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相機像素數

數位相機像素數

“像素”是相機感光器件上的感光最小單位。就像是光學相機的感光膠片的銀粒一樣,記憶在數位相機的“膠片”(存儲卡)上的感光點就是像素;要想得到解析度高(也就是細膩的照片),就必須保證有一定的像素數。當然並不是像素數越大,照片的就越清晰,照片的清晰度是由“點像"決定,而並非像素數,像素數是有效像素的總和,點像素是每點(寸等)有多少像素。 我們在使用數位相機拍照時,往往有幾組數字供我們選擇: 640×480, 1024×768, 1600 ×1200, 2048×1536,…… 每一組數字中,前一數字表示在照片的長度方向上所含的像素點數,後一數字表示在寬的方向上所含的像素點數,兩者的乘積,就是像素數;例如1600×1200=1920000≈2000000,就是200萬(像素)。這200萬就代表著數位相機的像素數。

基本信息

數位相機像素

像素是衡量數位相機的最重要指標。像素指的是數位相機的解析度。它是由相機里的光電感測器上的光敏元件數目所決定的,一個光敏元件就對應一個像素。因此像素越大,意味著光敏元件越多,相應的成本就越大。 數位相機的圖像質量部分是由像素決定的,大過一定尺寸再單純拿像素來比較就沒有意義了,目前主流單眼數位相機像素在2000萬以上,但是普通攝影及家用1000萬像素已足夠用,因為我們使用的顯示器的解析度有限,一般為1366×768至1920×1200,這樣的解析度如果顯示像素過高的圖片時,圖片會被壓縮至當前螢幕的大小,此時有的圖片就會出現銳利度過高的情況而失真。成像質量主要取決於相機的鏡頭,感光元件大小及質量。像素越大,照片的解析度也越大,可列印尺寸也更大,但是,早期的數位相機都是低於100萬像素的。從1999年下半年開始,200萬像素的產品漸漸成為市場的主流。(現在的手機普遍都是1200萬像素,家庭用的相機一般都要2400萬像素左右比較合適。) 當前的數位相機的發展趨勢,像素宛如PC機的CPU主頻,有越來越大的勢頭。 其實從市場分類角度看,面向普及型的產品,考慮性價比的因素,像素並不是越大越好。畢竟200萬像素的產品,已經能夠滿足目前普通消費者的大多數套用。因此大多數廠商在高端數位相機追求高像素的同時,當前其產量最大的,仍是面向普及型的百萬像素產品。頂級專用相機,已有超過1億像素級的產品。 另外值得消費者注意的是,當前的數位相機產品,在像素標稱上分為CCD像素和經軟體最佳化後的像素,後者大大高於前者。如某品牌目前流行的數位相機,其CCD像素為230萬,而軟體最佳化後的像素可達到330萬。

分類

最大像素

英文名稱為Maximum Pixels,所謂的最大像素是經過插值運算後獲得的。插值運算通過設在數位相機內部的DSP晶片,在需要放大圖像時用最臨近法插值、線性插值等運算方法,在圖像內添加圖像放大後所需要增加的像素。插值運算後獲得的圖像質量不能夠與真正感光成像的圖像相比。

在市面上,有一些商家會標明“經硬體插值可達XXX像素”,這也是相同的原理,只不過在圖像的質量和感光度上,以最大像素拍攝的圖片清晰度比不上以有效像素拍攝的。

最大像素,也直接指CCD/CMOS感光器件的像素,一些商家為了增大銷售額,只標榜數位相機的最大像素,在數位相機設定圖片解析度的時候,的確也有拍攝最高像素的解析度圖片,但是,用戶要清楚,這是通過數位相機內部運算而得出的值,再列印圖片的時候,其畫質的減損會十分明顯。

有效像素

有效像素數英文名稱為Effective Pixels。與最大像素不同,有效像素數是指真正參與感光成像的像素值。最高像素的數值是感光器件的真實像素,這個數據通常包含了感光器件的非成像部分,而有效像素是在鏡頭變焦倍率下所換算出來的值。以美能達的DiMAGE7為例,其CCD像素為524萬(5.24Megapixel),因為CCD有一部分並不參與成像,有效像素只為490萬。

數碼圖片的儲存方式一般以像素(Pixel)為單位,每個象素是數碼圖片裡面積最小的單位。像素越大,圖片的面積越大。要增加一個圖片的面積大小,如果沒有更多的光進入感光器件,唯一的辦法就是把像素的面積增大,這樣一來,可能會影響圖片的銳力度和清晰度。所以,在像素麵積不變的情況下,數位相機能獲得最大的圖片像素,即為有效像素。

用戶在購買數位相機的時候,通常會看到商家標榜“最大像素達到XXX”和“有效像素達到XXX”,那用戶應該怎樣選擇呢?在選擇數位相機的時候,應該注重看數位相機的有效像素是多少,有效像素的數值才是決定圖片質量的關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