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經濟學試題

政治經濟學試題,是關機政治經濟學的考試題,題型有選擇題、判斷題(可能也以選擇的形式出現)、問答題和論述題。

題型

選擇題、判斷題(可能也以選擇的形式出現)、問答題和論述題

5. 某資本家投資100萬元,資本有機構成4:1,m′=100%,一年周轉4次,其年剩餘價值量和剩余價值率分別是

A.80萬,100% B.40萬,400%

C.40萬,100% D.80萬,400%

命題思路: 發展必須是科學的發展,注重提高經濟成長的質量和效益的發展。而較快的增長速度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投資問題,要涉及到在生產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的情況下生產資料和勞動力之間的量的比例問題,更要注重如何提高增長的質量和效益的問題。這種情況下,資本主義生產的經驗和教訓,對於我們顯然具有極其重要的借鑑意義。所以,本題考查的雖然是資本周轉速度對商品生產和價值增殖的影響,實質卻是要求我們掌握投入與產出的關係,解決如何提高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實現又快又好發展的問題。

命題特點:本題形式上是一道計算題,但實質是對一系列相關概念進行的綜合考查,考生必須首先明白資本的構成,資本的價值構成,然後還必須明白這裡的“投資”,即全部預付資本,還必須明白剩餘價值量、年剩餘價值量、剩餘價值率、年剩餘價值率的概念,並特別要清楚資本周轉速度對商品生產和價值增殖的影響。

考點分析:本題涉及考點比較複雜,但主要是資本有機構成和剩餘價值的關係,資本周轉速度及其對商品生產和價值增殖的影響。

對於前者,考生首先應該明白資本的構成可以從物質形式和價值形式兩個方面考察,從物質形式上看,資本由一定數量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構成,兩者的比例由生產的技術水平決定。這種由生產技術水平決定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之間的量的比例,叫做資本的技術構成。另一方面,從價值形式上看,資本由一定數量的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構成,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之間的比例,叫做資本的價值構成。資本的技術構成和價值構成之間存在著內在的有機聯繫,一般情況下,資本技術構成的變化會引起價值構成的變化,而資本價值構成的變化又大體上反映技術構成的變化。馬克思把這種由資本技術構成決定並且反映資本技術構成變化的資本的價值構成,叫做資本的有機構成,通常用c:v表示。題乾中的“資本有機構成4:1”即是指的這種“資本的價值構成”,這樣,資本有機構成也就和剩餘價值的相關問題建立了聯繫。

關於後者,考生主要掌握“加快資本周轉可以增加年剩餘價值量和提高年剩餘價值率”。年剩餘價值量是預付資本在一年中獲得的剩餘價值量。全部預付資本的周轉加快,其中可變資本的周轉速度也加快,一年中帶來的剩餘價值量就越多。可變資本周轉速度的快慢與年剩餘價值量的多少成正比例變化。年剩餘價值率是一年內生產的剩餘價值總量同一年內預付的可變資本的比率。資本周轉越快,年剩餘價值量就越多,從而年剩餘價值率就越高;反之,資本周轉越慢,年剩餘價值量下降,從而年剩餘價值率也降低。年剩餘價值率與剩餘價值率是不同的,首先,它們從不同方面表現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關係。剩餘價值率是在一次生產過程中,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和預付可變資本的比率,它表示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程度;而年剩餘價值率是年剩餘價值總量和預付可變資本的比率,它表示預付可變資本在一年中的增殖程度,反映了預付可變資本周轉速度對剩餘價值生產的影響。其次,一般說年剩餘價值率大於剩餘價值率,只有當預付可變資本年周轉為1次,從而預付可變資本量與實際發揮作用的可變資本量相等時,年剩餘價值率才會和剩餘價值率相等。

解題思路:(一)本題看似複雜,其實極其簡單,考生如果使用排除法,首先可以從B、C兩項的40萬毫無根據進行排除,然後根據“一般說年剩餘價值率大於剩餘價值率,只有當預付可變資本年周轉為1次,從而預付可變資本量與實際發揮作用的可變資本量相等時,年剩餘價值率才會和剩餘價值率相等”排除A項。

(二)當然,考生也可以按照下列公式進行計算,直接選擇。

年剩餘價值量(M)是資本家在一年中獲得的剩餘價值總量,M=m’vn。年剩餘價值率(M’)是年剩餘價值量與預付可變資本的比率,M’=M/v=m’n。資本家投資100萬元,資本有機構成c : v =4 : 1 ,即實際投入的不變資本為80 萬元,可變資本為20 萬元。其剩餘價值率m’=100 % ,即每周轉一次,資本家獲得的剩餘價值為20萬元,一年周轉4 次,其年剩餘價值量顯然應為80 萬元。年剩餘價值率(M ' )=年剩餘價值量/預付可變資本,即:80 萬/20萬X100 %=400%。

這裡,應該說明的是,本題題乾中“其年剩餘價值量和剩餘價值率 ”這一表達其實是有歧義的,作為客觀性試題,這尤其可能影響到部分考生的成績。

相關試題:

1.(1999年,文科第18題,理科第21題)提高資本周轉速度給資本所有者帶來的好處有

A.提高剩餘價值率 B.增加年剩餘價值量 C.節省預付資本

D.減少固定資本有形損耗 E. 減少固定資本無形損耗 [答案]BCE

[解析]本題考點:加快資本周轉速度的意義。

當資本的循環不是當作孤立的行為,而是當作周而復始的、連續不斷的過程,就是資本周轉。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認為,加快資本周轉速度給資本所有者帶來的好處包括:①節省預付資本,節省預付資本中的流動資本;②增加實際發揮作用的可變資本的次數,增加年剩餘價值量,提高年剩餘價值率;③提高固定資本的利用率,減少固定資本的無形損耗。據此分析,選項B、C、E正確。

選項A取決於剩餘價值量和可變資本量,D項與資本周轉速度加快對固定資本有形損耗狀況是相悖的,均不符合題意。

2.(2001年,文科第19題,理科第20題)1999年全球網際網路上貿易額達1450億美元,2000年將達2000-4000億美元。電子商務的發展,對加快資本周轉速度起著重要作用,體現在縮短

A.資本由貨幣資本轉化為生產資本的時間 B. 資本由商品資本轉化為貨幣資本的時間

C.原材料的儲備時間 D.勞動者加工勞動對象的時間

E.生產過程中自然力作用於勞動對象的時間 [答案]ABC

[分析]本題考點:資本周轉速度與資本周轉時間的關係,資本周轉時間的構成及其影響因素。

流通時間包括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的購買時間(即貨幣資本轉化為生產資本的時間)和商品的銷售時間(即商品資本轉化為貨幣資本的時間)。題乾中網際網路上的貿易額指的是購買和銷售的數額,加快資本周轉速度的重要作用體現在縮短了資本的流通時間。同時原材料儲備數量的多少,取決於原材料購買的難易,購買方便,儲備的數量就可以減少,時間就可以縮短。因此選項A、B、C正確。

選項D、E屬於資本的生產時間,與網際網路上的貿易額無關,均不符合題意。

3.某棉紡廠因棉花價格上漲而增加了資本的墊支,它影響該廠的

A.資本技術構成 B.資本價值構成 C.資本物質構成 D.資本有機構成 [答案]B

[分析]本題考點:資本的有機構成。

資本技術構成是生產資料數量和勞動力數量的比例,資本價值構成是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之比,資本有機構成是由資本的技術構成決定而又反映技術構成變化的資本價值構成。題乾中“棉花價格上漲增加了棉紡廠的資本的墊支”,顯然它並沒有影響生產資料數量和勞動力數量的比例,即“資本技術構成”和“資本有機構成”,而只增大了不變資本,從而影響了不變資本與可變資本之比。因此選項A、C、D錯誤,正確答案為B項。

4.(2003年第6題).

生產資本構成

價值(單位:萬元)

年周轉次數

固定資本

其中:廠房

機器

小工具

流動資本

1000

300

600

100

500

1/20

1/10

1/4

3.4

根據上述材料該企業預付資本總周轉次數為

A.1.0次 B.1.2次 C.1.3次 D.1.4次 [答案]B

[解析]本題考點:預付資本的總周轉速度。

企業預付資本總周轉是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平均周轉,預付資本一年中的總周轉次數=(一年中固定資本周轉的價值總額+一年中流動資本的年周轉價值總額)/預付資本總額。

套用到本題,該企業預付資本總周轉次數

=(300×1/20+600×1/10+100×1/4+500×3.4)/(1000+500)

=(15+60+25+1700)/1500

=1800/1500

=1.2

5.(2003年第20題).在其他條件不便的情況下,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會導致

A.相對過剩人口的形成 B.利潤率提高 C.可變資本在總資本中的比例的降低

D.資本周轉速度的減緩 E.平均利潤率下降 [答案]ACDE

[分析]本題考點:資本有機構成提高的後果。

資本有機構成提高,表現為全部資本中不變資本所占比例增大,可變資本所占比例相應減少,它必然導致:①可變資本吸納的勞動力相對減少,相對過剩人口出現;②由於可變資本減少,剩餘價值量減少,導致利潤率、平均利潤率下降;③由於不變資本所占比重增大,因而用於添加勞動資料的固定資本比重增大,同時由於固定資本總體上周轉較慢,導致資本周轉速度減緩。因此選項A、C、D、E正確。

資本有機構成越高,在剩餘價值率和勞動力價值一定的情況下同量資本中的可變資本就越小,所使用的勞動力就減少,從而剩餘價值也越少,導致利潤率越低。反之,利潤率就越高。所以,就整個生產部門而言,利潤率與資本有機構成成反比變化,因此B項不正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