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世同堂

新四世同堂

電視劇新四世同堂改編自老舍作家的長篇中文小說《四世同堂》。該劇共三十七集,於2007年開使拍攝,2009年5月在CCTV-1首播。該劇由華夏視聽環球傳媒,履實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浙江天瑞國際傳媒聯合出品。

基本信息

新四世同堂新四世同堂

新四世同堂

(圖)新四世同堂新四世同堂

◎片名:四世同堂
◎譯名:Four.Generations
◎年代:2009
◎國家:中國
◎類別:電視劇
◎語言:國語
◎字幕:中文
◎檔案格式:HALFCD2
◎視頻尺寸:656X400
◎檔案大小:157MB/EP
◎片長:37集
◎導演:汪俊
◎主演:黃 磊飾祁瑞宣
蔣勤勤飾韻 梅
曾 靜飾祁老爺
元 秋飾大赤包
路 晨飾招 弟
金裕婷飾尤桐芳
劉 競飾若 霞
鄒宗勝飾祈瑞

新四世同堂新四世同堂

劇情介紹: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變,侵華日軍的鐵蹄踐踏著北平城,中華民族一百年來蒙受的屈辱達到頂點。淪陷了的小羊圈胡同平靜的生活被打亂了,大家一夜之間被迫進入一個夢魘般的世界。
身為四世之尊的祁老太爺是一個倔強、正直、令人尊重的長者,八國聯軍打進北京的閱歷,使他想當然地以為戰爭不出三月必停。老爺子一心守望四世之家,向來將“國將不國”放在其次,把他的大壽倒是看得更重要一些。
可是由三孫瑞全“寧在國旗下吃糠,也不在太陽旗底下吃肉!”一腔熱血地率先衝出家門投身革命,到次孫瑞豐兩口子在私慾驅使下,從家中分裂開來,投奔他們賣身漢奸的“新生活”,四世之家第一次出現“生離”;而後“死別”也找上門來:與事無爭的兒子祁天佑上敬父母下佑子小,是一個正派的生意人,結果反受日本人敲詐勒索,遊街示眾,受辱到極點,被逼投河自盡;全家的寶貝兒,祁老人的曾孫小妞子在日本投降前夕被活活餓死。同時,貪圖安逸享受的瑞豐“自做孽不可活”,也一命嗚乎,四世同堂之家終於瓦解。
祁家老爺子永遠也過不上風光的大壽了。
苟活下來的人同樣痛苦:長孫祁瑞宣,是一位中學英文教師,長時間在“盡孝”與“盡忠”之間因不能兩全而徘徊,深陷在“偷生”的恥辱之中,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也不為日寇做事,同賢妻韻梅維持著一家老小生計。
而對政治“高度近視”的韻梅也是直到北平淪陷,生活的貧困和折磨,讓這個純粹的家庭婦女才走出了家庭,她的心裡才開始不再只有小家,還有國家。
和平的時代過去了,就連一向閉門飲酒養花的落拓詩人錢默吟也要站在鬥爭場上,轉變為敢於在敵人鼻子底下拚命的勇士。
小羊圈胡同的小崔、小文、李四大爺和孫七,也都是在臨死才驚覺:“國破,家必亡”的鐵理……
當然也有人欣喜若狂地趁機當起了漢奸,撈上了官職與油水,大赤包夫婦就是這其中活得精彩滋潤的一對。聽說了錢默吟小兒子錢仲石拉著日本鬼子開車赴崖的殉國之舉,大赤包夫婦邁出了當漢奸的第一步,出賣錢默吟,致錢默吟被捕入獄。災難接踵而至,錢家老大被日本人打死,絕望的錢老太太在兒子墳前觸棺身亡,小羊圈第一次大發喪。
大赤包卻因告發有功當上了妓女所所長,成為胡同里的西太后,漢奸里的模
范漢奸,風風火火,好不風光,惟一的憾事是巴結日本人沒找對主兒,本給日本司令官準備的漂亮女兒招弟被個小小的特高科科長李空山給糟蹋了,而家中的眼中釘姨太太尤桐芳也一直未從自己眼皮子底下消失。
一心想沾日本人的光謀個一官半職的冠曉荷卻沒有太太大赤包幸運,以致為了一個小小的官職不惜賣了姨太太尤桐芳。
而最鐵桿的漢奸還要數漢奸組織“新民會”宣傳幹事藍東陽,由於其對日本天皇的絕對效忠,甚至被當成標本運往日本研究其基因機理。
漢奸們曾“義結金蘭”,卻也脫不過狗咬狗的命運,瑞豐就成為被咬的葬品。
戰爭激怒了人,也改變了人,將招弟從一個純潔的姑娘變成了日偽特務,也將矛盾的高第轉變為了一個革命者,與瑞全並肩站在一起,並讓尤桐芳憤而掏出了炸藥扔向了日軍……
小羊圈胡同的其他人或抗爭,或隱忍,或苟且,或偷生,有人認賊作父,有人偷偷罵娘,更多的還是暗暗的反抗……
只有在戰爭面前,人性之花才綻放得如此肆意與濃烈!
本劇深入挖掘中華民族生死存亡之際的文化心理,是一部淪陷區平民心靈史。胡同里形形色色的正邪生存狀態,表現出民族存亡之際,真善美與假惡醜的鬥爭,崇高的民族氣節與苟且偷生、助紂為虐、賣國求榮的鮮明對照。也充分說明了一個民族的落後,將會遭到怎樣的結局。
忍辱負重的八年,覺醒抵抗的八年,終使胡同里的人們徹底懂得國之尊嚴、民族之尊嚴、人之尊嚴。
本劇正是通過這些普通中國人在抗戰中的惶惑、偷生、苟安的社會心態與覺醒抗爭的精神風貌的描述,在正反兩種文化人格類型的比照中尋求著復興民族、富強國家的理想人格,藉以強化民族的生命力。
人性百態,盡在《四世同堂》。

新四世同堂新四世同堂

第一影視 no1-video.cn免費線上看地址http://no1-video.cn/moviehtml/movie/JNIQHSESC0.html

劇集看點

第一大看點:風格唯美細膩更精緻
新四世同堂劇照[2]老版《四世同堂》已經很講究老北京的味道,特別是開篇那一番老北京“市井人物”的一流水兒表現,地地道道,原汁原味,信手拈來,已經蘊含了京味本色。雖然當時拍攝條件有限,電視劇在精緻細膩上是不可能做得有多么考究,但是細節卻一絲不苟,例如片頭那一系列老屋擺設陳列,看似自然普通,然而且有著很多文化在裡面。老北京老院子的“怡紅快綠”,紅的海棠,綠的芭蕉,丁香點點,棗樹留甜,更有清朝老話侃味十足的形容:天棚、魚缸、石榴樹——立現老北京院景情趣。
對於新版來說,老版的細膩與地道,是絕對不能丟的,丟了就失去老舍作品的一半味道。因此,新版也儘量做足京味功夫,在細節上不讓老版,面面俱到。祁家雖是四世同堂,但卻屬於平民百姓,沒有那么多富麗堂皇,因此祁家幾個人物衣著均很樸素,只是少老版中的灰暗氣息,色彩上更為乾淨與清新。布景中,破舊的院牆,老氣的擺設,也都很有原著中小羊圈胡同的貧困味道。不過到了冠家,卻一下子華麗起來,誇張的色彩好看的絲繡,同樣四合院,排場起來又是另一番味道。老北京那會兒有傳統四合院與歐化四合院的區別,《四世同堂》中都有所體現。新版導演一直強調弱化京味,但在整個老北京城大文化背景下,弱化的,也只能是腔調語言,那份濃濃的文化氣息,卻是點散不盡,稍不注意,便體貼著展現出來。
第二大看點:整體氣質青春靚麗也文化
新四世同堂劇照趙寶剛評價新版時,曾說蔣勤勤扮演的韻梅因為太漂亮因此令他擔心,但是在拍攝中卻打消了顧慮。蔣勤勤親自上妝,把自己靚麗容貌隱藏在沉靜與溫潤的低調之下,化身成沉穩能幹的大家媳婦形象,還真是頗有些原著中的味道。而黃磊,自《人間四月天》扮演了徐志摩之後,便以其儒雅斯文的扮相,當然不讓成為民國劇中知識分子的典型代表形象,加之上部戲又剛剛扮演了《家》中的覺新——一個與瑞宣頗有幾分相似的懦弱本分書生,甚至在沒有感情娶了妻子,照舊生活美滿的這種姻緣搭配上,都有著相同之處。因此,由黃磊再度扮演書卷氣十足的瑞宣,自然是輕車熟路,遊刃有餘了。雖然導演汪俊號稱要打造的是“偶像版”名著,但是兩大主角出場卻是從容與沉靜,包含著一種濃濃的文化氣質,令人看了劇照後放心不少。主角壓得住場,老戲骨又給撐著底氣,至少面上的穩當勁兒是足足有了幾分。
老舍原著中很喜歡形容女人的“眼兒媚”,眼睛水潤,看人時滴溜亂轉,俏皮又可愛(當然,大赤包那種“眉眼一天到晚在臉上亂跑”除外)。老版中的尤桐芳和招弟,恰到好處的體現出了原著中形容的那種“媚氣”,潤澤細膩的鵝蛋臉,秋波來時眼神飄風格外傳情,相比之下,新版的尤桐芳媚氣上差了些,招弟更是直接變成了青春可愛的誤入歧途小小物質女,更像現代年輕人的單純與不諳世事。而相貌平平的草根好女孩高第,在新版中卻變成了堅定勇敢的清新少女,通身的女學生扮相,不僅在容貌上,與招弟不相上下,裝扮上更有不食人間煙火的脫俗味道。年輕演員在戲中會是如何演繹,也是年輕觀眾的一大看點。
第三大看點:看導演汪俊改頭換面詮釋新感覺
“經典翻拍好就好在是站在巨人肩膀上跳舞,我的所有改動都是在忠實原著的基礎上進行的,盡力做到神似甚於形似。一句話,所有改動都是合理的。”以海岩(看專業劇評)劇出名的導演汪俊,提及名著翻拍時卻是無比現實的,他能夠直言不諱名著翻拍容易產生的平淡反響,直言不諱老版電視劇中節奏緩慢的毛病,但是歸結到自己這款新《四世同堂》時,卻用上述語言給了一個信心滿滿的答案。名著之所以盛行不衰,就在於每一代人都能從中汲取到自己喜歡的內容。
對於翻拍電視劇來說,當然也同樣如此,每個年代的觀眾也都有自己不同口味,定位準確了,剩下的就是從原著中找營養找看點。老版的《四世同堂》,更側重原著里善與惡的對立交鋒,新版則會融入更多主線以外的內容,不僅如此,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京味兒”,也被汪俊“狠心”捨棄。也許,這個將會是新劇出來後最大的爭議,畢竟,作為京味小說的代表,京味是其不可或缺的部分,沒有了京味的老北京,會是什麼樣子呢?
新四世同堂劇照對此,汪俊簡單用了“物是人非”四個字,形容現在的小羊圈胡同,“不是導演不明白,是這些觀眾變化快”,汪俊對此認命,認命了就決定以觀眾為主,新觀眾成就新電視劇口味。因此,京味不刻意表述,故事更加年輕化,演員更是五花八門五湖四海。“沒人敢演”——對於現代演員來說,京味本身已經是一種陌生,如果再配上整個京味的故事,那就更怯於發揮。因此,導演索性打破慣性思維,直接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去拍,不破不立,這也是新選擇,而這種選擇產生的新感覺,能夠成為新看點還是新毒藥,那就要看導演的妙筆生花了。
第四大看點:老舍難捨最愛新舊對比襯原著
“千里刀光影,仇恨燃九城。月圓之夜人不歸,花香之地無和平。一腔無聲血,萬縷慈母情。為雪國恥身先去,重整河山待後生。”駱玉笙先生的京韻大鼓,放在老版《四世同堂》中,水乳交融,達到完美頂峰。單是一個開場,已經壓住了後來人的聲勢。老版的《四世同堂》拍攝於1985年,是中國第一部長篇電視連續劇,除了演員陣容強大,忠實原著,細節到位等優點外,更有特點的是京味十足,卻一點不痞。老北京市井語言,透著特有的幽默和韻味,卻不是個個都好似王朔語言一樣貧,而是千人千面千種搭配,這才是真正的地道。
新版也許因為覺得難度太大,又或者有意弱化京味的局限,因此並不完全提倡原汁原味的京腔京調,更著重於故事的表現。並且改變了老版中那個年代流行的話劇表演模式與節奏緩慢的問題,不學老版完全照搬原著,而是變得更自然清新,大膽捨棄,使之變得符合現代人口味。
老舍原著經歷幾十年百萬字,故事發散得盤根錯節,電視劇必須重新整理在一起,讓它戲劇衝突變得更強,這樣才能符合電視劇的風格。原著中大段大段旁邊式的介紹,也就必須恰到好處的插入人物對白等處,這么多的人物,一一道來,委實是個大難度工程。到底會收攏到如何是好,只能拭目以待新劇的編劇與導演功力。
老舍先生的名著翻拍,一直以來都是熱點,《月牙兒》、《我這一輩子》、《茶館》加上現在這部《四世同堂》,都是膾炙人口的老先生代表作,更早一些,老版《四世同堂》,1999年為紀念老舍先生誕辰100周年而推出的電視劇《離婚》、《二馬》,也都是製作精良的好劇。老舍之子舒乙曾說,他目前最喜歡的是老版《四世同堂》與《離婚》,認為它們忠實的表現出了自己父親的原著,而不是迎合觀眾口味的再創作。因此,怎樣改編原著能夠得到喜愛原著的觀眾的認可,同時又不拘泥於原著,這也是新版《四世同堂》最大的看點之一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