斡難河

斡難河

斡難河也稱鄂倫河鄂諾河或敖嫩河。古稱黑水為黑龍江上游之一。發源於蒙古小肯特山東麓。是蒙古部族的發祥地。1206年成吉思汗即位於此。1410年,明成祖朱棣率軍北征,5月13日,在斡難河(今蒙古鄂嫩河)南追及本雅失里。

基本信息

歷史戰役

斡難河斡難河

1410年,明成祖朱棣率軍北征。他根據韃靼軍情勢,集中兵力,首先進擊西走的本雅失里部。5月13日,在斡難河(今蒙古鄂嫩河)南追及本雅失里。朱棣揮軍奮擊,本雅失里大敗,丟棄輜重牲畜渡河北逃。接著,朱棣立即移兵東攻阿魯台部。10月8日進抵斡難河東北方向的飛雲壑,揮軍過山,向阿魯台部進逼。朱棣乘阿魯台戰和不定、猶豫不決之際,揮師直衝韃靼營陣,大敗阿魯台軍,乘勝追擊百餘里。

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立國後,勢力益盛,開始對外發動大規模戰爭。經過二十餘年的蒙夏戰爭,

屢創夏軍主力,迫西夏國王乞降,削除金朝西北屏障,

斡難河斡難河

得以順利南下攻金。六年,親率大軍進攻金朝,開始了為時24年的蒙金戰爭。首戰烏沙堡(今河北張北西北)獲捷;再戰野狐嶺(今河北萬全西北)、會河堡(今懷安東南),殲滅金軍大量精銳;又戰懷來(今屬河北)、縉山(今北京延慶),大敗金軍十餘萬;還重創金軍於東京(今遼寧遼陽)、西京(今山西大同)、居庸關等地。後來不斷改變戰法,分兵三路攻掠中原腹地及遼西地區。九年三月,集兵中都(今北京)城下。料一時難以克城,遂遣使逼和,迫金朝奉獻岐國公主、金帛和馬匹,引兵退出居庸關。六月,以金朝遷都南京(今河南開封)而“違約”為藉口,乘金國人心浮動及憋軍譁變降蒙之機,遣部將三摸合拔都、石抹明安率軍,會合降蒙乣(乣 音jiǔ遼、金、元時代對被征服的北方諸部族人的泛稱)軍進攻中都,以圍城打援和招降之策,於次年五月克城。為適應攻城需要,成吉思汗採納部將建策,逐步建立了炮軍,攻城以炮石為先。後來攻城作戰,一次用炮即達數百座,迅即破城。同時,重視吸取各民族的先進技術,廣收工匠藝人,一城即得數萬。隨後建立工匠軍,設廠冶鐵製造兵器。在通信聯絡上創建了“箭速傳騎”,日速數百里,軍令傳遞和軍隊調遣速度增快。善於發揮騎兵之長,使蒙古騎兵疾如飆至,勁如山壓,有“蒙古鏇風”之稱。十二年,成吉思汗封木華黎為太師、國王,指揮攻金戰爭,自率主力返回蒙古準備西征。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