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贈橘

新年贈橘

在中國的廣東地區流行著新春佳節互贈橘子的風俗,這個風俗是與中國傳統文化緊密相連的。在中國民間,人們習慣上把橘字寫成桔字,而桔字和吉字又很相近,新春時節中國民間就用橘子相互饋贈以求吉利,希望在新的一年裡大吉大利,小小的橘子也就成了人們的護身符。 通常,女人到親戚朋友家裡拜年的時候都要準備一些紅橘,用籃子提上作為新春的禮物,而所得的回贈禮物也都是這些東西。

歷史傳說

在廣東的海豐,小輩給長輩拜年時要以叩頭作揖賀年,而長輩就用紅紙包著錢或拿柑橘賞給小輩。與中國各地的風俗一樣,小輩向長輩拜年是向長輩致敬,長輩自然要犒賞小輩. 至於用什麼食物贈給小輩,自然是要選擇孩子愛吃並且有吉利意義的物品,於是,橘子便被選為這種有特殊意義的食品了。至於賞賜紅包,則是讓孩子們自己去買些他們愛吃,愛玩的東西,這是後來為簡化手續而變化的,雖然意思相同,但還是不如傳統的送個橘子更有意義。

傳承與發展

在潮州,人們把柑橘叫大桔,它的諧音又是“大吉”,因而,到親戚家賀年都要帶柑橘,主人就拿自家的大桔和賀客帶來的互換,以便互盡好意,各得吉祥。假如新春佳節期間甲家的孩子打了或罵了乙家的孩子,甲家必須送一對大桔去賠禮,而甲家的爸媽也不責備自己的兒童;乙家的人接受了大桔,也就原諒了甲家的孩子。這說明乙家遭受了不吉祥的打架,甲家賠禮以吉祥獻給乙家,就可以使乙家和乙家的孩子今 年沒有不吉利的事情發生了。

橘子有三忌

在食用橘子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控制食用量。

據測,每天吃3個橘子,就能滿足一個人一天對維生素C的需要量。若食用過多,過量攝入維生素C時,體內代謝的草酸會增多,易引起尿結石、腎結石。

二、橘子不宜與蘿蔔同食。

蘿蔔進入人體後,會迅速產生一種叫硫酸鹽的物質,並很快代謝產生一種抗甲狀腺的物質———硫氰酸。若這時進食橘子,橘子中的類黃酮物質會在腸道被分解,而轉化成羥苯甲酸和阿魏酸,它們可以加強硫氰酸對甲狀腺的抑制作用,從而誘發或導致甲狀腺腫。

三、橘子與牛奶不宜同食。

牛奶中的蛋白質易與橘子中的果酸和維生素C發生反應,凝固成塊,不僅影響消化吸收,還會引起腹脹、腹痛、腹瀉等症狀。

另外,胃腸、腎、肺功能虛寒的老人不可多吃,以免誘發腹痛、腰膝酸軟等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