敞開與遮蔽

內容介紹

《敞開與遮蔽:新媒介時代的隱私問題研究》將隱私、隱私權的概念溯源、思想探究以及隱私問題的演化發展,放在媒介技術不斷發展的大背景下進行思考,分析了媒介技術本身所具有的“敞視”性質與隱私“遮蔽”之間存在的天然的矛盾性。新媒介時代的隱私問題是內置於技術本身的價值負荷的產物,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必然性。但是,從技術的使用價值來看,技術套用具有善惡之分,因此人類有主觀選擇的餘地與能力,能限制和規範技術的發展。《敞開與遮蔽:新媒介時代的隱私問題研究》突破了以往“傳媒與隱私”問題研究主要從媒介機構和組織的角度進行職業倫理或法律研究的局限,面對不斷發展和滲透我們生活的媒介技術,從法律、道德、技術、文化的綜合性視角考察當前社會與學界熱議的隱私問題,擴展了隱私研究的理論視野;並對一些有代表性的新媒介技術對個人隱私的影響,以及它們如何形塑我們的日常態度和行為進行了具體深入的掃描和分析。

作品目錄

前言
一、問題的提出
二、國內外研究綜述
(一)從法律的角度進行的研究
(二)從大眾文化的角度進行的研究
(三)從技術批判的角度進行的研究
(四)從倫理的角度進行的研究
三、研究目的和研究內容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內容
第一章 隱私、隱私權的源起與發展
第一節 隱私思想與其社會價值
1.1.1 公私領域的劃分與隱私的提出
1.1.2 隱私的定義與概念的複雜性
1.1.3 隱私的價值
第二節 隱私權概念的提出和演進
1.2.1 19世紀末期的媒介發展狀況
1.2.2 隱私權的提出與法律地位的確立
l.2.3 媒介技術的發展對隱私權的挑戰
第二章 新媒介時代與隱私問題
第一節 處於危險中的隱私
2.1.1 新媒介時代的隱私狀況描述
2.1.2 窺私的社會動因分析
第二節 隱私問題的社會影響
2.2.1 公共領域和私人領域的混雜
2.2.2 人與人之間的信任缺失
2.2.3 隱私消費的大眾文化興起
第三章 “權力之眼”——公共場所的電子眼與隱私
第一節 電子眼——無所不在的權力的眼睛
3.1.1 CCTV與監控社會
3.1.2 公共場所的閉路電視監控概述
3.1.3 電子眼——作為權力的技術
第二節 監控下的個人隱私
3.2.1 公共場所的定義
3.2.2 公共場所隱私的法律論爭
3.2.3 公共場所隱私喪失的負面效應
第三節 與公共場所隱私權相關的利益衝突
3.3.1 權力與權利的衝突和價值衡量
3.3.2 普通公民知情權和公民隱私權的衝突和價值衡量
第四節 對公共場所電子眼監控的法律規制
3.4.1 安裝監視器的前提的合法性
3.4.2 對監視範圍和安裝範圍的限制
3.4.3 安裝程式的透明化
3.4.4 對所得資訊的利用與管理
相關連結:電子監控新聞事件
1.學校在學生宿舍走廊安裝攝像頭學生認為侵犯隱私
2.廣州火車站公廁裝上攝像頭管理者稱“為防止小偷”
3.公車攝像頭直播走光好色者藉機偷窺
第四章 “看不見的手”——網路資料庫與隱私
第一節網路隱私權的新特點
4.1.1 網路隱私權更脆弱,侵權後果更嚴重
4.1.2 侵權客體的複雜化與國際化
4.1.3 具有人格權與財產權的雙重性質
4.1.4 隱私權能進一步強化與擴大
……
第五章 失控的個體——人肉搜尋、偷拍偷錄與隱私
第六章 裸露在人群——網路自拍與隱私
第七章 對新媒介時代隱私問題的反思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