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電視傳輸與組網

數位電視傳輸與組網

本書系統地論述了數位電視傳輸技術、傳輸標準、組網技術、組網實例、傳輸接口等內容。本書內容豐富,系統性強,可作為高等院校廣播電視專業、多媒體通信專業、通信專業的教學用書,也適應於電視台和有線電視台從事數位電視傳輸與組網的工程技術人員、廣大數位電視設備生產廠家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閱讀。

簡介:

全書共分8章,第1章介紹數位電視傳輸及其關鍵技術,第2章介紹數位電視傳輸標準,第3章介紹數位電視衛星傳輸,第4章介紹數位電視在光纖幹線上的傳輸,第5章介紹數位電視在HFC網上的傳輸,第6章介紹電話網寬頻接入技術,第7章介紹數位電視其他傳輸方式,第8章介紹MPEG?2編解碼器接口技術。

目錄

目錄:

第1章 數位電視傳輸中的關鍵技術1

1. 1 數位電視傳輸系統1

1. 1. 1 數字通信系統1

1. 1. 2 數位電視衛星傳輸系統2

1. 1. 3 數位電視有線傳輸系統4

1. 1. 4 數位電視地面廣播傳輸系統4

1. 1. 5 有條件接收6

1. 2 數位電視傳輸中的關鍵技術14

1. 2. 1 能量擴散技術 能量隨機分布 14

1. 2. 2 外碼糾錯編碼 R?S 18

1. 2. 3 數據交織和解交織26

1. 2. 4 內碼編碼,格狀編碼 TCM 32

1. 2. 5 位元組到符號映射47

1. 2. 6 數字調製47

1. 2. 7 π/2旋轉不變QAM星座的獲得72

第2章 數位電視傳輸標準75

2. 1 美國ATSC數位電視傳輸標準75

2. 1. 1 系統綜述75

2. 1. 2 ATSC標準的掃描格式和解析度76

2. 1. 3 ATSC標準的視頻壓縮子系統78

2. 1. 4 ATSC標準的傳輸子系統79

2. 1. 5 ATSC標準的有條件接入80

2. 1. 6 ATSC標準的射頻/傳送子系統特性83

2. 1. 7 VSB的格狀編碼器. 預編碼器. 符號映射器和 VSB映射器86

2. 1. 8 同步信息88

2. 1. 9 導頻信號的插入和載波恢復91

2. 1. 10 VSB調製器92

2. 1. 11 上變頻和射頻載波偏置93

2. 1. 12 ATSC標準接收機部分電路94

2. 1. 13 干擾抑制濾波器96

2. 1. 14 信道均衡器97

2. 1. 15 自適應視頻誤碼淹蓋策略104

2. 1. 16 ATSC標準系統套用於多種業務105

2. 2 歐洲的DVB數位電視傳輸標準110

2. 2. 1 DVB系統所採用的主要技術與關鍵部分112

2. 2. 2 DVB標準的傳輸系統113

2. 2. 3 歐洲衛星DVB?S系統114

2. 2. 4 DVB標準有線傳輸系統DVB?C119

2. 2. 5 DVB標準地面廣播傳輸系統DVB?T120

2. 2. 6 11/12GHz頻段的歐洲衛星DVB鏈路系統120

2. 2. 7 20GHz頻段的HD?SAT設計121

2. 2. 8 HD?SAT的分級122

2. 2. 9 多層調製122

2. 2. 10 通用接收機123

2. 3 日本ISDB數位電視地面傳輸標準124

2. 3. 1 系統綜合業務潛力124

2. 3. 2 系統移動信道傳輸性能127

2. 4 DVB?T和ISDB?T的比較131

2. 5 ATSC與DVB的比較133

2. 5. 1 ATSC的主要特徵134

2. 5. 2 DVB的主要特徵135

2. ?5?3 ATSC和DVB的性能比較136

2?6 香港對3個標準數字地面電視廣播測試的總結報告139

2?6?1 引言139

2?6?2 技術測試的目標140

2?6?3 技術測試的細節141

2?6?4 實地測試項目142

2?6?5 結論152

2?7 香港對歐洲DVB?T系統的詳細測試報告153

2?7?1 實地實驗系統153

2?7?2 實地實驗的設備裝配和測量步驟154

2?7?3 實地實驗結果157

2?8 我國提出的幾種DTV?T傳輸草案167

2?8?1 高級數位電視廣播 ADTB 系統傳輸方案167

2?8?2 地面數字多媒體/電視廣播傳輸系統 DMB?T 171

2?8?3 同步多載波擴頻地面數位電視傳輸 SMCC 178

第3章 數位電視衛星傳輸184

3?1 衛星電視廣播頻道184

3?1?1 全球範圍衛星廣播的頻段分配184

3?1?2 衛星電視頻道的劃分185

3?1?3 亞太地區上空主要電視廣播衛星分布情況187

3?1?4 我國上空部分數字衛星電視節目表189

3?1?5 在我國可收到的衛星電視廣播191

3?2 數字衛星系統193

3?2?1 衛星廣播電視衛星的軌道位置193

3?2?2 上行發射機或星載轉發器的組成193

3?2?3 數字衛星電視地面接收站194

3?2?4 家用數字衛星電視接收機195

3?2?5 國際衛星數位電視廣播參數196

3?3 數字衛星電視傳輸系統設計197

3?3?1 工作頻段和星源的選擇197

3?3?2 網路構成199

3?3?3 網路管理與控制系統202

3?3?4 網路安全203

3?3?5 地球站設備配置204

3?3?6 頻率計畫208

3?4 數字衛星電視接收210

3?4?1 數字衛星電視接收機的基本組成210

3?4?2 幾種常見的整機結構方案212

3?4?3 各部分電路分析214

3?4?4 主要晶片介紹217

第4章 數位電視在光纖幹線上傳輸225

4?1 光纖傳輸幹線225

4?1?1 光纖的頻譜資源225

4?1?2 數位電視信號在數字信道上傳輸組網228

4?1?3 數位電視傳輸的四級組網230

4?2 城 域 網232

4?2?1 如何組建寬頻城域網232

4?2?2 寬頻城域網規劃設計原則235

4?2?3 寬頻智慧型綜合業務城域網240

4?2?4 基於IP的城域網 MAN 流媒體服務系統241

4?3 CWDM與DWDM. SDH. MSTP在城域網套用的比較分析246

4?3?1 城域網對光層網路系統的要求247

〖WTHZ〗4?3?2 粗波分復用CWDM技術的特點247

4?3?3 5種建網方案比較250

4?4 基於ATM的電纜數據機251

4?4?1 Cable Modem參考體系結構251

4?4?2 Cable Modem基本層次252

4?5 寬頻接入網技術256

4?5?1 寬頻接入網類型256

4?5?2 光纖寬頻接入網技術256

4?5?3 網路一體化及ATM和B?ISDN262

4?6 數字光纖網中使用的光器件266

4?6?1 雷射器266

4?6?2 摻鉺光纖放大器 EDFA 266

4?6?3 合波器 光復用器 與分波器 光解復用器 270

4?6?4 波長轉換器 OTU 272

4?6?5 波分復用 WDM 系統的工程計算考慮273

4?7 SDH介紹275

4?7?1 SDH網路單元設備275

4?7?2 SDH的速率與幀結構277

4?7?3 數字復用原理279

4?7?4 數字交叉連線設備280

4?8 數位電視在數字光纖網上傳輸實例281

4?8?1 SDH傳輸系統281

4?8?2 SDH與PDH的接口282

4?8?3 SDH傳輸網結構282

4?8?4 多路MPEG?2復接283

4?8?5 MPEG?2復接器框圖283

4?8?6 EP?MU100復接器性能指標283

4?8?7 MPEG?2 OVER SDH系統配置285

4?8?8 工程組網套用實例286

第5章 數位電視在HFC網上傳輸288

5?1 HFC系統的組成288

5?2 數位電視有線傳輸組網設計考慮289

5?2?1 HFC系統上. 下行信道頻譜的劃分289

5?2?2 上行信道信號的調製方式293

5?2?3 回傳信道協定293

5?2?4 HFC系統設計294

5?3 環形HFC網路設計298

5?3?1 HFC的主要網路形式298

5?3?2 面向未來的HFC環型網路300

5?3?3 面向未來的HFC網路的設計304

5?3?4 HFC網路的回傳系統309

5?3?5 網路管理312

5?4 數字有線電視接收機頂盒313

5?4?1 機頂盒簡介313

5?4?2 機頂盒涉及的標準314

5?4?3 機頂盒的關鍵技術314

5?4?4 機頂盒所具備的功能315

5?5 省級數字視頻傳輸平台的建設317

5?5?1 省級數字視頻傳輸平台建設總體規劃317

5?5?2 技術解決方案319

5?6 有線網路發展的幾點思考324

5?6?1 電信. 衛星通信和有線網路相互融合324

5?6?2 傳輸內容數位化325

5?6?3 拓撲化配置325

5?6?4 頻寬挑戰325

5?6?5 廣播點播325

5?6?6 邊緣處理326

5?6?7 主幹網326

5?6?8 網路前端326

5?6?9 IVN--分散式的路由器解決方案326

5?7 超寬頻同軸網路 327

5?7?1 寬頻IP服務327

5?7?2 構建虛擬光纖網路327

5?7?3 利用現有的HFC設備329

5?7?4 產品簡介330

5?8 有線電視寬頻微型網路結構331

5?8?1 傳統的同軸有線電視網路332

5?8?2 混合光纖同軸 HFC 有線電視系統332

5?8?3 供電節點的考慮334

5?8?4 PDN結論335

5?8?5 微型光纖節點的考慮335

5?8?6 結論336

5?9 HFC接入ATM網路中實現多種業務傳輸336

5?9?1 基於IP的HFC網路的基本結構336

5?9?2 業務綜合337

5?9?3 接入控制單元339

5?9?4 MAC協定341

5?10 HFC網路作為SME 中小型企業 的接入解決方案342

5?10?1 光纖和銅線342

5?10?2 無線接入344

5?11 用於工業集團的HFC網路344

5?12 HFC網路結構的演變346

5?12?1 傳輸需求346

5?12?2 用於互動業務的DVB?DAVIC模型347

5?12?3 結構349

5?12?4 FTTC/微型光纖節點結構351

5?12?5 最終結構:光纖到家庭/大樓352

5?12?6 服務質量 QoS 要求353

5?12?7 語音通信354

5?13 傳輸基於IP的住宅電視業務355

5?13?1 基於IP的視頻傳送對於CATV方案的競爭性的定位356

5?13?2 整體網路結構357

5?13?3 為滿足苛刻的QoS要求的流量工程361

5?13?4 IP多點廣播要求362

5?13?5 商業場合上的考慮363

第6章 電話網寬頻接入技術364

6?1 xDSL寬頻接入網364

6?1?1 xDSL寬頻接入網的分類364

6?1?2 xDSL寬頻接入網366

6?2 ADSL368

6?2?1 參考模型368

6?2?2 性能369

6?2?3 傳送模式369

6?2?4 頻譜和比特分配369

6?2?5 糾錯369

6?2?6 比特率適配370

6?2?7 ADSL的特徵370

6?3 VDSL374

6?3?1 系統參考模型374

6?3?2 傳送模式375

6?3?3 性能375

6?3?4 傳送頻譜375

6?3?5 功率消耗376

6?3?6 傳輸技術376

第7章 數位電視其他傳輸方式378

7?1 無線多點分配系統 LMDS 在寬頻網中的套用378

7?1?1 LMDS寬頻接入網技術378

7?1?2 系統概貌379

7?1?3 LMDS系統379

7?1?4 基本原理380

7?1?5 工作頻率381

7?1?6 LMDS採用的技術381

7?1?7 LMDS與其他接入技術的比較382

7?1?8 套用384

7?1?9 結論384

7?2 在無線區域網路上實現H?263 視頻通信385

7?2?1

ITU?T的建議H?263和H?263 385

7?2?2 RTP/RTCP打包方案386

7?2?3 IEEE 802?11網路386

7?2?4

Kinesis387

7?3 高速無線網路中綜合業務的媒體訪問控制389

7?3?1 基於動態媒體訪問控制 SND?MAC 390

7?3?2 SND?MAC的套用394

7?4 電力線載波寬頻接入網技術395

第8章 MPEG?2編解碼器接口技術397

8?1 MPEG?2數據信號的接口397

8?1?1 同步並行接口 SPI 397

8?1?2 同步串列接口 SSI 400

8?1?3 異步串列接口 ASI 403

8?2 MPEG?2數據接口中使用的低壓差分晶片 LVDS 408

8?2?1 LVDS介紹408

8?2?2 使用LVDS的趨勢408

8?2?3 在低噪聲和低功耗時獲得速度408

8?2?4 LVDS套用412

參考文獻413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