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陳獨秀》

陳獨秀最早就把民主與科學作為新文化運動的核心口號相鼓吹,他一生對此論述頗多。民主與科學,且是貫穿於文化的各個方面和新文化運動全過程的靈魂。陳獨秀認為民主是幾百年以來被壓迫人民鬥爭的成果,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槓桿。本書側重研究陳氏文化思想與實踐的方方面面,材料豐富,知識廣博;每多卓見,頗有深度;筆力雄健,富有文彩。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封面封面
本書側重研究陳氏文化思想與實踐的方方面面,材料豐富,知識廣博;每多卓見,頗有深度;筆力雄健,富有文彩。陳獨秀最早就把民主與科學作為新文化運動的核心口號相鼓吹,他一生對此論述頗多。民主與科學,且是貫穿於文化的各個方面和新文化運動全過程的靈魂。它擊中了我國一切封建勢力、封建思想、保守觀念、愚昧、迷信的要害,醫治著我們民族貧弱落後的頑症,起著為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現代化辟路奠基、扶正祛邪的巨大革命作用,在我國歷史上產生過深遠的影響。這也是今天實行社會主義民主、實施科教興國、實現現代化所必不可少的重大戰略問題。陳獨秀認為民主是幾百年以來被壓迫人民鬥爭的成果,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槓桿。資產階級社會的民主與法西斯和其他任何專制體制同,要具體分析。

作者簡介

石鐘揚,安徽宿松人,1994年獲安徽省政府所授“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1999年破格晉升為教授。現任南京財經大學新聞系、安慶師範學院中文系教授。在海峽兩岸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著有《性格的命運:中國古代小說審美論》《致命的狂歡:解讀潘金蓮西門慶》《天下第一刊:新青年研究》《神魔的魅力:<西遊記>考論》等書。

書籍目錄

陳獨秀青年時代陳獨秀青年時代
導言 一世興衰照眼明——陳獨秀:一個人與一個時代的故事
第一章 站在高聳的塔上眺望——陳獨秀與中國小說
第二章 從《慘世界》到《黑天國》——陳獨秀的小說創作
第三章 筆底寒潮撼星斗——陳獨秀與中國新詩
第四章 幸有艱難能煉骨——陳獨秀與中國舊體詩
第五章 男子立身唯一劍——“陳仲甫體”與中國現代雜文
第六章 中國戲曲改革之先聲——陳獨秀與中國戲曲
第七章 書法由來見性真——陳獨秀與中國書法藝術
第八章 曼殊善畫工虛寫——陳獨秀與中國繪畫藝術
第九章 驟雨鏇風聲滿堂——陳獨秀與“桐城謬種”
第十章 既開風氣亦為師——陳獨秀與胡適
第十一章 誰是五四時代的狂人——陳獨秀與《狂人日記》及其他

文摘

陳獨秀1917年2月於《新青年》第2卷第6號上發表了作為新文學運動宣言的《文學革命論》。同期還發表了胡適的《白話詩八首》(《朋友》、《贈朱經農》、《他》、《江上》、《孔丘》、《月》三首),展示了文學革命的最初實績。同年6月,為使人們“以觀白話之是否可為韻文之利器”,以期都來嘗試白話新詩,《新青年》第3卷第4號又發表了胡適的《白話詞》四首(《採桑子·江上雪》、《生查子》、《沁園春·生日自壽》、《沁園春·新俄萬歲》)。劉半農,錢玄同也倡和製造新韻、增多詩體,以白話寫出真詩。1918年1月,《新青年》在其全面改用白話的第4卷第1號上,刊出白話新詩九首,其中有胡適的《鴿子》、《一念》、《景不徙》、《人力車夫》等四首,沈尹默的《鴿子》、《人力車夫》和《月夜》等三首,劉半農的《相隔一層紙》、《題女兒小惠周歲日造像》等兩首,從而宣告中國現代詩歌的正式誕生。
簡略勾勒一下中國新詩最初的歷史,就不難看出陳獨秀及其《新青年》在中國新詩誕生期的重要歷史作用。中國新詩的產生,既是中國詩歌發展的歷史必然,也是西風東漸的時代產兒,更是五四文化新人大膽嘗試的輝煌成果。其間陳獨秀作為五四新文化的總設計師,所創造的文化革命之氛圍與新文學嘗試園地,實在有著不可磨滅的功勳。從這個意義上講,《新青年》實為中國新詩的聖地。——(第三章 筆底寒潮撼星斗——陳獨秀與中國新詩)

書評

這是一本絲毫沒有學究氣息的美文論著,是一本出版才子筆下的有趣的才子書。——石楠(著名傳記作家)
一個活生生的現代文人形象。對那些習慣於從政治角度觀察這位歷史人物的讀者來說,書中的不少材料和觀點無疑是令人耳目一新的——淮茗(南京大學教授)
內皆武器,來者小心!
從別一角度審視陳獨秀,史有真實,文有麗彩,哲有思辨,確為佳作也。——陳鐵健(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研究員)
在些情況下,十分需要對長期被遮蔽的文化領袖的陳獨秀來一番深入、具體、全面的研究。石鐘揚教授用自己的一部新著,在這樁陳獨秀研究的大事上做了開闢草萊的拓荒工作。——陳遼(江蘇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