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靈清腸方

效靈清腸方

由馬齒莧、藿香、黃芪、檳榔、黃連、車前子等組而成,具殺病菌,排濁氣,排毒素,清腸道,復正氣之功效。

百科簡介

【方劑名稱】效靈清腸方
【藥材成分】馬齒莧、藿香、黃芪、檳榔、黃連、車前子等苗嶺天然藥材。
【性狀規格】苗藥飲片及藥粉;160克/付。
【主治疾病】腸炎
【用法用量】一日一付,每日三次,每次一碗,(即早、中、晚各一碗,每碗約150~200ml),15付為一療程。
【用藥須知】1、服藥期間忌食辛辣肥膩之物,忌酒;
2、注意飲食衛生,宜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3、胃穿孔、高血壓、高血糖、糖尿病患者、孕婦及有過敏反應者慎用。

病因解析

一、急性腸炎病因
1.飲食不當。常因暴飲暴食,進食過多的高脂高蛋白食物,飲酒、飲冰涼飲料過多,或進食腐敗、污染的食物。
2.腸道感染。細菌、病毒感染,如常見的嗜鹽桿菌、沙門氏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等。
3.全身性感染。如傷寒、副傷寒、肝炎及敗血症等。
4.藥物所致。進食某些藥物如水楊酸鹽類、磺胺、某些抗生素等;或誤服強酸、強鹼及農藥等均可引起本病。
5.個別病人對食物產生過敏反應。每個人的體質不同,一些人對某些食物或藥物產生過敏反應,導致急性腸炎的發生。 
二、慢性腸炎病因
1、慢性腸道細菌感染性疾病。如慢性細菌性痢疾、潰瘍型腸結核、沙門氏菌感染、腸道菌群失調,都可導致慢性腸炎的發生。
2、腸寄生蟲病。如慢性阿米巴痢疾、慢性血吸蟲病、腸鞭毛蟲病、結腸小袋纖毛蟲病、腸道蠕蟲病等,也是慢性腸炎的病因。
3、非細菌性炎症.如克降氏病、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腸炎、結腸憩室炎、結腸息肉並髮結腸炎等,可導致腸炎的發生。
 4、腸腫瘤.如結腸癌、直腸癌、小腸惡性淋巴瘤,也可導致腸炎的發生。
 5、胃原性慢性腸炎。如慢性萎縮性胃炎、胃癌晚期、胃空腸吻合術後容易導致腸炎。
 6、胰原性慢性腹瀉腸炎。如慢性胰腺炎、慢性腹瀉、胰腺癌晚期。
 7、內分泌、代謝障礙疾病。甲狀腺功能亢進,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症,垂體前葉功能減退症,糖尿病,也是腸炎的病因之一。
 8、其他疾病導致腸炎。尿毒症、糙皮病、放射性腸炎、硬皮病。痙攣性結腸(過敏性結腸炎)、神經精神性腹瀉等都可能導致腸炎的發生。

效用解析

第一步:清腸,以清腸道之毒
腸炎病發,正是因為毒素內積,不得排出所致。效靈清腸方清熱解毒、排毒化腐,第一步先排清體內致病之毒素,則腹瀉、腹痛等不適症狀可消除。
 第二步:理腸,以復腸道之功能
效靈清腸方在排清體內致病之毒素以後,通腸止泄,行氣止痛,健脾厚腸,促進腸道黏膜再生,恢復腸道消化、吸收等功能。
 第三步:固腸,以強腸道之免疫
理氣醒脾,補肝益腎,疏肝和胃,效靈清腸方通調全身器官,促進新陳代謝,提高腸道防禦功能,增強免疫能力,鞏固療效,防止腸炎復發。

辯證治療胃炎

1.病因為腎陽虛衰,不能溫煦脾土,而黎明之前,陽氣未振,陰寒較盛,故見臍腹作痛,腸鳴而瀉。治則為溫補脾腎,固澀止瀉,健脾益腸。方選藿香、車前子等。
2.里急後重型——健脾益氣,養胃和胃
病因為脾胃素虛,致令脾胃升降無力,或感受寒濕之邪,中氣不足,糞便為之變,而成里急後重之感。治則為清熱利濕,消積導滯,溫陽健脾益氣。方選檳榔、黃連等。 
 3.膿性便型——清熱解毒,散血消腫
病因為風邪外襲,表里相應,濕飲停聚,客邪再至,內外相引,以至膿性便。治則為清熱解毒,解表清腸,排毒化腐。方選馬齒莧等。
4.腹痛型——化瘀通絡,理氣止痛
病因為泄瀉日久,病邪入絡,血瘀腸絡,瘀阻氣滯,不通則痛。治則為化瘀通絡,行氣止痛,溫腎散寒。方選烏藥、元胡等。
5.下墜型——補中益氣,抑肝扶脾
病因為氣機不利,肝失條達,失其健運,疏泄失常,胸脅脹悶,自感內臟下墜,為肝旺脾虛之象。治則補益肺氣,健脾益腸,疏肝解郁。方選葛根、黃芪等。

辯證論治

1.嘔吐腹瀉型(以嘔吐腹瀉為特徵的腸炎)
針對嘔吐腹瀉型腸炎,文醫師在基礎方上,配以藿香、車前子等,因為藿香既能化濕,又能和中止嘔,治濕濁中阻所致之嘔吐,最為捷要;車前子能利水健脾,分清濁而止瀉。因此諸藥配伍可達到溫補脾腎,固澀止瀉,健脾止嘔之效。
2.里急後重型(以解大便時,解完了還想解,而又解不出來為主要特徵)
針對里急後重型腸炎,文醫師在基礎方上,配以檳榔、黃連等,檳榔辛散苦泄,入胃腸經,善行胃腸之氣,消積導滯,兼能緩瀉通便;黃連苦寒沉降,能清熱燥濕,尤善除胃腸濕熱,諸藥配伍可達清熱利濕,行胃腸之氣,消積導滯之效。 
 3.膿性便型(以大便帶膿為主要特徵)
針對膿性便型腸炎,文醫師在基礎方上,配以馬齒莧,馬齒莧性寒質滑,酸能收斂,入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之功,可治療大腸濕熱,血熱妄行,腹痛泄瀉,或下利膿血。
4.腹痛型(以腹部疼痛為主要特徵)
針對腹痛型腸炎,文醫師在基礎方上,配以烏藥、元胡等,烏藥味辛行散,性溫祛寒,入肺而宣通,入脾而寬中,故有化瘀通絡,行氣止痛,溫腎散寒之效,解寒凝氣滯之胸腹諸痛證;元胡有活血散瘀,利氣止痛的功能,因能有效解除腹痛型腸炎症狀。 
5.下墜型(以患者自覺內臟下墜為特徵)
針對下墜型腸炎,文醫師在基礎方上,配以葛根、黃芪等,葛根有升舉陽氣之功效,輕清升散,藥性升發,柳舉陽氣,鼓舞機體正氣上升,津液布行;黃芪能通調血脈,流行經絡,可無礙於壅滯也,對治療下墜型腸炎功效卓著。

護理保健

1、忌吃易產生氣體的食物,如大豆、豆製品、炒蠶豆、白薯等。
2、忌生冷瓜果,如各種冷飲、冰鎮食品、梨、西瓜、橘、柑、香蕉、西紅柿等。
3、忌食牛奶及海鮮,腹瀉患者食用牛奶、煉乳、蝦、海魚等後易導致腹瀉加重。
4、忌食豬油、羊油、奶油、牛油、核桃仁等多脂肪食物,以免加重腹瀉。
5、宜食具有止瀉作用的食物,如:薏苡仁、山楂、烏梅、蘋果、荔枝、蓮子、糯米、粳米、茨實、藕、火腿、烏雞等。
6、注意勞逸結合,不可太過勞累,作息時間要規律。
7、保持心情舒暢。心情舒暢,避免精神刺激,因為精神焦慮也是導致腸炎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