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國演義

新三國演義

《新三國演義》,指的是由中國傳媒大學電視製作中心策劃立項的電視劇《三國》。該劇由高希希執導,朱蘇進編劇,陳建斌、陸毅、于和偉、張博、黃維德、倪大紅、何潤東等主演的大型史詩電視劇。《新三國演義》劇情主要取材自《三國演義》和《三國志》,同時也融合了製作者的理解與現代理念所創作而成。該劇講述了從東漢末年群雄割據,到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後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再到司馬家族篡奪魏政權後天下歸晉的整個過程。該劇榮獲首爾國際電視劇大賞亞洲電視劇大獎以及東京電視節最佳海外片獎等十餘項大獎。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新三國演義新三國演義
董卓廢掉了原有的幼小皇帝,奪權成為“太師”,權傾朝野,荒淫無度,濫殺無辜,《三國》東吳篇引起舉國義憤。最重要的是,他還用一匹絕世無雙的寶馬——赤兔馬收買了這個時代中最勇猛的武將——呂布,將其收為自己的義子。而董卓麾下的匈奴部隊和西涼軍也堪稱此時中國最彪悍的軍事力量,幾乎無人能敵。為了替國除害,曹操故意奉承董卓成為他的寵臣,然後伺機刺殺他,但卻慘遭失敗。逃出京城的曹操振臂高呼,召集了包括袁紹、劉備、孫堅等未來的重要人物在內的全中國二十路諸侯會盟,共同討伐董卓。幾場激烈的戰鬥後,董卓挾持皇帝遷都逃亡,並將京城付之一炬。此時,二十路諸侯盟軍的先鋒部隊——由孫堅領導的長沙軍率先攻占了京城,偶然撿到了代表著中央皇權的天子傳國玉璽,並將它私下藏匿了起來,最終卻引來了殺身之禍。對這枚玉璽的猜忌和爭奪引爆了二十路諸侯內部固有的利益分歧——盟軍隨即分崩瓦解了,整箇中國開始陷入諸侯征戰的戰火之中。

董卓遷都後,其作惡多端更是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朝中的重臣王允利用董卓及其義子呂布之間的有矛盾,與貂蟬合謀了一道將“美人計”與“離間計”一起融合實施的絕佳計策——“連環計”。在王允的精心策劃與貂蟬的無私付出下,連環計終於成功了,董卓死在了自己的義子呂布的戟下。而此時,貂蟬卻早已深深地愛上了她的“獵物”——呂布……

董卓的死反而加重了從中央到地方的混亂局面,但各個勢力之間的敵我格局也在慢慢演變著——在黃河以北,原本結成軍事同盟的袁紹與曹操各自都征服了很多北方諸侯。終於,袁紹與曹操之間的大戰爆發了,這就是三國時代的第一場大戰:官渡之戰,也是一場幾萬人戰勝幾十萬人的驚人戰役。戰後,曹操統一了華北和河北,旗下曹仁等等英才雲集,勢力大盛,成為諸侯中的實力最強者。而在長江以東,孫堅之子,孫策之弟,人稱“江東小神童”的孫權繼承了吳國王位,也成為割據江東的一方霸主,並得到了周瑜的忠心輔佐。至於在中原,屢戰屢敗的劉備三兄弟苦苦不能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期間還慘遭失散。這時關羽被曹操收留到旗下,關羽卻始終不願臣服,使得極其愛慕關羽之武藝的曹操十分感傷。義薄雲天的關羽終於得知了劉備的下落,隨即上演了“千里走單騎”“過兩關斬三將”去尋找義兄的千古傳奇……

孫權稱霸江東孫權稱霸江東

終於在荊州團聚的劉備三兄弟有了暫時的棲身之地。由於劉備的仁義和聲望,他們從荊州牧·劉表手中和平地繼承了這塊戰略要地的控制權,並經過誠懇的“三顧茅廬”,幸運地邀請到隱居在當地的擁有當世第一智慧的高人——臥龍·諸葛亮前來加盟。此時,曹操大軍襲來,戰火蔓延,荊州危在旦夕。而劉備寧願帶領著幾十萬追隨自己的百姓“一日十里”地緩慢逃亡,也不願意拋棄人民自己快速撤退。這一大仁大義的壯舉,為劉備贏得了更高的威望。在逃亡途中,又上演了一幕幕感人的經典故事——趙雲長坂單騎救主,張飛只看不出手鼓掌叫好,等等,至今仍被人津津樂道。

面對曹操的鐵蹄,無處可退的劉備等人不得不投靠江東的孫權,但孫權勢力內部又有著“主戰派”“主和派”的激烈紛爭。諸葛亮出使江東,“舌戰群儒”,孫權決心與曹操決一死戰,因為此時的東吳雖然弱小,但卻擁有天時·地利·人和之便,而曹操的北方軍隊也並不擅長於水戰。隨後更經過“草船借箭”“苦肉計”“蔣乾盜書”等一系列三方之間的鬥智鬥勇,使得孫權和曹操兩大勢力終於決戰於長江戰場。終於,在周瑜與諸葛亮的精心籌劃下,三國時代的第二場大戰——赤壁大戰打響了。諸葛亮套用自己的智慧“巧借東風”,周瑜指揮孫劉聯軍套用“火燒赤壁”,將曹操鎖在長江上的戰船陣群燒得灰飛煙滅,漂亮地贏得了赤壁大戰的勝利。

不幸的是,慘敗的曹操在逃亡途中經過華容道,而奉命把守此處截殺曹操的關羽竟然顧念當年曹操對他的知遇之恩,義薄雲天地放走了曹操。有辱使命的關羽向劉備和諸葛亮請罪,劉備原諒了他。而此時劉備才知道:諸葛亮竟是有意將重情重義的關羽安排到華容道的,目的就是放曹操一條生路。因為他深知——曹操一死,北方必將再次陷入大亂,而只有曹、孫、劉形成三足鼎立之勢,才能給劉備提供喘息和壯大的時機,以便有朝一日真正贏得一統天下的實力。

“三足鼎立”成了赤壁戰後劉備嚴格遵從的指導思想。他揮師西進,征服了西川,將中國西南的廣大區域劃為己有,而其帳下也聚齊了黃忠、馬超、魏延等一系列卓越的戰將。此時,華北的亂世梟雄曹操、西南的沒落皇族劉備、東方的少年霸主孫權這三個王者的“三足鼎立”格局終於形成了——這便是“三國”。 

三國鼎立之後,曹操反思赤壁大戰敗北的原因,明白了軍事的勝敗根本上還是取決於國家整體實力的強弱。他積極進行農業、經濟的建設,改良政治制度,大力招募人才——甚至只要是有能力之人,就算曾經“殺人通姦”,也一概破格錄用!曹操不拘一格的梟雄氣概產生了效果,北方迎來了前所未有的興旺。然而,在曹操的宮廷內部,殘酷的奪嫡之爭也在悄然進行著——幼小而聰慧的王子曹沖慘遭兄弟毒殺,到底兇手是誰?答案揭曉時竟連曹操這樣的梟雄也大吃一驚!神鬼莫測的野心家司馬懿也開始登上政治舞台,他將賭注押在最沒有資格、而又最有潛力爭奪王位的王子——曹丕身上,手把手地教他忍辱負重的韜晦之術。更有另一位王子——中國古代著名的文學家曹植,在曹操死之後也捲入了與曹丕的王位爭奪戰之中。權力、兄弟、欲望、戰爭、陰謀……一切困惑都緊緊糾結,每個人都陷入深深的掙扎之中……

劉備與孫權的同盟關係也是危機四伏,他們圍繞著荊州的歸屬問題進行著拉鋸戰一般的交鋒。終於,在孫權精心策劃的陰謀下,呂蒙的部隊攻占了荊州,而鎮守荊州的五虎大將之首——“一代武聖”關羽也因此而命喪黃泉。西川頓時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劉備喪失了理智,不顧國力的匱乏與諸葛亮的苦心規勸,竟然率領舉國的兵力征討吳國,誓要為關羽報仇!同時也為了奪回珍貴的戰略要地——荊州!司馬懿奪曹家江山劉備傾舉國之力大軍襲來,而此時孫權的國家也人才極度空虛,周瑜、魯肅、呂蒙死後,竟然連能夠抗敵的將領都找不到了。孫權不顧上下的反對,毅然啟用一位毫無資歷的年輕人陸遜擔任大都督,隨即輕蔑和置疑之聲瀰漫了整個江東。就這樣,孫權頂著巨大的壓力與劉備苦苦對峙了八個月,靜待盛夏的到來……終於,三國時代的第三次大戰——夷陵之戰打響了,陸遜猛烈地使用火攻,將劉備駐紮在山林之中的八百里聯營付之一炬,劉備大敗而逃,最終在白帝城悲愴地死去了,蜀國國力大損。這次“火燒連營”,讓所有人都見識了陸遜天才的軍事才能,而孫權威望也如日中天,確立了三分天下得其一的格局!

劉備死去了,他的兒子劉禪繼位,但諸葛亮卻成了實際上的西川之王。他一方面要“鞠躬盡瘁”地苦心經營國家,一方面又“六出祁山”苦苦地攻打北方,一方面還要避免自己的忠心受到劉禪等皇室人員的猜忌……而同樣的困境也出現在曹操死後的北方宮廷——此時曹丕繼位。於是,一個是忠心耿耿的諸葛亮,一個是野心勃勃的司馬懿,大有截然不同的兩人竟因為相似的境遇,而從戰場上的死敵變成了惺惺相惜的知音!“三國”這歷時百餘年的大傳奇時代,就在諸葛亮與司馬懿兩大智慧高手精彩紛呈的爭兵鬥法中,漸漸接近尾聲……

公元234年,諸葛亮勞累成疾,在五丈原含恨死去,從此蜀國再也無人能抵禦司馬家的入侵。

公元251年,控制了魏國政局的司馬懿,在洛陽死去,但是司馬家的稱霸天下的計畫才剛剛開始。

公元252年,曾經叱吒風雲的東吳大帝孫權,在建業死去,不久吳國開始陷入皇位爭奪的內亂中。

三國走向了結束。英雄們告別了時代的舞台,閃爍在歷史的天空中……12年後,司馬家族派鍾會和鄧艾起兵,滅掉了劉禪的蜀漢政權;再2年後,司馬家族篡奪了曹魏政權,建立了“晉”王朝;到公元280年,司馬家族派羊枯、杜預率樓船大隊掃平了江東孫吳政權。至此,中國重新歸於一統——“三國”這個英雄輩出、波瀾壯闊的大傳奇時代終於結束了。

歷史概括  

189年,董卓廢黜少帝,另立劉協為帝,即漢獻帝。卓之專橫激起了東漢朝臣和地方牧守的反對,釀成大規規模的內戰。卓入洛陽後,紹出奔冀州,橋瑁假借朝廷三公名義,要求州郡興兵討伐卓,關東州郡紛紛回響。他們分屯要害,推紹為盟主,相機進攻卓。1

90年,董卓避關東兵鋒,挾持獻帝西遷長安。關東聯軍彼此欺詐併吞,不久就分崩離析了。

193年董卓被殺,關中混亂。

群雄割據

196年,全國形成許多割據區域:

袁紹幽州、青州、并州、冀州
曹操兗州、豫州

呂布徐州
孫度遼東

韓遂、馬騰涼州
劉表荊州
劉璋益州
孫策揚州江東
袁術黃海海面
士燮交州
張魯益州漢中
197年,在這些割據者中,勢力最強也最活躍的是袁紹和曹操。卓入洛陽後,曹操逃至陳留,聚兵反抗,成為關東聯軍的一支。他在濟北誘降黃巾軍三十萬眾,選其精銳,編為青州兵;又陸續收納一些豪強地主武裝。建安元年,他把獻帝遷到許縣,取得了奉天子以令不臣之勢;屯田續資。 

200年,曹、袁兩軍進行官渡之戰,操以邪勝正,全殲袁軍主力;又利用紹二子的矛盾攻占袁氏的鄴城,相繼占領四州之地,統一了北方。

208年,曹軍南下,攻占劉表之子劉琮所據的荊州。依託於荊州的劉備向南奔逃。

魯肅受孫權之命與備會晤,商討對策,諸葛亮又受備之命,於柴桑與東吳結盟,共抗曹軍。孫、劉聯軍大敗曹軍於赤壁,使曹軍退回中原。初步形成三國鼎立。

三國鼎立

三國形成時間三國形成事件統治者
216年曹操赤壁之戰後,用兵於關中、隴西,統一整個北方曹操稱魏王
219年劉備吞併整個西川,從魏軍手中奪得漢中劉備稱漢中王
222年孫權奪取荊州,擊敗劉備入侵,鼎足整個東方孫權稱吳王
三國確立時間三國確立事件開國皇帝
220年魏王曹丕逼迫漢獻帝禪讓,代漢稱帝。建立曹魏曹丕
221年漢中王劉備在成都繼承正統,自稱大漢皇帝。建立蜀漢劉備
229年吳王孫權在武昌稱帝,隨即遷都建業。建立孫吳孫權
至此,三國鼎立局面正式確立,維持了四十多年之久……

編導介紹

導演介紹

高希希,中國導演;創作了大量的影視作品,捧紅了一大批影視明星;高希希導演獲得過華表獎、百合獎等眾多獎項;高希希涉足的題材廣泛,懸疑、情感、歷史、戰爭和社會問題——幾乎無一遺漏,曾執導《結婚十年》、《幸福像花兒一樣》、《垂直打擊》、《歷史的天空》。 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電視藝術中心導演的高希希,1962年在江西出生,因為受家庭的影響,他從國小習繪畫,先在江西文藝學校學美術,然後到浙江美術學院進修,畢業後,高希希便在江西電影製片廠從事美工工作。在做美工期間,他對導演這份職業一直心懷憧憬。1990年,高希希考上了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研究生。畢業後,他的導演之路也正式展開,從1994年開始,電視電影、電影、電視劇,高希希一一涉足,他拍攝的作品囊括了包括電視劇 “飛天獎”、“金鷹獎”、電視電影“百合獎”、電影“華表獎”幾乎所有重要獎項。近幾年,高希希將工作重心放在了電視劇上,從2002年的《花非花》到《結婚十年》、《歷史的天空》,再到《與愛同生》、《搭錯車》。

編劇介紹

朱蘇進,1953年生於江蘇漣水,國家一級作家、著名編劇。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射天狼》、《接近於無限透明》、《絕望中誕生》等軍旅題材小說立足文壇,先後出版長篇小說《炮群》、《醉太平》等。上世紀九十年代末開始涉足影視,成為職業編劇,先後創作了《鴉片戰爭》(電影)、《康熙王朝》、《江山風雨情》、《鄭和下西洋》、《朱元璋》、《我的兄弟叫順溜》、《三國》。註:新版《三國》的編劇還有:周志方、郝中夙、韓增光,朱蘇進為總編劇。

六大核心人物

亂世梟雄——曹操
曹操--陳建斌飾曹操--陳建斌飾
曹操(155—220年),字孟德。東漢末年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謀略家、詩人,能征善戰,用兵如神。統一了北曹操(陳建斌飾)方、"挾天子以令諸侯”(奉天子以令不臣),戎馬一生。曹操父親曹嵩(官職太尉)為漢朝宦官曹騰養子,曹騰為漢相曹參之後。當年,汝南有個善於評論人物的名士,名叫許劭,評論曹操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諸葛亮稱讚曹操為“軍神”。曹丕稱帝後,追尊曹操為魏武帝。曹操在北方屯田,興修水利,解決了軍糧缺乏的問題,對農業生產的恢復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羅致地主階級中下層人物,抑制豪強,加強中央集權。所統治的地區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精兵法,著《孫子略解》、《兵書接要》等書。善詩歌,《蒿里行》、《觀滄海》等詩篇,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著作有《魏武帝集》。曹操謀略超群絕倫,雄霸天下。破黃巾、討董卓、平李郭、滅袁術、破袁紹、誅呂布、伐烏桓、收劉表、敗馬超、降張魯、征孫權、攻劉備,一生挫敗了無數強大的對手,在面臨統一中國之際由於戰略失誤等諸多因素錯失機會,在赤壁之戰中中計,被東吳用火攻擊敗。他對中國北方經濟發展的治理手段,是值得人民肯定的。死後被追封為魏武帝。假仁假義——劉備
劉備--于和偉飾劉備--于和偉飾
劉備(于和偉飾)劉備(161—223年),字玄德。蜀漢開國皇帝,相傳是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 勝的後代。劉備少年喪父,與母親販鞋織草蓆為生。黃巾起義時,任安喜縣尉,不久因鞭打督郵棄官。當人們說呂布是三姓家奴的時候,常常把劉備給忘了。劉備起先跟著劉焉,再追隨公孫瓚,陶謙給了他一些軍隊他就投了陶謙,沒多久陶謙不明不白死了,兩個兒子也死於非命。劉備在徐州混不多久地盤讓呂布奪去,他就厚著臉皮在託庇在呂布門下,但呂布終究不信任他,他就隨曹操滅了呂布,可一到京城,他又企圖對曹操下毒手,最後在徐州反曹,失敗後投袁紹,看袁紹不行又投劉表,劉表死後,一個兒子投降了曹操,另一個兒子在劉備手裡,年紀輕輕地據說酒色過度死了。周瑜打敗曹仁得到荊州,劉備卻厚著臉皮借了荊州一直不肯還,直到最後決裂。劉備最後一次背叛是老上司劉焉的兒子劉璋,《三國演義》里說他不肯奪同宗的地盤,那是胡說八道,他可熱心著呢。後諸侯割據,劉備勢力弱小,經常寄人籬下,建立蜀漢政權。後關羽戰死,荊州被孫權奪取,劉備為了保全親生骨肉劉禪,故意將不救荊州的責任推卸給鎮守上庸的劉封,而將義子劉封殘忍殺害,使得上庸被孟達出賣給了曹操。221年,劉備遂在成都武擔之南即皇帝位自立,國號漢史稱蜀漢,建元章武,三年(223)薨,享年六十三,諡號昭烈帝。東吳大帝——孫權  
孫權--張博飾孫權--張博飾
孫權(182—252年),字仲謀。孫吳開國皇帝。著名政治家。傳說是中國兵法家孫武后裔,生來紫髯碧眼。幼年跟隨長兄孫策平定江東,孫權(張博飾)孫權15歲被舉為孝廉,17歲繼位為吳侯。為人年少老成,有勾踐之奇謀;深有城府,善於洞察人心。曹操南征之際,孫權調節群臣矛盾,於赤壁大敗曹軍,不久奪取荊州,開拓南疆,雄霸江東自立為帝。孫權在位期間開拓大規模航海事業,發展經濟,與魏蜀和海外各國開展貿易;恢復生產。使得中國南方地區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孫權具傑出的領導才能和獨到的政治眼光,還在稱帝之前就在交州和廣州設立郡縣;242年又派兵攻占海南島,此間還發兵一萬兵橫渡海峽到達台灣島,基本上統一南方地區。他推行大規模的屯田措施,使江南地區的農業,手工業和商業,航海業有了長足的進步,促進了我國經濟重心由北向南的轉移。東吳在孫權統治時期,長達半個世紀,始終保持著較強的實力,成為三國中延續時間最長,最後一個滅亡的國家,連同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曹操也感嘆道:"生子當如孫仲謀"。 公元252年薨,諡號大帝。

一代賢相——諸葛亮

諸葛亮--陸毅飾諸葛亮--陸毅飾
諸葛亮(181—234年),諸葛亮(陸毅飾)字孔明,號臥龍。蜀漢丞相。三國時代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外交家。建安十二年(207年),諸葛亮27歲時,劉備三顧茅廬,會見諸葛亮,問以統一天下大計,諸葛亮精闢地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提出了所謂的《隆中對》。劉備懇切地請諸葛亮出山,幫助他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諸葛亮遂出山輔佐劉備,聯孫抗曹,大敗曹軍於赤壁.形成三國鼎足之勢,奪占荊州。建安十六年,攻取益州。二十六年,劉備在漢中稱王后,諸葛亮被任命為軍師,主持朝政。蜀漢章武三年(223年),劉備病危,以後事相托,並讓自己的三個兒子拜諸葛亮為相父。之後,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丞相、尚書令,領益州牧,封武鄉侯。勤勉謹慎,大小政事必親自處理,賞罰嚴明,與東吳聯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關係,行君事而國人不疑。建興五年(227年),為了不偏居一域,實現興復漢室的理想,上疏(即《出師表》)送劉禪,前後五次北伐中原,卻大多以糧盡而兵敗無功。建興十二年(234年),年僅53歲的諸葛亮終因積勞成疾,病逝於五丈原軍中,將後事託付姜維。諸葛亮葬於定軍山,臨死前吩咐只穿平時的衣服入檢,下葬時只要挖洞一個,棺木可以放進去即可,且不需其他配葬物,逝世後家無餘財。諸葛亮在任期間鞠躬盡悴,死而後已,逝世後追謚為忠武侯。

鬼謀神算——司馬懿

司馬懿--倪大紅飾司馬懿--倪大紅飾
司馬懿(179—251年),字仲達,曹魏名將,河內溫人。三國時期魏國偉大傑出的政治家、 司馬懿(倪大紅飾)軍事家、謀略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職過曹魏的大都督,太尉,太傅。是輔佐了魏國三代的託孤輔政之重臣,後期成為全權掌控魏國朝政的權臣。平生最顯著的功績是多次親率大軍成功對抗諸葛亮的侵略,司馬懿為人足智多謀,堅韌不拔,善於權變,在諸葛亮北伐過程中堅守不出,利用各種戰術擊破蜀軍;司馬家的崛起,宣告了士族政治的來臨,也標誌著三國的結束,魏國的大權後期已經牢牢握在了司馬懿父子的手中。司馬懿死後,諡號舞陽宣文侯,次子司馬昭被封晉王后,追封懿為宣王,司馬炎稱帝後,追尊懿為晉宣帝。

千古風流——周瑜

周瑜--黃維德飾周瑜--黃維德飾
周瑜(175—210年),字公瑾,東吳名將,廬江舒城人。幼年與孫策相識,結為生死之交,周瑜(黃維德飾)後先後輔佐孫策、孫權。智勇雙全,可惜英年早逝,年僅36歲。歷史上的周瑜雄姿英發,心胸廣闊。不幸的是元代以後,人們對其逐步醜化,致使周瑜二字成了心胸狹窄的代名詞。在孫策平定江東的戰爭中起到了謀士和武將的雙重作用,用計謀收服了太史慈。孫策平定江東後,周瑜任水軍都督。200年,孫策早逝,臨死前對孫權說“外事不決問周瑜”。孫權繼位後,也十分信任周瑜。208年,孫權西征黃祖,周瑜立下了大功。208年,曹操南下,目標直指江東,孫權戰和未定。周瑜及時從鄱陽湖趕回,正確分析了曹操遠來的種種弊端,使孫權決定與曹操一戰。周瑜身為水軍大都督,用火攻之計大破曹操,這就是有名的赤壁之戰。赤壁之戰後,周瑜攻打南郡時中毒箭,但還是拚死取下了南郡。隨後周瑜割長江南岸給劉備,但劉備至京口見孫權,要求得到整個荊州,孫權同意,因此周瑜只得退往柴桑郡養傷,在生病期間周瑜提醒孫權要提防劉備。210年,周瑜領兵攻打西川,行至巴丘城時箭傷發作,英年早逝,年僅36歲。孫權聞訊後,立即素服迎接周瑜靈柩回柴桑。

四大亂世紅顏

東吳郡主--孫尚香(孫夫人)

孫尚香,三國時期的主要女性人物之一,即孫夫人,在小說《三國演義》中被稱為孫仁。史書《漢晉春秋》記載名為孫仁獻。(199-223),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

絕色美女--貂蟬

貂蟬是司徒王允家的義女,為拯救漢朝,由王允授意施行連環計,使董卓、呂布兩人反目成仇,最終借呂布之手除掉了惡賊董卓。之後貂蟬成為呂布的妾,董卓部將李傕擊敗呂布後,她隨呂布來到徐州。下邳一役後,呂布被曹操所殺,貂蟬跟隨呂布家眷前往許昌,從此不知所終。

國色流離--大喬

大喬(喬字古作“橋”),生卒年不詳,廬江皖縣(今安徽潛山)人,為喬公長女,孫策之妻,小喬之姊。與小喬並稱為“江東二喬”,據傳為絕世美女。

國色天香--小喬

小喬,三國時期的主要女性人物之一,本名不詳。在史書《三國志》中名字寫作“小橋”。生卒年不詳,廬江皖縣(今安徽潛山)人,周瑜之妻。

所獲獎項

2010年

年度安徽衛視國劇盛典最佳導演獎 高希希
年度安徽衛視國劇盛典 最佳編劇獎 朱蘇進
年度安徽衛視國劇盛典 電視劇年度人物(男) 陳建斌
年度安徽衛視國劇盛典 十佳電視劇第一名 《三國》
網路最受歡迎電視劇(內地) 《三國》
年度最熱門電視劇大獎 《三國》
2011年
第17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 最佳電視劇銀獎 《三國》
日本DVD租賃行業年度獎項 亞洲電視劇大獎” 《三國》
首爾國際電視劇大賞亞洲電視劇大獎” 《三國》
首爾國際電視劇大賞最佳男演員獎 陳建斌
東京國際電視節電視節 海外電視劇特別獎 《三國》
2012年
第45屆美國“休斯敦國際電影節 大雷米獎 《三國》

穿幫鏡頭

新《三國》播出後,觀眾挑出了不少穿幫的鏡頭,。導演高希希日前在廣州對觀眾的質疑作了解答,同時稱易中天很認可新《三國》。

此前,高希希曾多次說過,新《三國》本著“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原則創作,但“小事不拘”使得劇情頻頻穿幫。例如,會盟時,公孫瓚對曹操說:“正可謂是天下何人不識君啊!”其實這是唐代邊塞詩人高適的詩句。劉備參加會盟時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實際出自明末清初顧炎武的《日知錄》。其後,呂布又說:“酒逢知己千杯少”這句詩的作者是宋朝歐陽修。對此類錯誤,網友調侃稱:“原作者應該穿越回去索取著作權費了。”在呂布對貂蟬表白時,又說:“我一定會去向王大人求婚的!”求婚和求親雖一字之差卻差之千里。    

鏡頭穿幫是《三國》的另一“笑點”。有網友將身上有英文字母“CR”的赤兔馬截圖發到了《三國》貼吧,並感嘆:“天哪,一不小心發現赤兔馬還是進口的 。”  

雷人台詞

●劉備:“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明末清初顧炎武:)

●三國22集裡許攸勸說兒子生病的袁紹攻曹時和三國69集劉備準備攻打漢中的時候說:“機不可失失不再來”。這句話出處是五代·安重榮《上石敬瑭表》,怎么跑到三國時期了?

●公孫瓚:天下何人不識君(唐朝高適:作品《別董大》!)  

●董卓:李兄弟~(三國演義中李儒乃董卓女婿,有這樣的岳父?平輩論教?) 

●劉岱:“我有上將軍潘鳳...”老天啊!估計潘鳳的上司韓馥聽了這話,

●袁紹:“增設第十九路諸侯劉備!”實際上劉備是第十四路諸侯公孫瓚的將軍。  

●袁術稱自己年過花甲,天啊!當時他哥哥袁紹才只有40齣頭點,難不成他是袁紹他爸爸?

●劇中所有“咱家”的“咱”都讀成了zán,正確讀法應該是zá家。

●第79集中,劉備說孫權小我30歲,可別小看他呢,9歲孤身向劉表索要老爹的遺體,實則(劉備(161—223年),孫權(182—252年) )

●第36集,眾所周知,花生是在17世紀引入中國,此時曹操竟然在剝花生吃。

●第54集,甘露寺中,趙雲發現兩廂有伏兵,說道“我這雙耳朵,能聽到百米之外的羽箭之音”,【國際單位制的長度單位“米”(meter,metre)起源於法國。1790年5月由法國科學家組成的特別委員會,建議以通過巴黎的地球子午線全長的四千萬分之一作為長度單位──米,1791年獲法國國會批准。】子龍居然在1800年前就知曉,不愧被稱作文武雙全,真是超越時代的科學家。

● 對不起,祖茂將軍早在189年孫堅征董卓時就戰死了,在小霸王時代居然還在,

●第39集群英會周瑜喝醉了說“酒逢知己千杯少”,可是“酒逢知己千杯少”出自宋·歐陽修的《春日西湖寄謝法曹韻》:“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遙知湖上一樽酒,能憶天涯萬里人”。

●漢獻帝逃回洛陽時,董承說:“離我們最近的袁紹沒來,而遠在千里之外的曹操卻來救我們了…….”,

●袁術給呂布的明明是二十萬斛糧食(栗),劇中稱為糧餉,

●周郎對小霸王說“大丈夫生當人傑死為鬼雄。”(這是李清照的《夏日絕句》)

●曹操踩麥田是征張繡的事情,又本末倒置了。明明感謝《春秋》,劇中竟然罵《春秋》。

●袁術對孫策說:“現在是非常時期,曹操和公孫瓚有對我用兵的跡象。”曹操打來符合邏輯,公孫瓚呢,從東北空降垂直打安徽?事實上袁術是北聯公孫瓚的。

●在第21集中,曹操說:“徐州城中有八萬兵士,儘是啃饅頭也……”饅頭是在曹操死後諸葛亮七擒孟獲時發明的,曹操真厲害啊。

● 劉備一個表面上卑躬城府的人,怎么可能當面對曹操說:“你若來攻徐州,我必與呂布聯手共同抵抗。”

●曹豹是呂布的丈人(女兒是呂布的次妻),不是表弟,

●很明顯,田豐和許攸的台詞他們念反了,高希希的本意路人皆知。什麼?沒念反?你確定?偉大的高希希啊,你可以神話某人,也可以毀掉一個人,但是你不能同時互相顛倒執行這種愚蠢的事情啊~~~

●大量的用詞不當,呂布在他義父董卓面前自稱“末將”,荀彧稱曹操的父親為主公家父。還有那句“同行不同道,這與行屍走肉何異。”更有那聲“三叔四伯”的稱謂,真讓人哭笑不得。

●關羽居然稱張飛為“二弟”,那么他自己排老幾?

●在第58集中龐統與魯肅見吳侯龐統未得召見,龐統在臨走時把自己的酒壺留在了吳國,可在第59集中這酒壺又同龐統在荊州出現了。難道龐統會隔空取物?

●同樣在58集中,龐統化名龍廣擔任耒陽縣令,張飛去巡查,龐統手下的官吏居然叫他龐縣令!(這時不是沒人知道龐統的真名嗎?)怎么也應該是龍縣令啊!

●在第59集中龐統對劉備說“請主公恕我欺君之罪”,可當時劉備只是一個州牧,怎么能說是欺君?

● 還有,南京古稱秣陵,赤壁之戰後稱建業,西晉時稱建鄴,東晉時才稱建康。難道孫權有預知未來的特異功能?

●在63集中,張松說:“南有孫權,北有張魯,西有劉備……”張魯和劉備還符合常理,孫權的勢力難道擴張到了緬甸?

●在75集中,曹皇后對曹丕說:你眼裡還有我這個姐姐嗎?而在76集中,漢獻帝卻對曹皇后說:天下都是你哥哥的了。

●劉璋明明是劉備的弟弟,在新三國中竟然變成了皇兄,無語了。

●司馬師是司馬懿的長子,可在新三國中,高希希誤把司馬懿的長子變成了司馬昭,司馬師淚流滿面。而在最後一集中,司馬昭又說:“兄長司馬師,調兵十萬南下。”這不是前後矛盾嘛!

●大量的年份、歲數關係弄錯。比如孫權“九歲討父屍”,孫權生於182年,但孫堅死於192年。怎么是九歲?還有“孫權十八接印符”,孫權生於182年,孫策死於200年。十八歲?

●同樣67集中,劉備和諸葛亮談論如何治理益州,在一千年前就提出了依法治國的口號。

● 在7集中,下人告訴王允呂布是給貂蟬小姐送生日禮物的。  

●五鳳樓刺殺曹操的主謀之一金禕讀(yī),而非(weǐ)

●周郎把小喬趕走了?大喬離開了江東?獻帝自殺?……這一系列真是讓人無語。

●孫策在200年逝世,而諸葛亮出山在207年,但在新三國中諸葛亮都出山了,孫策才去世,難道是諸葛亮早了7年出山,亦或是孫策活到了33歲才去世嗎?

●第91集,諸葛亮問李嚴兒子李豐:李嚴出成都了嗎?李豐回答李嚴已經回到故鄉桐梓了。我暈,李嚴是河南南陽人啊。再者說,李嚴死於梓潼郡,在今天的四川省梓潼縣,而桐梓在貴州省,

●還是第91集,李嚴的兒子李豐是蜀漢的李豐,無字,但91集的字幕寫李豐字安國,那個字安國的李豐是曹魏的李豐。高希希你又玩亂入。(事實上,三國時期有三個李豐,但是字安國的李豐是曹魏的不是蜀漢長史李豐。而曹魏那個李豐是中書令,不是尚書令。)

●東吳名將韓當字義公,而陸遜,周泰等人一直叫他“公義將軍”。  

●在58集,張飛和孫乾去審查化名龍廣的龐統,在路上,孫乾對張飛說:“如果你這雙手要是耍起筆桿子來,那得多粗的一桿筆啊。這么粗的一桿筆,要寫下一紙判狀,那得用多少【紙】啊。(太厲害了,那時候就有紙拉?!那還用竹簡乾哈?沒事找事?也太高科技了吧!)

●在57集,周瑜英年早逝,孔明跑去弔孝,燒的祭文是:孤縱橫天下三十餘年,群雄皆滅,止有江東孫權,西蜀劉備,未曾剿除。孤今病危,不能再與卿等相敘,特以家事相托。孤長子曹昂,劉氏所生,不幸早年歿於宛城;今卞氏生四子:丕、彰、植、熊。孤平生所愛第三子植,為人虛華少誠實,嗜酒放縱,因此不立。次子曹彰,勇而無謀;四子曹熊,多病難保。惟長子曹丕,篤厚恭謹,可繼我業。卿等宜輔佐之。這是曹操的好不啦!不信可以截圖,絕對真實啊!唉!

與小說不同

在新三國中,玉璽是從一根斷了的大樑上撿起的,可在小說中玉璽是從井裡打撈出來的。

在新三國中,十八諸侯聯盟時是孫堅提出選一位盟主並推薦袁紹的,可在小說里是太守王匡。

在新三國第21集中曹操得到袁紹進攻的訊息時,有人為曹操分析他有十勝,袁紹有十敗。在新三國中這個人是荀彧,可在小說這個人是郭嘉。

在新三國中陳登父子從呂布手中騙得徐州是為了曹操,可在小說中陳登父子從呂布手中騙得徐州是為了劉備。

在新三國中為曹操設計收徐庶的是荀彧,可在小說中為曹操設計收徐庶的是程昱。

在新三國中馬超與曹操交戰時,曹操在空曠的野外無法築營寨,後來曹操因受程昱一句話的啟發想到築營寨的方法。可在小說中這個築營寨的方法是一個老者教曹操的。  在新三國中,典韋死於征討呂布的戰鬥,可在小說中典韋是死在了宛城戰張繡的亂軍中。

在新三國中,曹操離間馬超、韓遂是用自己塗改的書信,可在小說中是賈詡設下的計。

在新三國中劉備為了救陶謙向公孫瓚借了趙雲,這之後趙雲再也沒有回到公孫瓚處。可在小說中劉備救了陶謙後,趙雲就回到公孫瓚處了。

在新三國中關羽在古城會兄弟後收了個叫關平的義子。可在小說中關平這個義子是在千里走單騎的途中收的。

在新三國中曹操在得知自己因蔣乾而中了周瑜的計,就秘密的殺了蔣乾。可在小說中曹操在得知自己因蔣乾而中了周瑜的計沒有殺蔣乾。

在新三國中把戰船用鐵索聯起來的方法是于禁想到的。可在小說中這個計謀是龐統獻給曹操的。

在新三國中,幫助曹丕勸走曹彰的人是司馬懿。可在小說中那人確是賈逵。

在新三國中關羽是自殺的。可在小說中關羽是被東吳大將軍潘璋的弟子馬忠生擒。

在新三國中,彝陵之戰後西蜀出使東吳的是馬謖。可在小說中出使東吳的是鄧芝。

在新三國中,彝陵之戰中被沙摩柯一箭射死是東吳前老將軍程普,可在小說中被射死的是猛將甘寧,況且程普在歷史上是在赤壁之戰後不久就病逝的。

在新三國中,曹操割須棄袍後被馬超截住,後來曹操被許褚所救。可在小說中救曹操的是曹洪。

在新三國中,在落鳳坡射計殺死龐統的人是黃權,可在小說中明明是張任自己的主意。

在新三國中,劉備曾派一使者去賄賂張魯的軍師楊松,這使者是簡雍。可在小說中這使者是孫乾。

在新三國中,諸葛亮曾去勸降馬超,可在小說中這個去勸降馬超的人是李恢。

在新三國中,荀彧死於曹操繼位魏王之後,而小說中則是則是荀彧死在曹操當魏公之前,曹操討伐劉備之前,可見新三國中荀彧和荀攸合體了。

在新三國中,荀彧是拔劍自刎的,可是在小說中,荀彧是服毒自殺的。

在新三國中,曹操故意沒有去救夏侯淵,導致夏侯淵陣亡,而小說中,曹操是得知夏侯淵陣亡,才剛剛從長安出兵進漢中。

在新三國中,曹爽是個足智多謀的大將軍,可在小說中,曹爽是個浮華的廢物,和他父親曹真根本無法相提並論。

在新三國中,諸葛亮是公元234年8月23日薨於五丈原,而實際上諸葛亮的逝世日期是公元234年8月28日。

在新三國中,把趙雲去世的訊息告訴諸葛亮的是姜維,可在小說里是趙雲的兩個兒子。

分集介紹

第1集 東漢末年,董卓入京篡政,以大司徒王允為首的士大夫痛心疾首。身為校尉的曹操與董卓貌合神離,也早有除賊之心。在王允的壽宴上,曹操不請自到,口出狂言被王允轟出家門。宴會後,王允親自把曹操引入內室,曹操講述了自己的刺董計畫,王允激動地將祖傳的七星寶刀贈與曹操,以助其一臂之力。翌日,曹操行刺的剎那被董卓察覺,曹操便假說為董卓獻刀。就在董卓疑惑之際,曹操起身告辭,隨之闖關逃亡。董卓事後發覺曹操獻刀是假,行刺是真,便令呂布火速捉拿曹操。 

第2集 曹操刺董失敗後,王允自感大禍將至,在拔劍自刎之際,被義女貂蟬救下。貂蟬自述悽慘身世,勸義父忍辱負重以謀反董大業,王允深以為然。董卓帶兵衝進王府,質問王允是否與曹操勾結。王允沉著應對,方才化險為夷。曹操逃亡至中牟縣,被認出後被捕。孰料縣令陳宮深明大義,毅然拋家舍業跟隨曹操共謀義舉。

第3集 曹操與陳宮都上了沿途郡縣的通緝令,前途叵測。傍晚,二人投宿山林深處的一處宅院,主人正是曹操父親的結義兄弟呂伯奢。呂公對曹操二人的到來熱情高漲,堅持冒險出山換酒招待他們。呂公離去不久,曹操與陳宮突然聽到門外傳來家僕吆喝、磨刀之聲。曹操斷定是呂伯奢想圖財害命。二人衝出斬殺所有家僕,方才發現誤殺好人。於是二人倉皇奔逃,路遇換酒歸來的呂公。

第4集 就在曹操在大堂布置剿董方略的時候,華雄已斬殺盟軍二將。就在大家束手無策的時候,關羽溫酒斬華雄,令眾諸侯刮目相看。袁紹大喜,頒令劉備為增設的第十九鎮統兵將軍。然而,袁紹之弟袁術對已經許諾給劉備的兵馬糧餉百般推脫,令三兄弟沮喪。帳外,曹操率曹仁帶十餘車糧草酒肉慰勞劉備。此時,袁紹在營帳急怒攻心,原來孫堅正兵敗了。

第5集 董軍大將呂布接連斬殺了數員盟軍大將,一時無人敢應戰。張飛大喝一聲單挑呂布,關張二人也相繼加入,三英戰呂布。各路諸侯趁勢麾軍殺向董卓。京都洛陽,董卓欲挾天子遷都長安,百官噤若寒蟬,恐懼無言。與此同時,曹操與孫堅力勸袁紹率軍追殺董卓,一舉殲滅巨賊。

第6集 孫堅率軍進入已是廢墟的洛陽。在大明宮的龍座之內,孫堅得到了有著五百餘年歷史的傳國玉璽。翌日,盟軍諸侯聚集洛陽殘宮,慶賀討董大獲成功。孰料大殿之上,曹操、劉備、孫權都對盟軍表示了失望之情,相繼離去。至此,反董聯盟土崩瓦解。

第7集 孫堅中了劉表的埋伏,身中多箭身亡,孫堅屍體也落入劉表手中。九歲孫權毅然用荊州上將黃祖換回了孫堅的屍首。長安宮中,董卓斬殺了暗通袁紹的司空張溫,以他的血酒招待眾臣下,老臣王允苦不堪言。王允踉蹌歸府,欲求拔劍自刎,被貂蟬攔下。王允得知貂蟬與呂布暗中相好已久,頓覺除賊有望。 

第8集 王允來到大堂,將窘迫的呂布領進後院,設美酒盛宴款待。席上,王允痛贊呂布勇武與忠義,呂布不禁飄飄然,加之貂蟬的聲情容貌更是令呂布目醉神迷。內室,呂布對王允表露出對貂蟬的真情深愛,甚至叩首拜王允為“義父”。王允大喜過望,當即應允將貂蟬嫁給呂布。幾日後,王允宴請董卓。董卓比呂布更加痴迷貂蟬,提出讓貂蟬入宮進漢獻帝為妃。呂布質問王允,王允暗示呂布:貂蟬入不了皇宮,反進了董卓的眉塢。天明後,呂布冒死直言,祈求董卓將貂蟬賞賜於他,不料被董卓拒絕,呂布大為沮喪。

主題音樂

片頭曲  

《還我一個太平天下》  

作詞:易茗

作曲:趙季平

編配:趙麟

演唱:廖昌永

風雲起處 蒼黃變化

箭在弦上 不得不發

允文允武 三分天下

鼎之輕重 可以問嗎

彈劍作歌 披掛上馬

霸王大業 不是空話

男兒碰撞 一團火花

百年人生 瞬間光華

塞北秋風獵馬 江南春雨杏花

千古江山如詩如畫 還我一個太平天下

塞北秋風獵馬 江南春雨杏花

千古江山如詩如畫 還我一個太平天下  

千古江山如詩如畫 還我一個太平天下

《曹劉》  

作詞:易茗

作曲:趙季平

編配:趙麟

演唱:彥軍

群雄分割 三國鼎立興亡事

舉足輕重 萬千豪傑歸賢君

霸主坐到天下定 豪情千萬里

對酒當歌 人生幾何

東臨碣石 滄海桑田

掃清天下亂 還我舊山河

深謀遠慮都為今朝 夢在燃燒

問鼎三足怎落腳 隆中對分曉

只盼來日登蜀道 再續出師表

不鳴則矣 一鳴動九霄

不出則矣 一出比天高

誰與爭鋒 是曹劉

片尾曲  

《英雄往來天地間》

作詞:易茗

作曲:趙季平

編配:趙麟

演唱:譚晶

大夢方覺 山川依舊 古戰場上幾度春秋

路沒有頭 情不能收 檢點平生志未酬

青梅煮酒要把話兒說透 天下英雄誰是敵手

烈火飛舟 你必須回頭 江東子弟也風流

不是空也不是有 一縷英魂到永久

不是去也不是留 往來在人間 與天地同壽 與天地同壽

《天地莽蒼蒼》

作詞:易茗

作曲:趙季平

編配:趙麟

演唱:湯燦

天地之間莽蒼蒼 一世多少豪強

勝負由來不久長 去如大江水 奔流向遠方

書藏萬卷胸次廣 細數百代興亡

功成身退早還鄉 平淡心中事 無語對斜陽

聯合出品

中國傳媒大學電視製作中心

新三國新三國

北京小馬奔騰影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安徽電視台五星東方影視投資有限公司
天津電視台
北京東方恆和影視文化有限公司
北京百盟影視策劃有限公司
北京林高飛樂影視傳媒有限公司
吉林省影視劇製作集團
承制:
北京小馬奔騰影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總發行:
北京東方恆和影視文化有限公司

角色陣容

(表格中是已確定在劇中出場的角色,目前尚有許多角色未公開。)
蜀漢人物
角色 飾演者
諸葛亮 陸毅
劉備 于和偉

新三國新三國

趙雲 聶遠
關羽 于榮光
張飛 康凱
龐統 杜旭東
馬超 陳奕霖
魏延 王新軍
糜芳 紅胖子
糜氏 商憶沙
劉禪 王鶴鳴
曹魏人物
角色 飾演者
曹操 陳建斌
司馬懿 倪大紅
曹植 李繼春
曹丕 於濱
夏侯淵 李奇龍
荀彧 李建新
徐庶 姚崗
靜姝 李依曉
東吳人物
角色 飾演者

新三國新三國

孫權 張博
周瑜 黃維德(中國台灣)
孫策 沙溢
呂蒙 常鋮
陸遜 邵峰
孫小妹 林心如(中國台灣)
大喬 劉競
小喬 趙柯
魯肅 霍青
孫堅 范雨林
程普 鍾明和
東漢人物
角色 飾演者
漢獻帝 羅晉
董卓 呂曉禾
呂布 何潤東(中國台灣)
貂蟬 陳好
蔡氏 孫寧
陳宮 孫洪濤
袁術 閻沛
張松 劉亞津
王允 鄭天庸
司馬徽 焦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