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華殿

文華殿

文華殿,北京故宮建築,位於外朝協和門以東,與武英殿東西遙對。因其位於紫禁城東部,並曾一度作為“太子視事之所”,“五行說”東方屬木,色為綠,表示生長,故太子使用的宮殿。

基本信息

歷史

文華殿文華殿

文華殿始建於明代初期,位於外朝協和門以東,與武英殿東西遙對。因其位於紫禁城東部,並曾一度作為“太子視事之所”,“五行說”東方屬木,色為綠,表示生長,故太子使用的宮殿屋頂覆綠色琉璃瓦

文華殿初為皇帝常御之便殿,明天順成化兩朝,太子踐祚之前,先攝事於文華殿。後因眾太子大都年幼,不能參與政事,嘉靖十五年(1536年)仍改為皇帝便殿,後為明經筵之所,建築隨之改作黃琉璃瓦頂。

嘉靖十七年(1538年),在殿後添建了聖濟殿。明末李自成攻入紫禁城後,文華殿建築大都被毀。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始重建,其時武英殿尚存,因此“一切規橅殆依明制為之”。乾隆年間,在聖濟殿遺址上修建了文淵閣。

建築布局

文華殿在建築布局上,是三大殿的右翼,在功能上,則是外朝三大殿的補充。

文華殿前有文華門,後有主敬殿,東西向有配殿。東側還有跨院稱傳心殿。是“經筵”前祭祀孔子的地方。院內有一井名叫大庖井,井水甘甜,名冠京華。

文華殿主殿為工字形平面。前殿即文華殿,南向,面闊5間,進深3間,黃琉璃瓦歇山頂。明間開6扇三交六椀菱花槅扇門,次間、梢間均為檻窗,各開4扇三交六椀菱花槅扇窗。東西山牆各開一方窗。殿前出月台,有甬路直通文華門。後殿曰主敬殿,規制與文華殿略似而進深稍淺。前後殿間以穿廊相連。東西配殿分別是本仁殿、集義殿

用途

文華殿文華殿

文華殿在初建時是太子們的正殿,房頂上覆蓋綠瓦。後來由於幾位太子年紀很小,不能處理政事,所以在嘉靖十五年正式改作皇帝便殿,換成黃瓦,著名的經筵典禮在這裡舉行。

明清兩朝皇帝御“經筵”都是在春分、秋分兩季。清代以大學士尚書左都御史侍郎等人充當經筵講官,滿漢各8人。每年以滿漢各2人分講“經”、“書”,皇帝本人則撰寫御論,闡發講習“四書五經”的心得,禮畢,賜茶賜座。明清兩朝殿試閱卷也在文華殿進行。

文臣們跪在御前,聆聽皇帝御論。清朝的康、雍、乾諸帝文化素養都非常高深,皇帝講得興高采烈,來了情緒,還會指名文臣辯論。然後,皇帝賜給大家清茶一杯,稍事休息。最後,作為對有幸參加典禮的文臣們的特殊獎勵,皇帝率大家打開文華殿後門,來到殿後文淵閣,賞賜文臣們翻閱閣中藏書

官職

文華殿文華殿

明代設有“文華殿大學士”一職。明洪武十五年(1328年)置,秩正五品,本為輔導太子之官,後侍皇帝左右,以備顧問。仁宗時閣職漸崇。清沿明制設大學士,秩正一品,文華殿前本有中和殿、保和殿銜,乾隆十三年(1748),省中和殿,保和殿亦不常置。乾隆後,文華殿大學士常列四大學士之首。

人物

洪升,字昉思,號稗畦、稗村,別號南屏樵者,錢塘(今浙江杭州)人。

徐元文,字公肅,號建齋,江蘇崑山人。徐幹學之弟。

和珅,鈕祜祿氏(滿語原意為狼),字致齋,原名善保,滿洲正紅旗人,清高宗乾隆皇帝時代的權相、寵臣,以巨貪而聞名;《亞洲華爾街日報》2007年4月選出“世界近千年最富有五十人榜”,和珅名列六位華人之一。

故宮各部分建築

簡介北京故宮,舊稱紫禁城,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的古代皇家宮殿建築群。故宮的建築沿著一條南北向中軸線排列並向兩旁展開,南北取直,左右對稱。
中路建築午門| 太和門| 太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 乾清門| 乾清宮| 交泰殿| 坤寧宮| 坤寧門| 御花園|神武門

西路建築

養心殿| 永壽宮| 翊坤宮| 儲秀宮| 太極殿| 長春宮| 鹹福宮| 重華宮| 建福宮| 中正殿| 英華殿| 壽安宮| 壽康宮| 慈寧宮| 武英殿| 鹹安宮 |南薰殿| 西華門[北京市]
東路建築齋宮| 承乾宮| 延禧宮| 鍾粹宮| 景陽宮| 景仁宮| 永和宮| 乾西五所| 奉先殿| 毓慶宮| 天穹寶殿| 寧壽宮| 南三所| 文華殿|傳心殿| 東華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