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雨

文雨

文雨,本名張雯軒。作家,編劇,已出版多部長篇小說,擅長以哀婉動人的情感故事為載體,追蹤社會熱點話題。 《請你原諒我》於2007年發表於網路,後易名《網逝》,入圍2010年第五屆魯迅文學獎,2012年更名《搜尋》,改編為同名電影,由陳凱歌執導,高圓圓、趙又廷、姚晨、王學圻、王珞丹、陳紅主演。

作品介紹

文雨文雨

從2003年起開始在晉江文學城設立專欄發表作品,作為與明曉溪、匪我思存等同一批出道在晉江寫文的作者,文雨迄今已經出版包括《心計》在內的六部作品,並在首部多線互動手機小說《我讀過你的郵件》中與另外兩位晉江作者安寧、吳小霧進行了首度聯合創作,文雨負責的是黑色路線,即“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現實主義”,而事實上她2007年創作的《網逝》可謂其“黑色路線”的代表作。

文雨致力於描繪現實、批判現實,擅長以哀婉動人的情感故事為載體,關注當下社會的熱點人性話題,反映今天中國的複雜多元現狀,風格冷峻銳利。其作品體現出對現實的尖銳質疑與深刻反思,被媒體評為“中國社會派小說”代表作家。

作品介紹

《請你原諒我》浦睿文化出品《請你原諒我》浦睿文化出品

《搜尋》最初發表在晉江文學城時名為《請你原諒我》,總計10萬字,是一部立足於都市情感話題的現實主義文學作品,是對當下網路浮躁現象的一次吶喊,飽含著作者對社會現實的尖銳質疑與深刻思考,深入刻畫了當今社會的現實人際關係,把脈三十年來中國社會之怪病症。

美女葉藍秋,因為在公車上拒絕給老人讓座成為記者陳若兮鏡頭裡的新聞,緊接著被匿名舉報為“小三”,新聞成為醜聞,大眾情人淪為全民公敵,網路上的詛咒與謾罵愈演愈烈。

驚心動魄的網路混戰背後,是心機與算計,是看不見的雙手操控著言論洪水決堤的方向,是人們付出的種種代價:信念、家庭、愛情、前程、良心、生命……

《搜尋》曾三易其名,初稿《請你原諒我》於2007年發表於網路。後易名《網逝》,入圍2010年第五屆魯迅文學獎;其後電影著作權由導演陳凱歌取得,更名《搜尋》,改編為同名電影,2012年7月全國公映。2015年,《搜尋》再版,還原原作名稱《請你原諒我》。

網逝介紹

簡介

由網逝改編的電影搜尋由網逝改編的電影搜尋

《網逝》最初發表在晉江文學城時名為《請你原諒我》,總計10萬字,講述了一個媒體暴力的故事,用作者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剛剛拿到死亡通知的美女葉藍秋在公車不讓座的時候,無所不在的網路媒體說,這是必須討伐的行為,於是,葉藍秋死了,於是,網路說,記者陳若兮必須承擔責任,那么,正義呢?

簡評

有人說,是媒體暴力害了兩條人命;也有人說,這世界沒誰能逼死誰,除非是她自己想死。也有讀者在文下評論道:看完全文,只得四字,不勝噓唏。貫穿文章始末的,是濃濃的灰色調,以及壓得人喘不過氣來的殘酷事實。因一個女人起,因一個女人終。前後兩次刻意的炒作和設計,前後兩條曾經鮮活的人命。

文雨其人,以“道之為用也,無言無為;道之為體也,有情有信!”為人生信條。

文雨其文,大氣穩健,生動從容,簡單直白,語氣平緩,卻針針見血。

入選魯迅文選獎初選名單

2010年,對於廣大網路文學作者來說,是值得紀念的一年。在這一年,傳統文學大獎——魯迅文學獎,首次將網路文學作品納入了評選的範圍。

經過精心挑選,細緻準備,晉江文學城推選了《網逝》等優秀作品參選魯獎,並接獲喜報,《網逝》已成功入圍魯迅文學獎初選,並且是唯一一篇入圍的網路文學作品。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