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醬耳草

敗醬耳草

敗醬耳草,茜草科、耳草屬植物。產於廣東、雲南、貴州等省;生於空曠草地上。

基本信息

簡介

圖片圖片
種中文名:敗醬耳
種拉丁名:HedyotiscapituligeraHance
科中文名:茜草科
科拉丁名:Rubiaceae
屬中文名:耳草屬 屬拉丁名:Hedyotis
國內分布:產於廣東雲南貴州等省;生於空曠草地上。模式標本采自廣東
中國植物志:71(1):059

植物形態

圖片圖片
直立草本,高60-80厘米;莖近單生,下部圓柱形,上部微呈方柱形,疏被長柔毛。葉對生,具短柄,膜質,長圓狀披針形,長4.5-7.5厘米,寬--2厘米,兩端鈍或略短尖,邊緣具小緣毛,上面無毛或散生微柔毛,下面除葉脈有短剛毛外,全部無毛;側脈每邊6條,極纖細,在葉片兩面均明顯,與中脈成銳角向上伸出;托葉長3-4毫米,頂部分裂成2-4條剛毛。花4數,近無梗,數朵密集成小頭狀,然後再排成頂生的復聚傘花序,有長總花梗;花萼長1.5-3毫米,無毛,萼管球形,萼檐裂片小,角形;花冠白色,漏斗形,喉部被硬毛,花冠裂片鈍;雄蕊和花柱均突出冠管外。蒴果扁圓形,成熟時開裂為2果爿,果爿腹部直裂,內有種子數粒。花期7-8月。

醫學用途

性味歸經 辛、苦,微寒。入胃、大腸、肝經。
功效 清熱解毒,消癰排膿,活血行瘀。
功效特點 本品清降中有行散之性,故既可清熱解毒,又能活血散瘀,且長於行腸胃瘀滯,善消內癰,故為腹腔膿腫常用藥,如闌尾炎、肝膿腫及婦女子宮附屬檔案的炎症有專效。

功效主治

1.清熱解毒,行瘀排膿:①用於腸癰(急慢性闌尾炎),常與大黃丹皮冬瓜仁桃仁等同用。②用於肺癰(肺膿瘍),常與魚腥草蘆根桃仁、桔梗同用。③用於濕熱帶下,症見赤白帶下連續不絕,小腹熱痛,常與苦參、黃柏、芡實、金櫻子、杜仲、車前子同用。
2.祛瘀止痛:①用於產後腹痛,常與當歸、炮姜、川芎、桃仁同用。②用於血熱瘀滯、心腹疼痛,常與當歸、川芎、乳香同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