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民豐尼雅遺址

新疆民豐尼雅遺址

尼雅遺址系20世紀初英國學者A·斯坦因首次發現,它使近百年歷史的尼雅考古學研究及絲綢之路南道漢晉考古學研究走向了一個新的階段。

概述

新疆民豐尼雅遺址新疆民豐尼雅遺址
時代
發掘地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民豐縣
發掘單位:中日合作尼雅遺址學術考察隊

簡介

尼雅遺址系20世紀初英國學者A·斯坦因首次發現,尼雅遺址南面約20公里處是漢晉時期塔里木盆地南緣一處典型的內陸沙漠綠洲型聚落遺址,周圍分布著古城、佛教寺院、住居址、畜舍、田地、窯址、道路、果園官署、墓地等各類遺蹟,多數遺蹟已被黃沙湮沒或風蝕殆盡。1995年,中日合作尼雅遺址學術專察隊對N2工區住居址、N5佛教寺院以及新發現的95MN1號墓進行了搶救性清理髮掘。N2住居址位於尼雅遺址中部,由19處居室建築組成大致呈圜狀,排列有序。房屋內有功能各異的空間單元。清理出土木構件、佉盧文、毛織物、絲綢、銅飾件料珠等文物。佛寺遺址位於N5聚落遺址所在台地的東部,呈“回”字形,中央方形基壇,四周為迴廊。迴廊東北隅傾圮的牆體中,出土了佛像、菩薩像壁畫殘片等。95MN1號墓地位於尼雅遺址西北部,共發掘15座墓。墓葬墓穴直接開挖在山丘之上,葬具為胡楊木製成,有三種類型。

意義

由於沙漠乾燥的環境,保存下來較多華麗的織錦綺絹衣物、毛織衣裝和生活用品。1995年尼雅遺址考古工作是20世紀尼雅考古中收穫最為豐碩的一次,它使近百年歷史的尼雅考古學研究及絲綢之路南道漢晉考古學研究走向了一個新的階段,將會有力地推動西域史學各領域研究的深入開展和絲綢之路史的研究,為今後西域考古學研究建立一個標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