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鋼琴教程(伴奏部分)

數碼鋼琴教程(伴奏部分)

數碼鋼琴教程(伴奏部分)的出版社是河南大學出版社。

基本信息

作者牛冬陽等編著

ISBN:10位[7810419455]13位[9787810419451]

出版社河南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年

定價:¥38.00元

內容提要

數碼鋼琴教程(伴奏部分)數碼鋼琴教程(伴奏部分)
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社會音樂教育的不斷發展,鋼琴教育亦顯得愈來愈重要了。鋼琴具有音域寬廣、音量宏大、音色變化豐富的特點,可演奏多聲部的大型音樂作品,大體上相當於一個樂隊的功能,是一般樂器所不能與之相比的。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鋼琴普及程度日益提高,在廣泛開展的民眾文藝活動中,以鋼琴作為主要伴奏樂器尤為常見,它是現代音樂社會活動理想的獨奏和伴奏樂器。

長期以來,國內各高等師範院校一直沿用過去的教學模式和教學大鋼,教學重心傾斜在提高學生的演奏技能上,雖然在鋼琴伴奏教學方面做出不小的努力,但培養出的學生仍普遍存在著綜合運用鍵盤能力差這一共同特點。本教材針對我國各階層對音樂人才的實際需要,結合目前高等師範院校聲樂教學現狀,以常用聲樂教學曲目為基本訓練內容,解決鋼琴教學與聲樂教學內容相差較大這一長期存在的矛盾,使高等師範院校鋼琴教學由過去的技能型向實用型轉變。

本教材具有以下特點:

1.集鋼琴伴奏與聲樂教材為一體。

2.對即興伴奏所需的理論與技術要求,進行了概括和總結,並對所選簡譜歌曲進行了和聲處理,更加方便於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

3.本教材選用了一定數量的通俗和少兒歌曲,其目的是使學生畢業後,能夠儘早地適應中國小音樂課的教學,掌握民眾性文藝活動所需的基本技能。

本教材作為《數碼鋼琴教程》的伴奏補充部分,共選用各類歌曲66首。

編輯推薦

本書作為《數碼鋼琴教程》教材的伴奏補充部分,深入淺出地介紹了伴奏的基本理論和主要技巧,共選用各類歌曲66首,能夠幫助高等師範學校的同學畢業後儘快適應中國小音樂課的教學,更好的掌握民眾性文藝活動所需的基本技能。

作者簡介

牛東陽,現任河南大學藝術學院音樂教育系副主任,副教授,主要擔任本系鋼琴主修、數碼鋼琴集體課、鋼琴伴奏課和研究生的教學工作。

目錄

第一章即興伴奏理論指導

第一節即興伴奏的學習方法

一、學會儘快掌握並進入即興伴奏的“狀態”

二、發揮頭腦記憶功能,由手指完成彈奏任務

三、和聲配置是影響總體音響效果的主要因素

四、注意提高審美意識與創造意識

五、從整體到細節不斷加工與修改

六、持之以恆,不斷進取

第二節即興伴奏的和弦彈奏技術

一、和弦

二、和弦的分類

三、常用和弦標記

四、和弦彈奏要領

五、和弦彈奏練習

六、織體

七、調式

八、調性

第三節即興伴奏的理論技術

一、和弦連線

二、基本練習

三、副三和弦

四、重屬和弦與Ⅳ級副屬和弦Ⅴ/Ⅴ、Ⅴ/Ⅳ(DD、SD)

第二章即興伴奏的彈奏技術指導

第一節鋼琴基本彈奏技術

一、五指練習

二、音階與琶音

三、雙音與八度

第二節即興伴奏中的前奏、間奏、尾奏

一、前奏

二、間奏

三、尾奏

第三節民族調式歌曲的即興伴奏方法

一、五聲調式的特點

二、常用五聲調式歌曲的伴奏配置方法

第四節和弦以及分解和弦織體的變化形式

一、和弦織體的變化形式

二、琶音和弦織體的變化形式

第五節即興伴奏中的常用節奏型

一、歐美現代歌曲節奏

二、中國民歌節奏

附:由c大調向其他十一個調性轉調的和弦組合

第三章正譜伴奏練習樂曲

第一節少兒、民眾歌曲

閃爍的小星

上學歌

歌聲與微笑

八月桂花遍地開

中國,中國,鮮紅的太陽永不落

第二節中外藝術歌曲

尼娜

搖籃曲

我親愛的

故鄉的親人

乘著那歌聲的翅膀

在我的心裡

鱒魚

小夜曲

桑塔-露齊亞

重歸蘇蓮托

啊!我的太陽

北方的星

月之故鄉

送別

祖國,慈祥的母親

玫瑰三願

梅娘曲

黃河頌

黃水謠

在銀色的月光下

……

第四章即興伴奏練習樂曲

書摘

書摘

第二節即興伴奏的和弦彈奏技術

和弦、織體、調式、調性是即興伴奏技術訓練的基本內容。

在出版的樂譜上,樂曲的所有音符及各種符號,都是作曲家寫定的,彈奏者即使不知道樂曲是什麼調性、和弦,也可以視譜彈奏樂曲。即興伴奏則與之不同,為歌曲進行即興伴奏時,彈奏者需要根據旋律及演唱者的要求,即刻決定用什麼調性、和聲、織體並自行掌握彈奏。因此,即興伴奏學科自身所需要的基本功,需要進行專門訓練。

一、和弦

首先應熟練掌握三和弦、七和弦的彈奏技術(因為它們是多聲部音樂的最小元素,是即興伴奏訓練的核心技術),同時要求對不同和弦音響色彩從感覺上加以辨別,並儲藏在大腦及手指的“運動記憶”的“倉庫”之中,以便隨時取用。

在任何一個調性的大調或小調的自然音階中,都有可能建立七個三和弦和七個七和弦,因此,十二個調性上一共就有168個和弦。

常用和弦: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屬七和弦;

不常用和弦:大七和弦、小七和弦、半減七和弦、減七和弦、增三和弦;

極少用和弦:減三和弦、小大七和弦、增大七和弦。

二、和弦的分類

根據和弦的不同結構、不同音響色彩,和弦可分為兩類:

明亮色彩類:大三和弦、屬七和弦、大七和弦、增三和弦、增大七和弦;

暗淡色彩類:小三和弦、減三和弦、小七和弦、減七和弦、半減七和弦、小大七和弦。

從音響的協和程度,還可以分為四類:

協和和弦:大三和弦、小三和弦;

比較協和和弦:屬七和弦、小七和弦;

比較不協和和弦:減三和弦、增三和弦、半減七和弦、減七和弦;

不協和和弦:大七和弦、大小七和弦、增大七和弦。

通過上述實例分析比較,可獲得以下和弦連線的基本概念:

在三種不同形式的和弦連線中,首先應注意掌握運用四度關係的和弦連線,掌握好以調性主和弦為中心的上、下四度的Ⅰ、Ⅳ、Ⅴ三個和弦連線組成的基本和聲語彙。一般來說,任何和弦的四度連線(尤其是上行四度)均具有樸素、新鮮而又自然的音響效果。在此基礎上運用一些上行二度連線,將獲得更為鮮明和強有力的效果。如果要想獲得較為柔和的音響效果,則可以較多地採用一些三度關係的和弦連線,特別是大調的Ⅰ、Ⅳ、Ⅴ和弦的上下三度(不包括Ⅶ級減三和弦)。故此,Ⅰ——Ⅳ——Ⅴ——Ⅰ(T——S——D——T)的和聲進行,是即興伴奏和聲語彙的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