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歷史的108個科學發明

萬能的“人類”——機器人 人類的魔眼——顯徽鏡 人類的夢魘——核子彈

人類科學發明史上,群星璀璨、百舸爭流。栩栩如生、充滿激情的發明故事,把我們帶入時空的隧道,了解人類科學發明的歷史脈絡、品嘗科學巨匠們的酸甜苦辣……《改變歷史的108個科學發明》所記錄的是自人類誕生至今,人類進步與文明發展的歷程,記載了科學史上的重大發明事件、重要發明人物以及他們的突出成就。在這裡有:工業生產大力神——蒸汽機的發明故事、還原潔白無瑕的天使——漂白劑的發明故事、高樓大廈的交通車——電梯的發明故事、可遊動的炸彈——魚雷的發明故事、掌握冷暖的魔棒——溫度計的發明故事……讓我們一起走入美妙的故事和精美的插圖中,尋找閱讀帶來的無窮樂趣吧!

書名

書名:改變歷史的108個科學發明
作 者:付金華,黃柳 編
叢 書 名:
出 版 社:湖北長江出版集團湖北少年兒童出版社
ISBN:9787535348593
出版時間:2010-02-01
版 次:1
頁 數:213
裝 幀:平裝
開 本: 16

內容簡介

縱覽科技探索與發明,融浩淼知識於滴滴故事。請打開這《改變歷史的108個科學發明》,你將被帶入時空隧道,見證改變歷史的輝煌瞬間。
《改變歷史的108個科學發明》所記錄的是自人類誕生至今,人類進步與文明發展的歷程,記載了科學史上的重大發明事件、重要發明人物以及他們的突出成就。主要涉及了化學、物理、生活、軍事和醫療這5個領域。

目錄

化學篇
傳承文明的載體——紙
像蠶一樣制出絲來——人造絲
裝點人間的彩虹——人造染料
人類生活清潔師——合成洗滌劑
“點石成金”——人造金剛石
樹的“眼淚”——合成橡膠
全屬“甦醒”——記憶合金
透明的法寶——玻璃
材料家族的後起之秀——塑膠
環保殺手——殺蟲激素
還原潔白無瑕的天使——漂白劑
順藤摸瓜——波爾多液
“不毛之地”種莊稼——無機化肥
建築食糧——水泥
閃亮亮的“廢鋼”——不鏽鋼
炸開封建的城堡——火藥
巧奪天工——尼龍
“呼風喚雨”不是夢——人工降雨
物理篇
一片磁心永指南——指南針
降服雷公的神針——避雷針
欲窮千里目——望遠鏡
萬能的“人類”——機器人
開創電力時代——發電機
工業生產大力神——蒸汽機
歷史前進的引擎——電動機
把人類引向光明——電燈
光誕生——雷射器
人類的魔眼——顯徽鏡
空中的電波——無線電
資訊時代的金鑰匙——電晶體
電子領域新革命——積體電路
托起空中的列車——低溫超導
無所不能的機器——電子計算機
火眼全晴、穿雲透霧——遙感技術
遨遊天際的通信站——衛星通信
快捷的免費信使——電子郵件
將世界連成一家——網際網路
無車行駛的路——“信息高速公路”
生活篇
最早的勞動工具——石器
千里音訊一線通——電話
留住聲音的機器——留聲機
留住精彩瞬間——照相機
“魔盤”引出的圖像——電影
家中得窺天下——電視機
讓昨日重現——錄像機
家務勞動的好幫手——洗衣機
“吃”灰的機器——吸塵器
家庭“小魔櫃”——電冰櫃
高樓大廈的交通車——電梯
把信息迅速傳遍世界——電報
人類溝通的掌中寶——手機
日行千里的神話——汽車
交通運輸的鋼鐵巨龍——火車
人為控制氣候——空調
現代人的警衛——報警器
讓生活變得有序——鐘錶
小物件,大文明——馬桶
服裝工業的第一步——紡紗機
機械環保的交通工具——腳踏車
服裝迎來機械化——縫紉機
街頭文化經典之作——籃球
詩人般敏感而豐富——鋼琴
古代地理學精髓——地動儀
生活中偶然的驚喜——罐頭與假牙
將世界縮小——輪子
時尚文化的代表——啤酒
近視患者的福音——隱形眼鏡
改變人們的生活——紙尿褲與剃鬚刀
隨身攜帶的能源——電池
瞬間打造美麗——化妝品和化妝術
文明延續的功臣——活字印刷術
隨身攜帶的銀行——信用卡
物美價廉,無筆能比——原子筆
軍事篇
野炊的收穫——飛彈
豬嘴的啟示——防毒面縣
傳統戰爭勝利的法寶——機關槍
海上流動的機場——航空母艦
陸戰之王——坦克
人類的夢魘——核子彈
空中雄鷹——戰鬥機
海闊憑“魚”躍——潛艇
“千里眼”和“順風耳”——雷達
奇怪的“箭魚”——魚雷
重量級殺手——火炮
戰場搏殺的利器——劍
神秘的“蝙蝠”——隱形戰鬥機
醫療篇
糖尿病人的福音——合成胰島素
20世紀的“照妖鏡”——CT機
重組生命——基因工程
妙手回春——脈學
人類的福音——光線治療法
戳穿謊言——消毒法
測量血壓的能手——血壓計
生活的啟示——針灸
遲到的獎章——湯氏病毒
世紀寵兒——試管嬰兒
讓生命之樹常青——合成維生素
沒有知覺的手術——麻醉劑
掌握冷暖的魔棒——溫度計
無可奈何“花”落去——種痘術
讓生命獲得新生——輸血術
永不停息的跳動——人工心臟
人體內臟的觀察員——醫療內鏡
妙手回春——肝臟移植

精彩書摘

化學篇
傳承文明的載體——紙
在造紙術發明之前,人們曾嘗試著用甲骨、木簡、竹簡以及絲織品等材料記載事物,但是這些材料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弊端,不易普及。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人們迫切需要尋找廉價的新型書寫材料。經過長期探索和實踐,人類終於發明了以植物纖維作原料的紙。
造紙術並不是哪一個人發明的,而是逐漸形成的,其中可能有一個或幾個極盛的關鍵階段。過去人們認為紙是東漢宦官蔡倫於公元105年發明的,實際上在蔡倫以前已經有紙了。《辭源》記載:“倫曾總結前人經驗,始用樹皮、麻頭、破布等原料造紙,世稱‘蔡侯紙’。”這種說法肯定了蔡倫以前就有紙。蔡倫曾擔任過尚方令主管造紙,他對造紙的研究概括和推廣發展工作起了重要作用。
漢代麻紙的製造過程,大體是將麻頭、破布等原料先用水浸濕,使之潤脹,再用斧頭剁碎,放在水中洗去污泥、雜質,然後用草木灰水浸透並蒸煮。蒸煮可以進一步除去原料中的木素、果膠、色素、油脂等雜質。雜質去除後就用清水洗滌,送去舂搗,搗碎後的細纖維用水配成懸浮的漿液,再用漏水的模撈取紙漿,經脫水、乾燥就變成了紙張。
公元2世紀造紙術在我國推廣以後,紙的套用基本上取代了縑帛,有力地促進了我國的科學文化的發展。
後來,造紙術不斷革新,在原料方面,除原有的麻、楮外,還利用了桑皮、藤皮、稻麥稈,進而發展到了用竹子作原料;在設備方面,出現了活動的簾床紙模,放在框架上,可以反覆撈出成千上萬張濕紙,大大提高了效率;在技術方面,加強了鹼液蒸煮和舂搗,改進了紙的質量,出現了色紙、塗布紙、填料紙等。
在唐、宋之交,用竹造紙得到了較大的發展。到了南宋則開始製造通用的紙。這個時期產紙區域已遍及全國各地,紙的原料則因地而異。雕版印刷術的發明,興起了印刷業,從而又促進了造紙業的發展,紙的產量和質量都有所提高,價格也不斷下降。
10世紀以後,生產者廣泛採用楮皮、桑皮、竹子等作為原料造紙,並能生產10~15米長的巨幅紙,有名貴的金栗箋、羅紋紙和宣紙等。除了書寫、繪畫用紙外,還有裝飾用的壁紙、剪紙等,行銷國內外。
造紙術從3世紀由我國傳到朝鮮,7世紀由朝鮮傳到日本,8世紀中葉經中亞傳到阿拉伯各國。阿拉伯各國大批生產之後,就不斷向歐洲各國輸出,於是造紙術也隨之傳入歐洲,並由歐洲逐漸流傳到了全世界。
造紙術是中國人對世界科學文化發展做出的卓越的貢獻。
像蠶一樣制出絲來——人造絲
在一次高級宴會上,一位太太穿著一套純人造絲白色禮服,她滿身珠光寶氣,在人群中飄來晃去,使得達官貴人眼花繚亂,貴婦千金嫉妒而又羨慕。這位世界上第一位身著人造絲禮服的女人,非常得意。就在她得意忘形之際,一個人彈菸灰,火星落到衣服上,人造絲禮服眨眼間燃燒起來。人們被這驟然降臨的災禍弄得驚慌失措,大家七手八腳地撲滅了火。因傷勢過重,這位太太在搶救中一命嗚呼。這一事件發生之後,人們把人造絲貶得一錢不值,也把人造絲的發明者——查唐納脫說成是一個“騙子”。
查唐納脫聽到“騙子”的稱呼,仿佛尖刀在剜他的心一般難受。他沒有頭腦發熱地馬上去向人們解釋,也沒有去四處遊說,而是冷靜地回顧為發明人造絲所走過的艱難歷程。
自1664年英國科學家虎克提出人造絲的構想後,無數人盼望這一構想能變成現實,然而,許多年不知不覺地過去了,始終沒有人能造出人造絲來。
法國另一位化學家羅滿也曾想發明人造絲,他開始研究蠶絲與桑葉的聯繫。通過測試,羅滿發現桑葉和蠶絲的不同之處是蠶絲含氮。這對研究人造絲也是一個重要啟示。遺憾的是,羅滿就此卻步,沒有繼續研究。
查唐納脫緊緊抓住蠶絲“含氮”這一特點,著手人造絲的研製,革新前人用硝酸處理纖維的做法,製成了一種含氮的硝酸纖維素。他將這種物質放入酒精中溶解成溶液,然後像擠牙膏似的使溶液通過細孔擠出,剛擠出來的都是一條條極細的細流,等細流中的酒精蒸發後,得到的便是細絲。查唐納脫繼續努力,他又以桑葉為原料製造了硝酸纖維素。
查唐納脫可以莊嚴宣告,他發明了真正的人造絲。1889年,在倫敦的萬國博覽會上,人造絲備受稱讚。可在這之後不久,就發生了開頭所講述的慘劇。
回想到這裡,查唐納脫堅信,製造人造絲的方向沒錯。他決心振作精神,繼續研究,為人造絲正名,為發明家正名,為科學正名!
於是,查唐納脫整天冥思苦想。他根據自己的構想逐個進行了實驗,發現硝酸纖維素中隱藏著一種危險物質——製造炸藥的原料。他不斷實驗,摸索出提取這種危險物質的辦法。人造絲的危險因素被消除了,安全的人造絲終於問世。
人們開始信賴人造絲,也為查唐納脫摘掉了“騙子”的帽子。
1940年,英國康特福爾德公司開始大規模生產人造絲。人造絲的原料廣泛,造價低廉。人造絲織品價廉物美、結實耐用,深受消費者歡迎。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