5個百分點。;香港特別行政區人口為7097600人;澳門特別行政區人口為552300人;台灣地區人口為23162123人。
中國最新姓氏人口數目的排名,由國務院人口普查辦公室統計,列出了目前中國人口最多的前十大姓和人口最多的前300名姓氏。李王張劉陳——中國五大姓人口近4億。
2015年最新百家姓中國第六次人口普查姓氏排名前100名
01李02王03張04劉05陳06楊07趙08黃09周10吳
11徐12孫13胡14朱15高16林17何18郭19馬20羅
21梁22宋23鄭24謝25韓26唐27馮28於29董30蕭
31程32曹33袁34鄧35許36傅37沈38曾39彭40呂
41蘇42盧43蔣44蔡45賈46丁47魏48薛49葉50閻
51餘52潘53杜54戴55夏56鍾57汪58田59任60姜
61范62方63石64姚65譚66廖67鄒68熊69金70陸
71郝72孔73白74崔75康76毛77邱78秦79江80史
81顧82侯83邵84孟85龍86萬87段88雷89錢90湯
91尹92黎93易94常95武96喬97賀98賴99龔100文
新版百家姓
2015年5月,湖南籍作家張一一歷時5年新編的一部近百萬言的“三字經”《新百家姓》正式出版(ISBN978-7-5139-0621-0)。與古代《百家姓》僅僅前4位趙錢孫李“以帝王后妃為尊”有跡可循隨後便略無邏輯和規律不同的是,《新百家姓》是根據每一個姓氏中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人物在思想史、文學史、藝術史、醫學史、科學史等各大領域對中華歷史的貢獻和影響大小重新予以排名,不但徹底顛覆了宋版《百家姓》沒有邏輯和規律的排序方式,更因為改變了原版四言體例為三言格式通押“江陽轍”讀起來更為錯落有致朗朗上口,《新百家姓》近日在網路上不脛而走迅速躥紅,日前一經上市便引發起社會各界和海內外華人讀者、網友關注與熱議。

2006年

新百家姓新百家姓
調查負責人、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袁義達研究員說,兩年的調查涉及全國1110個縣和市,得到了2.96億人口的數據,共獲得姓氏4100個。
調查結果表明,在調查的4100個姓氏中,位列前三位的,分別占我國總人口的7.4%、7.2%和6.8%,三大姓氏總人口均不超過1億人;占我國總人口1%以上的姓氏有18個,占人口0.1%以上的姓氏共129個,而這129個姓氏的人口約占我國總人口的87%。
在1987年由袁義達等人公布的數據表明,被調查的4100個姓氏中,位列前三位的李、王、張,分別占我國總人口比例的7.9%、7.4%和7.1%。三大姓氏總人口均不超過1億人;占我國總人口比例1%以上的姓氏有18個,占人口比例0.1%以上的姓氏共129個,而這129個姓氏的人口約占我國總人口的87%。

2007年

新版“百家姓”公布,李、張列第二三位,公安部公布了我國百家姓的最新排名,王、李、張分列前三位,其總人口數就已達2.7億,這接近了美國總人口數。排在前10名的還有。 根據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對全國戶籍人口的統計分析,王姓目前仍是我國的第一姓,有9288.1萬人,占全國人口總數的7.25%。也就是說每13個人中就有一個人姓王,這相當於四川省的總人口,比德國的總人口還高1000萬人。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姓名研究專家王大良昨天分析了王姓在北京的特點。“北京歷史上就是移民城市,這裡的姓氏符合北方各個地方的特點,王姓在北京也是大姓。”他說,北京城的王姓一部分來自河北、東北、山西、河南等地的移民,還有一部分元代的蒙古皇族、清朝貴族,沒落之後改為漢姓“王”。相傳王姓漢族人是周靈王太子晉的後代。王大良認為,這次最新排名是有史以來最準確的一次,這對了解姓氏的分布與人口遷徙過程都有著重要意義。王大良說,“以前的排名方法,是在全國抽取50多萬人進行抽樣調查,然後根據調查結果確定排名順序,這些姓氏也主要是漢族的姓氏。“而此次的排名,是依託公安部的全國公民身份信息系統,其準確率更高,而且涵蓋了56個民族的姓氏。如排在94位的‘覃’姓,就是土家族的一個姓氏。”
新版百家姓排名姓氏排名王1 李2 張3 劉4 陳5 楊6 黃7 趙8 吳9 周10以上姓氏人口總數在2000萬人以上。姓氏 排名徐 11孫 12馬13朱14胡 15郭 16何 17高 18林 19羅 20鄭21梁22以上姓氏人口總數少於2000萬人、多於1000萬人。據分析,前100個姓氏總人口占全國人口的84.77%。姓氏 排名謝23宋24唐 25許 26韓 27馮 28鄧 29曹 30彭 31曾 32肖 33田 34董 35袁 36潘 37於 38蔣 39蔡40餘41杜 42姓氏 排名葉 43程 44蘇 45魏 46呂 47丁 48任 49沈 50姚 51盧 52姜 53崔 54鍾55譚56陸 57汪 58范 59金 60石 61廖 62賈 63夏 64韋 65付 66方 67白 68鄒 69孟 70熊 71秦72邱73江 74尹 75薛 76閆 77段 78雷 79侯 80龍 81史 82陶 83黎 84賀 85顧 86毛 87郝 88龔89邵90萬 91錢 92嚴 93覃 94武 95戴 96莫 97孔 98向99湯100 袁義達和他的同事20年前曾對中國人口總數的萬分之五進行了抽樣統計,去年年初也依照隨機得到的2億9千6百萬人口數據進行分析,兩次分析的結果都是李姓排名第一,而王姓緊隨其後,人數相差不多。為什麼時隔一年後,王姓後來居上榮膺榜首呢?袁義達分析了四條原因,第一大因素是人口的自然變化。二是隨機抽樣發生了變化,“過去抽樣的方式可能是更趨向在李姓較集中的地區,而這次統計分析更加接近真實情況。”三是公安部按登記戶口的人數統計,未考慮計畫生育外的人口。四是公安部的統計數字未涵蓋港澳台地區。實際上,李姓和王姓人口數量不相上下。袁義達認為,下一次再做統計的話,很難說哪一個會是第一。“而張姓的老三位置不會發生變化,它和前兩位的差距還是挺大的。”

2013年

2013年4月,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華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主任袁義達研究員通過對“全中國13.3億人口的姓氏資料庫(2008-2010)”的綜合分析,發布了當時中國最新版的“百家姓”排行榜。該中心的最新研究表明,在“百家姓”排名前三位的王、李、張是中國最大群體的姓氏,分別有9500多萬人、9300多萬人和9000萬人,三姓人群約占全國總人口的21%。2008年,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華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與國家公安部下屬有關身份證管理的研究部門合作進行了一項中國人姓名研究,從而獲得了比較完整的全國姓氏數據。以此為基礎,該中心又獲得了台灣地區行政部門戶籍姓氏的全部數據以及香港和澳門地區的抽樣數據,成功建立了較為完整的“全中國13.3億人口的姓氏資料庫(2008-2010)”。通過對這個資料庫綜合分析,研究人員還發現了以下幾個現象:首先,我國有大約20個少數民族基本上不使用姓氏,僅以人名出現;其次,祖國大陸和台灣對複姓的戶籍登記都存在問題,複姓的形式和數目存在不確定性;第三,有的稀有姓氏在通用計算機字型檔中沒有,造成統計缺失;第四,由於人工計算機輸入時的原始錯誤,縣級以上的匯總中出現了人口只有幾人或一人的假姓,這類假姓大約有幾千種之多。“這次統計雖然無法十分準確得到全國正在使用姓氏的數目。但分析表明:沒有姓氏的、稀有姓氏的和假姓的總人數僅占全國人口總數的2.07%,因此,中國主要姓氏的分布數據是非常可靠的。”袁義達說,“這是至今全中國(含全部領土)最完整的姓氏資料庫,也是我們為什麼要再次宣布當今中國百家姓排序的理由。”為了讓人們充分了解中國姓氏文化,袁義達與中國文化促進會副主席、譜牒學專家邱家儒合作,將8萬人以上的400種姓氏集納成《中國四百大姓》一書,對每一個姓氏的名義圖騰、起源演變、外族基因融入、分布遷移、傳統文化、宗族先賢、血型分布規律等,均進行了系統闡述。2013年,該書已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這400種姓氏的人口大約占我國總人口的97%。據華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研究,我國人數在100人以上的姓氏有2400種,占總人口97.93%;人數在1000人以上的姓氏有1421種,占總人口97.90%;人數在1萬人以上的姓氏有717種,占總人口97.71%;人數在10萬人以上的姓氏有374種,占總人口96.80%;人數在100萬人以上的姓氏有153種,占總人口90.67%;人數在1000萬人以上的姓氏有23種,占總人口56.61%。

最早使用

大約在5000年前,姓就被定為世襲,由父系傳遞。20年前,中科院的研究人員首次以自然科學的方法研究中國人的姓氏分布,公布了當時100家大姓的排序,引起海內外炎黃子孫的高度關注。這項調查和研究是由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袁義達研究員主持完成的,歷時兩年。調查涉及全國1110個縣和市,得到了2.96億人口的數據,共獲得姓氏4100個。通過縣、地區、省三級人口比例的統計,從而得到了當今中國新百家姓的排序。 科學家還將陸續發表中國前300個姓氏的數據和分布地圖,重新出版《中國姓氏大辭典》,包括至今已收集到的23000多個姓氏,以推進姓氏文化產業的發展。

姓氏分析

2中國姓氏文化
據分析,前100個姓氏總人口占全國人口的84.77%。
“王”姓成為我國第一大姓,李、張分列前三位,三大姓總人口達2.7億
新版“百家姓”公布,李、張列第二三位
公安部公布了我國百家姓的最新排名,王、李、張分列前三位,其總人口數就已達2.7億,這接近了美國總人口數。排在前10名的還有劉、陳、楊、黃、趙、吳、周。
2007年,根據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對全國戶籍人口的統計分析,王姓目前仍是我國的第一姓,有9288.1萬人,占全國人口總數的7.25%。也就是說每13個人中就有一個人姓王,這相當於四川省的總人口,比德國的總人口還高1000萬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