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條燕鰩

斑條燕鰩

斑條燕鰩(學名:Cypselurus suttoni)為飛魚科燕鰩屬的魚類,俗名蘇氏飛魚、蘇氏燕鰩魚。系海洋暖水性魚類,棲息於近海中上層水域,游泳敏捷,常躍入水面,在海面上作短距離的滑翔。產卵後分散索餌。肉質鮮美,為食用魚類,以流刺網或定置漁具捕撈。在中國,分布於南海、台灣恆春等海域。

基本信息

簡介

斑條燕鰩
斑條燕鰩

斑條燕鰩(學名:Cypselurussuttoni)為飛魚科燕鰩屬的魚類,俗名蘇氏飛魚、蘇氏燕鰩魚。在中國,分布於南海台灣恆春等海域。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Nauru、Gilbert群島。

形態特徵

背鰭1-11—13;臀鰭1-8—10;胸鰭1-12—13;腹鰭6。側線鱗56—59。體長為體高5—5.2倍;為頭長4.7—4.9倍。頭長為吻長4.7—4.9倍;為眼徑3—3.1倍。體延長,稍側扁,略呈圓柱形,背、腹緣淺弧形。頭較小,前端圓鈍。吻短,其長短於眼徑。眼較大,圓形,側上位,近吻端。口小,前位。上下頜約等長。兩頜具細小齒。鰓孔寬大,鰓耙發達。體被圓鱗。背鰭前方鱗38—42。側線明顯,下側位。奇鰭同形,均位於體後部。胸鰭特別寬大,其後向伸達背鰭基部中央。腹鰭較長,鰭條向後伸達臀鰭基前部,其位於尾鰭下葉至鰓蓋後端的中間附近。尾鰭深叉形。下葉長於上葉。體背側呈藍黑色,腹部為銀白色。胸鰭紅色有多數的小黑點,小點約為瞳孔的1/5—1/7。背鰭第3至第11鰭條間有大黑斑。系海洋暖水性魚類,棲息於近海中上層水域,游泳敏捷,常躍入水面,在海面上作短距離的滑翔。產卵後分散索餌。肉質鮮美,為食用魚類,以流刺網或定置漁具捕撈。分布於中國東海、南海;國外見於日本及西部太平洋的熱帶海域。

頜針魚目百科

頜針魚目(Beloniformes) 鰭無棘,背鰭一個;側線低位,與腹緣平行。大多是海洋魚類,我國有魚科(Hemirhamphidae)、飛魚科(Exocoetidae)和頜針魚科(Belonidae):魚科的上頜短,下頜前伸成針狀,兩頜於相對部分具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