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清明上河圖[戴翔攝影作品]

新清明上河圖[戴翔攝影作品]

新清明上河圖,又名《清明上河圖·2013》,是由藝術家戴翔花費近三年時間“自拍自導群演”的影像作品,該作品長達25米,於2014年11月21日首次亮相於廣東的第十屆連州國際攝影節上,一經展出便爆紅網際網路,從而引發攝影圈、文化評論界乃至社會公眾層面強烈關注。社會輿論爭議較大,在頒獎典禮上,戴翔最終憑此作品獲得了壓軸大獎“新攝影年度大獎”殊榮。該作品產生的傳播效應成為2014年度備受媒體關注的文化事件之一。

基本信息

作品簡介

連州國際攝影展現場連州國際攝影展現場

《新清明上河圖》,又名《清明上河圖·2013》,是藝術家戴翔的觀念攝影作品,花費近三年時間“自拍自導群演”。該作品長達25米,於2014年11月21日首次亮相於廣東的第十屆連州國際攝影節上,一經展出便爆紅網際網路,從而引發攝影圈、文化評論界乃至社會公眾層面強烈關注。在頒獎典禮上,此作品獲得了壓軸大獎“新攝影年度大獎”殊榮。該作品產生的傳播效應成為2014年度備受媒體關注的文化事件之一。

作者簡介

戴翔戴翔

戴翔,當代藝術家。1978年生於天津,2001年畢業於南開大學東方文化藝術系中國畫專業,2004年學習於中央美術學院攝影與數碼媒體工作室。藝術家現生活工作於天津、北京。創作媒介涉及繪畫、影像等。其作品曾在中國、美國、加拿大、法國等地展出並被法國多家機構及私人收藏。主要代表作品《新雷鋒故事》、《新清明上河圖》。前者於2008年展出後獲得社會上較高的關注。後者在2014年連州國際攝影節首次展覽,該作品經媒體報導後,一夜之間爆紅網路,引發社會各界廣泛關注與討論,並獲得此次大展最高榮譽“新攝影年度大獎”。戴翔再次進入公眾視野,憑藉《新清明上河圖》產生的轟動效應入榜《南方都市報》2014年文化年鑑權力榜之《文化江湖100人》。

作品賞析

《新清明上河圖》局部1 《新清明上河圖》局部1
《新清明上河圖》局部2 《新清明上河圖》局部2
《新清明上河圖》局部3 《新清明上河圖》局部3
《新清明上河圖》局部4 《新清明上河圖》局部4

獲獎記錄

連州國際攝影展頒獎現場連州國際攝影展頒獎現場

該作品獲2014年第十屆連州國際攝影年展”新攝影年度大獎”。

創作背景

戴翔戴翔

該作品由戴翔於2011年開始創作,近三年完成,創作中的部分照片背景是新聞照片的原型,通過這些原型擺拍,有近千個人物造型,很多都是戴翔的同事、朋友。作者自己也參與其中,扮演了90多個角色,有警察、小偷、乞丐等,作品主要是用調侃手法,以擺拍為主。拍攝中很多服裝是自製及租賃的,道具和場景也是實景和模型混合。

社會評論

《清明上河圖·2013》參展時大多數人認為創作挺有意思,廣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馬向明認為:“古代名畫基礎上運用現代攝影技術,加入對現代社會的批判。”馬向明評價稱,這幅創作能引人深思,是好作品,隨即拍攝部分畫面上傳微博。

網上對這件作品爭議如潮。@淮泗靜水說,“這是諷刺現實嗎?”

有網友稱“清明上河圖表現的是社會的繁榮,是美好、希望。請不要用你低端的諷刺來抹黑這一神作”。

也有不少人為該作品點讚。@長征易經點人生稱,作品“說不定能成為傳世之作”。

網友大刀闊斧表示:一針見血,現代社會的縮影,浮躁,扭曲,腐敗,等等。好一個清明上河圖,古今結合,藝術品,有水平。

作者觀點

對於網友的議論,戴翔解釋,畫面中有古今社會各階層的諸多角色,將當下社會典型性事件進行一些戲劇性擺拍並置入其中,以反襯矛盾與衝突。

我爸是李剛入新清明上河圖我爸是李剛入新清明上河圖

他也表示,每個客群會根據自己的閱歷和價值觀對作品有不同的看法,這很正常,他理解網上的讚揚與批判,同時他指出,並非有意拼接社會的“黑暗面”以此抨擊社會,“我是想以呈現引人思考的話題、推動社會進步的態度來介入現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