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條鱊

斑條鱊

斑條鱊,是動物界、脊索動物門的一種動物。 又稱為小扁魚。是鯉科鱊屬的一種魚類。體延長,側扁,外形呈菱形。頭短小,吻長略短於眼徑。口小,馬蹄形。口角無須。背鰭和臀鰭硬刺強壯,背鰭具15—17根分枝鰭條,臀鰭起點約與背鰭第7分枝鰭條之基部相對。側線完全,近平直;側線鱗34—35枚。體長80mm。生活于山澗溪流中,多在水流緩慢、水草叢生的淺水區域活動,攝食浮游植物、著生藻類和小型水生動物。產卵期為4—6月,此時雄魚吻部出現珠星,雌魚具一無色產卵管。卵分批產於蚌類外套腔中。

基本信息

綱名:

硬骨魚綱 (Osteichthyes )
目名: 鯉形目 (Cypriniformes )

科名:

鯉科 (Cyprinidae )
屬名: 鱊屬 (Acheilognathus Bleeker )

種名:

斑條鱊 (taenianalis )

分布描述: 長江至珠江水系

特徵

體延長,側扁,外形呈菱形。頭短小,吻長略短於眼徑。口小,馬蹄形。口角無須。背鰭和臀鰭硬刺強壯,背鰭具15—17根分枝鰭條,臀鰭起點約與背鰭第7分枝鰭條之基部相對。側線完全,近平直;側線鱗34—35枚。體長80mm。生活于山澗溪流中,多在水流緩慢、水草叢生的淺水區域活動,攝食浮游植物、著生藻類和小型水生動物。產卵期為4—6月,此時雄魚吻部出現珠星,雌魚具一無色產卵管。卵分批產於蚌類外套腔中。

分布

廣布於我國長江流域各省區和廣西、福建;國外見於越南。

鯉形目(六)

鯉形目魚類適應性很強;有耐非洲及東南亞熱帶高水溫的鮁亞科魚類,也有耐西伯利亞嚴寒的鮈屬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