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陀

擺陀(英語:Rotor)是自動機械錶中一塊半月形離心塊件,通常位於機芯背面,其作用是通過佩戴過程中手臂的運動來上緊發條盒。

作用

不同於手動機械錶需要人為地手動上緊發條,擁有擺陀的自動機械錶在佩戴者手腕的運動過程中,擺陀會在重力的作用下進行旋轉為機芯提供動力。具備擺陀的機械錶機芯被稱為自動上鏈機芯,其上鏈基本動力是重力,由於擺陀的自身重力使其在靜止時保持重心向下,佩戴過程中的擺陀連線的齒輪結構將其重力時能轉化為發條的彈性勢能(分為雙向上鏈和單向上鏈)。

材質與種類

由於自動擺陀需要極其精確的重力,因此如今絕大部分的自動擺陀均採用鎢合金製造。擺陀中最為常見的是中心自動擺陀,它被固定在機芯中央,尺寸和機芯直徑基本一致。除此以外,還有一部分機芯具有那些偏心或下沉式擺陀。

自動機械錶

自動機械錶是手動機械錶的一種改良,在表里加入了一個擺陀;當在配戴時,表內的擺陀可因手腕的活動而旋轉,而達到上發條的效果。一般的自動機械錶仍保留手動上發條的功能,換言之仍可以轉動錶冠來上發條,只有一些較為便宜的自動機械機芯,例如精工的7S26、7S36才會省略此功能。ETA SA的27XX~28XX系列都可手動上煉,而且由於手腕的活動會為手錶持續上發條,因此自動機械錶都有防止發條過緊的功能,以避免發條斷裂。但自動機械錶的出現,並沒有完全取代手動機械錶,只是現在自動機械錶的產品較手動機械錶為多。

近年來自動機械錶,有著不少的改良,例如精工推的Kinetic人動電能手錶,其原理仍是以手腕的活動導致擺陀旋轉而產生電力。

發條

發條是螺旋帶狀金屬扭力彈簧,亦稱 發條彈簧,為手動機械錶與某些時鐘的動力來源。

早期的發條用碳鋼合金製成,自1945年以來,已陸續被多種新的特殊合金(添加鈷、鉬、或鈹的鐵、鎳、鉻),以及冷軋合金(結構硬化)所取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