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大白茶

政和大白茶原產於政和縣鐵山高倉頭山。據傳說,在清光緒5年(1880年)由鐵山人魏年老將此茶樹移回家中種植,後因牆倒,無意壓條數十株,逐漸繁殖推廣。

產地

原產於政和縣鐵山高倉頭山。據傳說,在清光緒5年(1880年)由鐵山人魏年老將此茶樹移回家中種植,後因牆倒,無意壓條數十株,逐漸繁殖推廣。

茶樹詳細

樹高1.5—2米,幅寬1—1.5米,樹勢直立,為小喬木型。分枝少,節間長。嫩枝紅褐色,老枝灰白色。葉橢圓形,先端漸尖並突尖,基部稍鈍,葉緣略向背。通常大14×6厘米,長寬比平均為2.3。葉面濃綠或黃綠、具光澤。葉脈明顯,7—11對。鋸齒粗而深、29—68對。葉厚、較脆。一芽二葉長6.4厘米,百芽重50—76克。花型較大,雄蕊低於雌蕊,盛花期11月中旬,花量多。一般開花不結果,或僅結少數單粒茶果,播後亦不易出土,故用無性繁殖。

發芽期

發芽期遲,一般在4月上旬,停止生長較早,一般在10月上旬,生長期較短,全年約6個月左右。生長勢旺盛,抗逆性強,忍受寒凍,雖在零下3—4℃亦少受凍害。產量比當地菜茶高,同時,產量較集中於秋茶

特點

政和大白茶由於含茶素、單寧成份高,所以制茶品質優越。制白茶以芽肥壯、味鮮、香清、湯厚最為特色。據福州商品檢驗局分析:政和大白茶水浸出物高達42.18%,小茶(菜茶)只有39.54%,茶素達4.32%,小茶只有3.96%,單寧達16.44%,小茶只有10.6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