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天記[紀錄片]

撼天記[紀錄片]

《撼天記》是由李鷹編導的一部反映中國乃至世界航天歷史的20集紀錄片,2008年在中國播出。本片第一次真實再現了中國乃至世界航天領域長達 半個世紀的秘密,它第一次走進了航天人的生活,真實地記錄、表現、找尋著航天人的歡笑和痛苦。而且該片不是簡單的歌功頌德,而是客觀公正,用事實說話。比如首次公開了中國火箭發射中的多次事故災難,同樣也是第一次詳細描述了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號”研製和發射的來龍去脈。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撼天記撼天記
《撼天記》是一部反映中國乃至世界航天歷史的20集紀錄片,本片第一次真實再現了中國乃至世界航天領域長達半個世紀的秘密,全面而詳細地展示人類征服太空所取得的輝煌成就。第一次全面而客觀地向世人展示了中國人走過的航天之路,為後人留下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奮鬥史。首次公開了中國火箭發射中的多次事故災難,同樣也是第一次詳細描述了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號”研製和發射的來龍去脈。這一切鮮為人知的歷史事實,都在本片裡第一次鮮活地展示在人們眼前。

分集劇情

摺疊第1集步天遠歌(上)

撼天記撼天記
20世紀70年代,在河南濮陽當考古學家打開了一座距今已七千多年的古墓時,人們驚訝地發現其中有用蚌殼拼成的青龍和白虎圖形。這把中國人使用四象表示星象的歷史一下子推到了史前的年代。中國古人在很久以前就認為宇宙中的天體與自己的生活密切相連。史載距今一千多年前的唐代,當時著名的天文學家王希明曾用通俗歌謠的方式唱出了對天空星系感性認識,他給這首歌賦名為--《步天歌》。早期的人們曾經為自己製造出巨大的翅膀,幻想像鳥一樣遨遊太空。雖然結果可想而知,但它失敗的經歷卻成為人類首次試圖飛翔的先河。當人類終於明白要想在天空中飛翔必須要掌握一種神秘的力量時,為皇帝尋求不老之藥的方士們,卻早已在某一天配出的炸翻了八仙桌的混合物中發現了一種改變世界的粉末--火藥。一個後來被西方科學家證明的物理力量--反作用力。最開始時卻是供人們消遣製造歡樂氣氛的花樣。當人們運用竄天猴的原理生產出用火藥推進的箭矢時,一個新的名詞--火箭誕生了。顧名思義即是靠火來飛行的箭。縱觀中國古代發明的眾多火箭,都是自身攜帶燃燒劑和氧化劑,通過其燃燒形成高速燃氣流噴出,產生反作用力而推動火箭前進;在結構上,已具備了現代火箭的基本組成部分。成為今天結構精密複雜集高科技於一體的宇宙運載火箭的祖先。人類的航天技術發展起源於大膽想像。隋唐時代出現在敦煌莫高窟的壁畫,就描繪了仕女飛天的奇妙景象。相傳在14世紀,中國明代有一位叫萬戶的人進行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藉助火箭的力量飛行的試驗,他失敗了。但萬戶這種大膽而天才的技術構思,比後來俄羅斯有"火箭之父"稱號的齊奧爾科夫斯基1903年提出利用火箭進行星際交通的構想早了幾百年。因此這次慘痛的失敗,被6個世紀以後的國際航天史學家公認為人類試圖利用火箭升空的首次壯舉。法國科幻小說大師儒勒·凡爾納(1828-1905)在他的作品中令人驚奇地預見到許多未來的科學發明,包括人類掙脫地球引力進行太空旅行。這些超前的想像,點燃起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們對幻想創造的渴望。大約在20世紀開始的時候,有兩個人不約而同地想到了一種新的更好的利用火箭的用途--探測高層大氣及空間。他們分別是俄國的齊奧爾科夫斯基和美國的戈達德。孩童時就沉浸在凡爾納奇妙幻想里的齊奧爾科夫斯基在《航空通報》雜誌的讀者面前展示了一幅人們將如何進行第一次宇宙飛行誘人的前景,並畫出了第一艘宇宙飛船的圖形。這是那個世紀的人們第一次看到據說能飛到月亮上的工具的大致模樣。齊奧爾科夫斯基天才的構想和理論,使他成為世界公認的人類征服宇宙的先驅思想家和理論家,他的許多古怪的預見在後來都變成了活生生的現實。1965年,在他逝世30周年時,世界天文組織還以他的名字命名了月球背面的一座巨大的環形山。早已去世的齊奧爾科夫斯基留給了後人們一句著名的話:"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是人類不能永遠生活在搖籃之中"。美國的戈達德是從1909年開始研究火箭動力學理論的。三年後,他點燃了一枚放在真空下容器內的固體燃燒火箭。用以證實火箭在真空里能夠工作的理論。1919年,戈達德將自己多年研究成果寫成一篇題為《達到極端高度的方法》的論文,闡述了火箭運動的基本數學原理。1920年起,他開始主攻液體火箭。在姨媽的農場裡他建起了一座液體推進劑火箭靜態試驗和發射基地。1926年3月16日下午2點30分,他在麻薩諸塞州奧本冰雪覆蓋的農場裡,點燃了世界上第一枚液體推進劑火箭。儘管整個飛行時間只有2.5秒鐘,戈達德卻為試驗的結果激動不已。戈達德使用液態氧作為氧化劑。在火箭工程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現代火箭的真正起步是在德國。早在1927年,當中國的毛澤東領導餓著肚子的農民舉行"秋收起義"時,被稱為"歐洲火箭之父"的德國人奧伯特卻領導一批科學家成立了德國宇宙航行協會,開始了對宇宙航行的探討和現代火箭的研究。他被稱為"現代火箭技術之父"。
摺疊第2集步天遠歌(下)
1929-1930年度在德國取得很大成功的一部影片叫《月亮夫人》。專家兼物理學家奧伯特曾作為科學顧問參加了該片的拍攝。在電影院裡放映時觀眾中坐著一位名為韋納·馮·布勞恩的高年級學生。1942年10月3日,一枚火箭從波羅的海之濱冉冉升起。它是布勞恩等人發射的第三枚實驗品。火箭垂直飛行4.5秒以後,拐彎沿著東北方向飛去。296秒時,火箭在100多公里外的波羅的海濺起了歡騰的浪花。1956年蘇聯政府終於做出了決議,批准研製一顆重型人造衛星,並從P-7飛彈上開發一種派生型運載火箭。1957年10月4日中午時分,蘇聯拜科努爾發射場上一片寂靜。只有遠在數公里外的指揮中心發出的倒計時數一聲一聲地迴蕩在上空。在20世紀中葉響徹神州大地火紅的建設交響樂章中,新中國的航天事業開始起步了。走過二萬五千里長征的中國共產黨人,已開始在一片戰爭的廢墟上重新構建起自己的家園。一代打天下的領袖們率領著一個民族,不僅要描繪出更新更美的圖畫,還要親手實現祖先們未竟的"登天夢",飛向更廣闊的外空間,開拓天疆。
摺疊第3集讓鋼鐵飛翔(上)
新中國建立後,領袖層明顯地感覺到外來威脅地存在。因此國防科學技術的發展成為重要的議題。當時這些技術的惟一來源是盟友蘇聯,然而蘇聯當時只同意接受50名中國留學生,不願進行具體的技術援助。在此之前的五星紅旗升起的第二個月,中國科學院宣告成立,新的中央政府發出"向科學進軍"的號召。並召喚海外學子回國。1955年秋天的一個早晨,錢學森和他的夫人終於回到了祖國。在此之前,由於錢學森在美國從事的是高精火箭技術的研究,因此在他提出希望回國的意願時,美國有人聲言寧願槍斃他,也不能放他回赤色中國。於是他的回國成為當時剛剛結束韓戰的中美兩國外交上的一場各取所需的談判。回國的錢學森受命負責組建中國第一個火箭、飛彈研究院--國防部第五研究院。1956年10月8日,聶榮臻元帥親自主持五院成立儀式。錢學森任院長,劉有光為政委。然而當時他們的全體部下--新調來的156名大學生和五院當時的各級幹部別說火箭的基本概念,就是火箭的模樣都沒人見過。1960年11月5日上午9時,中國第一枚仿製的火箭"東風一號"點火了。第一次引進彈發射成功,第一發仿製彈也發射成功,"東風一號"成為壓倒西風的前鋒。頭腦熱起來的火箭人異想天開地為一步登天把V-2的圖紙放大了一倍,製造出的"東風2號"成為一次讓所有科技人員記憶猶新的發射。距上次失敗兩年後1964年6月29日,"東風二號"又開始發射試驗。在當時的電影紀錄片中,攝製者為畫面上撼動天地的發射配上的卻是充滿柔情的音樂。這次"東風二號"連續三發都取得了成功。它標誌著中國從此擁有了可以遠程打擊的飛彈盾牌。有些參與研製的科學家,多年以後難以忘懷的是那次慶祝勝利時享受的飯菜。
摺疊第4集讓鋼鐵飛翔(下)
中國航天的初期階段,基本上與當時世界上的航天大國走的是一條同樣的路。都是先解決軍事使用的問題,然後逐漸過渡到民用。世界第一枚專門用於高空大氣探測的火箭是美國於1945年秋研製成功的"女兵下士"火箭。它不僅有個帶點玫瑰色的名字,也能將11公斤的有效載荷送到70公里的高空。此後,美國和蘇聯都利用繳獲的V-2火箭發射了一批探空火箭。50年代末初涉航天領域的中國人也選擇了研製探空火箭作為叩響登天大門的前奏。
摺疊第5集與命運競走(上)
1976年,時任國務院總理的鄧小平來到美國進行了八天的訪問。這是新中國有史以來第一位領導人到訪這個太平洋彼岸的國家。當他代表12億中國人坐進月球宇航車中時,火箭故鄉的人們清楚地看到了今天自己與世界的差距。航天工業的幾十萬人馬的生活費用和研製試驗經費,一直全都靠國家專用款支撐。但改革開放後國家提出要斷了"皇糧",一來國家經濟條件有限,二來國家更希望航天工業能長大成人自己創家立業。自從中央提出軍轉民的戰略方針後,為了自謀生路,原來有許多生產任務吃不飽的航天工廠,都開始試圖生產民品,四處找米下鍋。
摺疊第6集與命運競走(下)
商場如戰場。這句話對競爭激烈的國際航天發射市場來說,同樣十分恰當。在國際衛星發射服務市場中最具競爭力的以法國為首的歐洲聯合企業"阿里亞娜"航天公司,為了想長期壟斷國際發射市場,對任何一個國家的新型火箭的出現,都相當的敏感。中國的對外發射服務開始時似乎相當順利。從1986年1月到1987年的1年時間內,共簽訂了兩份商業發射服務契約、五份發射訂座協定。其中西聯公司提出用"長征三號"火箭發射該公司的"西聯星六號"衛星的意向,並在紐約附近的總部與中方代表簽訂了發射定座協定。但西聯公司由於經營不善,宣布破產。美國另一家特雷衛星公司立即接過西聯公司的協定。1987年的1月28日,美國特雷衛星聯合公司在北京與中方舉行了正式的契約簽字儀式,並支付了衛星發射訂座費用。這是中國發射外星的第一個正式契約。然而特雷衛星公司不久也陷入財務危機。這顆命運坎坷的"西聯星六號"衛星幾經易手,最後為亞洲衛星通信有限公司購買,更名為"亞洲一號"。被初戰告捷鼓舞起來的中國人很快就發現,由於外方的各種原因,先前簽訂的那些協定最終大都沒有得到履行。最後,只剩下"亞洲一號"衛星的擁有者--香港亞洲衛星通信有限公司和美國的休斯公司還在與中國人斡鏇在談判桌上。中國航天人已經預感到形勢的嚴峻。如果再沒有一個大的作為,僅靠發射一顆"亞星",仍然無法擺脫坐以待斃的結局。不甘心的人們在千方百計地尋求再展宏圖的良策。結論是,當時在歐美壟斷的世界航天市場,中國的運載火箭要想能繼續生存下去,就必須而且只能儘快利用已經成熟的技術研製出新一代大推力的運載火箭,及時補充太空梭失事後發射市場的"空白",為中國進入國際衛星發射市場打開一條新路。1988年9月2日,美國里根政府通過其駐華大使洛德向中方提出,按照美國商業法律中的相關程式,只有中、美兩國政府之間完成了關於中國對外發射服務有關協定的談判之後,美國才同意發放把美國公司的衛星運到中國發射的許可證。經過兩輪艱苦的談判,中美雙方終於在1988年12月26日先後在華盛頓正式簽署了兩國政府間關於發射服務方面的三個協定。至此,國際航天商務發射市場正式向中國人敞開了大門。1988年11月1日上午9時,在休斯公司總部大樓第二層會議室里,長城公司與休斯公司舉行了正式的契約簽字儀式。前後歷時近5年的談判終於有了滿意的結局,讓昨天還是對手的賓主雙方盡展歡顏。簽了契約的中國航天人,承受著巨大的風險。儘管"長二捆"火箭有了部分設計圖紙,可要真正研製成功這枚火箭,談何容易!更為嚴峻的是,從簽訂契約之日起到火箭發射,只剩20個月了!而要研製一枚這樣大的火箭,像美國那樣好的條件,至少也要3年!而這時,與香港公司的發射契約已經簽訂並開始執行,那顆美國製造的"亞洲一號"成為走過幾十年歷史的中國航天第一次為外方發射的衛星。對中國人來說是陌生的衛星,對美國人來講是陌生的火箭,因此這次雙方的第一次牽手,實際上注定了是一次冒險的結合,中國航天只有背水一戰!
摺疊第7集通天蓋地(上)
也許正應了中國的那句老話:萬事開頭難,"長征三號"火箭即將發射的這顆美國製造的"亞洲一號"衛星並不是第一次飛上太空,而是一顆先前因為美方發射失敗後又被太空梭從太空"抓"回來的"流浪兒"。有些迷信的人講這顆衛星的命運必定多災多難。1984年4月8日19時20分,第二枚"長征三號"巨大的箭體再次被推向太空。氫氧發動機出色地完成了所有工作程式,這是歷經8年研製的中國火箭氫氧發動機第一次獲得成功!它讓世界宇航界把目光投向了中國。
摺疊第8集通天蓋地(下)
公元1990年春節過後不久,中國的"長征三號"火箭托舉著美國製造的"亞洲一號"衛星屹立在西昌發射場上,各種準備就緒,只待一聲令下。在中外雙方商定發射日期的會議上,中方提出4月5日發射,其理由是,根據衛星中心氣象預報:4月5日這天是個好天氣。然而,中方托舉"亞洲一號"衛星的長三火箭卻並沒有在這一天發射。更有了48個小時中驚心動魄的故事。當時的衛星所有者香港亞洲公司堅持在4月7日發射。但直到4月1日的中外首腦協調會上,亞洲衛星公司才道出了原委:他們邀請幾百名外賓來西昌參觀發射的請柬都已發出,已將參觀發射日定在了4月7日;並且,所有的包機也全部定好,望中方能諒解這一難處。西昌是氣象學中的雷暴區。雨季里雷電頻繁。當火箭開始加注燃料時,不期而至的雷雨大風使發射程式不得不中斷。此時坐在指揮大廳中參觀發射的眾多來賓們,聽著天上的滾滾雷聲,看著靜立在風雨中的"長三火箭",人們開始揣測今晚的最終結局。氣象導致的航天災難國外是有前車之鑑的。以美國為例,僅從1986年1月至1987年6月的一年多時間裡,五次發射失敗,均與氣象有關。時間已經過去了兩個多小時。喝了一肚子低溫燃料的火箭都凍透了。上下結滿白霜的火箭此時就像一個在風雪寒冬里瑟瑟發抖的老人。這讓專家們越來越擔心冷透了的火箭內部,可能會有成部分金屬部件的強度下降。人們緊急調來大批棉被包裹在火箭身上。這是世界航天史上絕無僅有的"火箭蓋棉被"的起源。每一次的發射,航天人都必須經歷這種讓心臟抽緊的煎熬。
摺疊第9集心比天高(上)
當初到美國的中國火箭專家懷裡揣著新型火箭的圖紙,正在滿大街尋找可能的火箭客戶時,休斯衛星公司也在推銷其新研製的休斯601型衛星。雖然此時的"長征二號"捆綁式火箭還沒有出生,但雙方共同的利益卻先把中美兩家航天部門捆綁在了一起。1988年9月,澳大利亞衛星通信公司和美國休斯公司組成一個聯合代表團前來中國。休斯公司特地專門聘請在美國航天界德高望重的火箭專家史密斯先生作為評估中國火箭計畫的總顧問。美國人認為中國航天人到時候造出來的到底是"啤酒罐",還是真能把衛星送入太空指定軌道的高科技火箭還很難說,必須事先經過一次實際檢驗。在雙方簽訂的契約中規定,"長二捆"必須在1990年6月30日之前進行一次成功的試驗飛行,否則,用戶有權終止契約,選擇別的運載火箭。這就意味著,這種新型火箭必須在20個月內研製出來,並且發射成功。用"長二捆"火箭發射"澳星"的方案最終得到了"準生證"。但這時的航天人才發現還有一個更大的難題在擋著他們。手中沒有造火箭的錢。一張看了讓人嚇一跳的時間表擺在火箭研製者面前。它要求設計部門在100天內解決火箭捆綁連線等20項技術難題;要在400天裡設計生產出5000多套特殊工裝,生產出幾十個部段和十幾萬個零件;要在180天內做完大小300多項地面試驗。而按常規,完成這些任務至少需要6年以上的時間。1990年7月16日北京夏令時9點40分,在魏文舉犧牲的第三天,中國第一枚捆綁式大型運載火箭,終於進入了發射程式。這次發射,將巴基斯坦搭載的衛星準確地送入了預定軌道。結果並非是盡善盡美,由於裝在火箭第二級電路中一根插座的連線錯誤,未能將模擬的"澳星"送入預定橢圓軌道。
摺疊第10集心比天高(中)
航天人付出生命代價的第一枚實驗火箭發射成功後,激動的人們投入了趕製定型火箭熱火朝天的工作之中。然而,誰也沒有想到,4個月後的那次舉世關注的發射,會成為又一次痛苦的磨難。對中國航天人來說,一場更大的危機在前面等著他們。公元1992年的3月22日下午6時,西昌衛星發射中心。50米高的"長二捆"火箭在電視鏡頭前如同站在起跑線上。讓航天人滿意的是,火箭到了發射場之後在地面做過300多次試驗,顯示一切正常。6時40分,展現在億萬電視觀眾眼前的是火箭噴火後一動不動的畫面。從火箭點火到緊急關機,只有7秒!這7秒鐘,把在場所有的人和電視機前的幾億觀眾驚得目瞪口呆。指揮所里的人們正在流淚,而發射現場的搶險已進入白熱化階段。因為一個可能毀滅整個基地的巨大危險已經顯現在人們眼前。發射站地面營長丁賢俊帶領戰士王寶劍、李文剛首先出現在毒氣瀰漫的現場。指揮大廳里,一片肅靜。長城工業公司總經理唐津安,以低沉的語調,宣布此次發射受挫。3月28日,在夕陽的餘暉里。"長二捆"箭體從發射塔上徐徐吊下。火箭的燃料剛一卸出,張貴田便帶著人馬迫不及待地開始檢查發動機。檢查結果卻沒有發現任何故障。於是負責設計和生產火箭點火控制線路的研究所和工廠,又一下緊張起來。因為點火控制線路決定著燃料的供應狀況。最後果然發現控制線路上的配電器出了問題。4月14日故障分析審查委員會得出了結論,在程式配電器的第四、第五導電觸點之間,有一絲重量僅為0.15毫克的鋁質多餘物。這讓搞了一輩子火箭的專家們仰天長嘆。1992年5月,中國、美國和國際保險公司三方代表,匯聚美國洛杉磯,對中國這次發射"澳星"一事,進行反覆磋商後做出了最後的裁決。休斯公司和長城公司雙方法人代表認可了把這次事故定義為"發射終止"。中途停止發射,火箭修復後繼續發射,在契約上不計入"失敗"記錄。保險公司因此不用賠款;中方不用擔心"長二捆"就此夭折;美方也不用再去重新製造衛星和選擇新的發射火箭,而中國同胞一直擔心的賠款問題也不存在。但返回研製生產崗位的中國航天人卻被注定要承擔來自同胞無形的壓力。這也許讓他們理解了有時為什麼戰士希望能在戰場上光榮戰死的無奈。由於火箭已經實施過點火,第一級火箭已經燒得遍體鱗傷。不能再啟用、也不敢再啟用了。中國必須再造一枚新的"長二捆"火箭!有人說這時的"航天人就是哭,也得邊乾邊哭",因為他們執行的是嚴格的國際商務發射契約。失敗後的中國航天人最重要的,是要拿出閃電般的行動來。
摺疊第11集心比天高(下)
從3月22日失敗這天起,到6月30日這天止,100天之內中國的航天人必須重新造出一枚"長二捆"火箭!事故發生後2天的3月24日,航天部確定了下一枚火箭的研製計畫。排下了不容置疑的時間表:5月配齊零部件,6月裝配出廠,8月發射。2天后,對外發射總負責人劉紀原對火箭發動機廠的負責人張貴田下令:不許講任何條件,不許帶任何質量問題,按時拿出8台新的發動機,保證火箭按時總裝!6月24日至25日,中外三方專家在北京進行了第11次技術協調。併到車間參觀了剛剛總裝完畢的"長二捆"火箭。4天后的6月30日,一列載有新的"長二捆"火箭和試驗隊的專列又一次從北京出發了。從3月22日到6月30日,正好100天。有人講,這枚火箭不是乾出來的,而是逼出來的。"3·22"之後,美國人也有一種擔心,擔心中方的王德臣總師會受到上司的處罰,會被挨整。直到這次來親眼見到王德臣總師後,才放下心來。為了"澳星",選擇中國航天作為合作夥伴的美方和澳方,在政治和經濟方面也承擔著不小的壓力。3月22日受挫後,經三方多次協商,決定把再次發射時間選在8月20日左右。鑒於各項準備極為順利,三方商定將發射日提前到8月14日。而此時又讓人們擔心的是,這次發射又偏偏趕上了雨季。1992年8月14日清晨,離發射還有一個多小時,所有儀器都顯示各個系統的程式全部正常,標誌著無論美方的衛星還是中方的火箭都處在良好狀態。這時更令人驚喜的是,讓人心煩意亂的壞天氣此刻也變得正常起來。7時整,號稱"神秘峽谷"的西昌衛星發射場和"長二捆"火箭又一次出現在電視螢幕上。歷經滄桑的"長二捆"點火了。"長二捆"這次不負重望,順利將美國休斯通信公司製造的重達7.6噸的澳大利亞通信衛星澳星B1送入了預定軌道。星箭分離後14分鐘,即7時25分,各項參數都大大優於規定值的入軌參數從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傳到西昌的指揮控制大廳。數據表明,火箭發射遠地點只誤差四公里,遠遠低於允許誤差範圍。成為休斯公司的衛星在東西方歷次發射中精度最高的一次,打破了先前中國人自己創下的亞星入軌精度的世界記錄。
摺疊第12集太空沒有夢(上)
1993年2月11日,中美兩國政府於北京舉行了《關於衛星技術安全協定備忘錄》的簽字儀式。航天人經過10年的努力終於擠進了國際市場。在那段時間裡,中國長城工業公司和各兄弟單位互相配合,與外商簽訂了多個發射地球同步軌道通信衛星的契約。離春節還有4天的2月15日,中國第一枚"長征三號"乙型火箭在人們期待的目光中點火了。但僅幾秒鐘後人們就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正是由於火箭上新更換的控制平台失效,使得保證箭體飛行平衡的信號出錯,才出現了人們眼前的場景。失控的火箭讓現場的專家們意識到一場災難已經無法避免。許多人至今還清清楚楚地記得那個讓他們一輩子也忘不了的恐怖場景。火箭爆炸的地點正好在航天工程技術人員住的宿舍附近,強烈的氣浪瞬間衝垮了鋼筋水泥的建築。本來應該是昂首飛上太空的火箭,此時卻變成一場是實實在在地"飛來的橫禍"。與火箭打了幾十年交道的航天人第一次看到了身邊的死亡。事故中一位專為火箭設計飛行彈道的高級工程師不幸成為失控火箭的犧牲品。
摺疊第13集太空沒有夢(下)
1996年7月3日,4個多月前因事故而推遲發射的一枚"長征三號"火箭,把香港的"亞太一號A"通訊衛星順利送上了太空。中國航天在經歷了一連串的失利後,終於有了一次成功的轉機。一個月後的1996年8月18日,這是一個按照中國民間傳統習慣在許多人看來最吉利的日子。也在這一天,西昌基地的發射塔上矗立的又一枚被稱為"美男子"的"長征三號"火箭,已做好一切發射前的準備,正在整裝待發。在它頭上頂著一顆即將上天赴任的中星七號通信衛星。在此之前"長征三號"火箭保持著10次發射中只有一次失敗的良好紀錄。但這一次又讓他們失望了,火箭起飛後沒有多久便出了故障,沒有飛到預定軌道的火箭把價值連城的衛星扔在了半道,變成了一個新的太空垃圾。幾乎連在一起的兩次失敗,使中國航天在國際上的信譽丟失殆盡。一時間長征火箭在國際發射市場上幾乎成為失敗的代名詞。這是對中國航天對外發射服務的一次幾乎毀滅性的打擊。一系列嚴格的措施出台了,一系列苛求的規章下達了。這是中國航天工業內部的一次大手術,它使從倉庫看門人到火箭設計總師都明白無誤的知道了自己的職權和責任,甚至細緻到每一根電線和每一顆螺絲釘。在中國航天工業內部頒布、實施的"定位準確、機理清楚、問題復現、措施生效、舉一反三"的質量問題歸零五條標準,成為航天人必須執行的生死令。1997年5月12日,繼一年前的8.18發射失敗之後,"長征三號"火箭再一次樹立在發射架上。這次擔負的任務是要把一顆國產"東方紅三號"通信衛星送入地球同步軌道。1997年8月20日,第二枚"長征三號"乙型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再次起飛。馴服的火焰把美國蘿拉公司為菲律賓製造的"馬步海"衛星順利送入遠離地球數萬公里的軌道;2個月後的10月17日,第三枚"長三乙"火箭又把蘿拉公司生產的"亞太2R"衛星非常精確地送入了同樣的軌道,在中國航天的史冊上連續寫下了兩筆至關重要的成功。到1998年3月26日,中國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已經進行了50次飛行。而國際商業發射服務在長征火箭飛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實施了15次國際商業發射服務協定,還提供了5次國際搭載服務。4年後的1997年9月1日晚10時,中方用改進後的"長二丙"一箭發射雙星,成功地將兩顆銥星模擬星送入預定軌道。3個月後的12月8日,長二丙改火箭首次將兩顆銥星成功送入太空。並隨後連續按計畫進行了三次發射,將6顆銥星送入了太空網路中的預定位置中國航天的"一箭多星"技術,隨即開始向更高的水平發展。從這一年開始,中國航天工業步入了良性發展的道路。一切都變得更加穩定,也更加成熟,連續三年取得火箭發射枚枚成功的驕人成績。90年代末,當中國航天人終於擺脫了失敗的陰影,準備重整旗鼓的時候,世界航天市場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現實讓他們意識到,先前的估計有些過於樂觀。然而,羽翼變得豐滿起來的中國航天人已經是久經風雨了,10年的對外發射服務讓他們受益匪淺。不斷向外太空的進軍使得他們的目光已經在浩瀚的宇宙中延伸得更加遙遠。當他們歷經磨難一次又一次馴服著奔騰的火焰飛出家園、探索人類認識的未知邊緣時,他們傳奇般的經歷也在向世人一次又一次地宣布:太空真的沒有夢。
摺疊第14集上帝的眼睛(上)
2000年9月出版的《原子能科學家雜誌》刊登美國科學家埃德華·泰勒的一篇文章,披露了50年前一個令人震驚的內幕:美國空軍和陸軍早在50年代末就打算在月球上建立一個永久性的軍事基地,並且宣布月球歸美國所有!當時美國與蘇聯之間的航天競爭已經進人白熱化,誰能搶先實現載人航天對兩國的國家形象、人心士氣等等都有重大意義。自從蘇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後,幾乎立即就轉入了讓衛星搭載"試飛"狗進人太空軌道的實驗。公元1961年4月12日上午9時7分,"東方"號運載火箭頂著世界上第一艘載人飛船騰空而起。與此同時,透過發動機的轟隆聲,清晰地傳來了加加林激動的道別聲:"我去了!"10時25分,當加加林向地面指揮中心報告飛船已經打開發動機時,指揮中心頓時沸騰開來。事實正如科羅廖夫一直擔心的,飛船在返回大氣層時真的出現了問題。由於故障使座艙與儀器艙不能及時分離,制動火箭的推力使飛船座艙瘋狂地鏇轉打滾。此時"東方"號飛船正在以驚人的高速度疾速下墜。照這樣下去將是飛船會像熊熊燃燒的流星一樣高速砸向地面、太空人被燒成灰燼和摔成肉醬的結局。指揮中心的人們都束手無策,科羅廖夫當時甚至都已經不敢看飛行的顯示屏。也許是幸運之神總是站在強者一邊。10時35分,密封座艙終於與儀表艙在飛速鏇轉中分離開了,但這時已比預定的時間整整晚了10分鐘。危難中加加林顯出英雄本色,他以驚人的毅力和意志戰勝了死神的威脅。當加加林在7000米的高度順利跳傘後,科羅廖夫立即給赫魯雪夫打電話報告說:"降落傘已打開,正在著陸,飛船正常。"聽到訊息的赫魯雪夫在電話那頭向他大喊起來。穿著奇異的太空衣裝落地的加加林嚇壞了地面上的孩子,加加林一邊揮手一邊大聲喊:"請不要怕,我是自己人,是蘇聯人,是從宇宙飛回來的"……只有太空人安全地返回到地面,蘇聯人才算是成功地實現了載人航天飛行,才能真正地贏得這場美蘇競爭的勝利。
摺疊第15集上帝的眼睛(下)
加加林上天之後,面對蘇聯在太空咄咄逼人的態勢,美國終於忍無可忍。1961年5月25日,甘迺迪來到國會發表演講。向全世界宣布美國將要實施的雄偉的"阿波羅"載人登月計畫,並在二戰結束後第一次發出這樣的號召:"整個國家的威望在此一舉。"這位國家總統,當時使用了一句拳擊手常用的語言來向全體國民解釋這次重大行動的目的,是要把"蘇聯人摔倒在月球上"。1967年11月9日,美國人為實施"阿波羅"登月計畫而專門研製的一種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土星"5號巨型運載火箭進行了第一次試驗發射。試驗中,它產生的高達3000噸的推力甚至掀掉了發射場5公里方圓內房屋的屋頂。美國人在實施阿波羅飛船計畫中並非一帆風順。1967年1月27日,甘迺迪航天中心內的阿波羅-4號飛船進行飛行演練時發生了意外的火災,3名航天員在幾十秒鐘內被活活燒死。美國人的不斷進展對蘇聯人產生了一種強大的無形壓力。一切都以衝刺的速度進行,這不能不埋下一些隱患。4月23日,蘇聯著名的太空人弗拉基米爾·科馬羅夫駕駛著未完全建造好的"聯盟號"升上太空。24小時後,返回地球著陸時因主降落傘沒有彈出來,下降中的飛船以可怕的速度沖向地面。科馬羅夫成為人類航天史上第一位在航天飛行中死亡的人。1968年12月21日,美國"阿波羅"8號被發射升空。4天后,也就是在西方各國歡慶聖誕節這一天,弗蘭克·博爾曼和他的"阿波羅"8號乘員組在20小時6分鐘內環繞月球軌道飛行了十次。在電視傳送的實況中,飛行在天外的太空人向地球上的人們奉送了《創世紀》中的詩句。美國人領先的訊息大大地刺激了蘇聯領導人。要求蘇聯的科學家必須要搶在美國人之前實現登月飛行。然而接連發生爆炸的N-1巨型火箭,讓蘇聯人幾乎心灰意冷。在美國首先載人登月馬上就要成為既定事實的1969年7月上旬,他們搶險聲明"無意與美國爭奪首先載人上月球"。
摺疊第16集烈火天車(上)
20世紀80年代,中國發射了一系列的返回式衛星,人們在一次又一次迎接這些從天外歸來的火箭乘客後,十幾年前關於載人飛船的構想又被重新提起。與那時相比,此時的航天人已經掌握了火箭發射和衛星返回的成熟技術。他們也在問自己,如果把返回式衛星改成返回式飛船會怎么樣呢?很快一個事關中國航天工業未來發展命運的重大議題引發了一場大討論。然而,正在奮力彌補因為多年失誤而導致與世界經濟水平存在巨大差距的中國人,在為選擇的目地而支付極其有限的經費時,必須權衡是麵包還是尊重哪個更重要。而這時,有關中國航天未來走向的論證已經無法調和是與非的兩種意見。最終截然相反的這兩種意見同時被擺上了國家領袖們決策的案頭。隨後不久這件事就被提到了有決策大權的中央專委會的會議桌上,1991年6月,有關部門人員被招進了北京的那座著名的園林後,獲得了中央專委原則上的認可,並建議繼續論證。這時關於載人航天的爭論已經由上不上的問題轉到了上什麼的問題。
摺疊第17集烈火天車(中)
1992年國家正式立項載人航天工程時,第一艘實驗飛船爭取98年、確保99年的起飛期限就已經確定。眼看著承諾的日期將近,此時的航天人卻還陷在千頭萬緒的難題之中。儘管人們在拚命地工作,但實驗周期的延誤似乎已經成為無法改變的事實。人們不得不準備承受由此帶來的可能是相當嚴重的後果。然而,時間已經到了1997年,這時飛船飛行中必備的發動機系統卻還沒有著落。飛船到底能不能在99年底發射上天,推進系統是此時的關鍵。確保飛船推進系統的可靠性歷來是太空飛行器安全指標里的重中之重。據統計,世界載人航天史上出現的大故障中,推進系統占的比例超過四分之一。從那時開始,飛船推進系統的研製進入了實驗與生產同步進行的程式。航天人的肩膀上開始同時挑起了兩副擔子。推進系統的承諾,讓人們對99年進行第一次無人飛行試驗有了一線希望。然而,當年在"爭八保九"發射第一艘飛船的目標下,牽動的並不只是推進系統一家。在組成飛船的三大系統中,任何一個出現問題,對上天的航天員都會帶來致命的後果。在宇航專家的心裡,太空飛行器從天外歸來時重返大氣層的過程,是他們最擔心的航行階段之一。在下落的過程中,如同"風火輪"一樣的飛船上要連續完成一系列的動作,其中最關鍵的就是要在預定高度、分秒不差地展開這頂巨傘,拉住正在像流星一樣砸向地面的、重達三噸的返回艙。如果它要是出了問題,經過多少人努力的整個飛行過程將會在最後一秒鐘前功盡棄。
摺疊第18集烈火天車(下)
1999年7月,一趟專門列車開往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車上的一名特別"乘客"正是人們為之已經付出了七年努力與心血的、準備進行首次無人飛行試驗的第一艘飛船。這是航天人自打創業以來的首次破天荒的舉動。把原先必須在北京研究院內完成的編程等調試工作直接轉移到發射場上去進行。儘管此時飛船已經就在登天之梯的腳下,但這咫尺之遙對此時的航天人來說卻是那樣的難以跨越。不久,一個致命的故障出現了,它讓中國航天人的努力在1999年那段關鍵的日子裡幾乎功虧一簣。陀螺裝在返回艙底部的夾層中,它的上面已經安裝了許多設備,如果要想取出陀螺,惟一的辦法是將返回艙早已密封好的底部--俗稱大底的底層外殼拉開。而這個時候拉開大底是絕對忌諱的。因為船在太空飛行及返回時,會經歷到零下上百度低溫和高達兩千多度以上的高溫考驗。如果返回艙密封性不好,後果將是災難性的。打開將影響飛船的安全,不打開飛船將存在致命的隱患。1999年雲集在酒泉發射基地的航天人面臨著一個極其困難的抉擇。1999年11月21日,離這一年結束的日子只有一個月零9天。在7年時間裡每天數著日曆倒計時過日子的航天人中,許多人只想好好地睡上一覺。但就是這樣簡單的願望對很多人來講,也是一個難以實現的奢望。在新的戰鼓聲中,"神舟二號"又開始起步了。正在駕駛隆隆天車挺進太空的中國航天人,必須為一個民族的理想去爭分奪秒!
摺疊第19集永遠的誘惑(上)
1999年11月21日凌晨3時41分,在太空中飛行了21個小時的"神舟一號"飛船終於又緩緩地接觸到了地球上的土地。這次近乎完美的"空中表演",化解了航天人在長達7年的探索歷程中承受的所有艱辛與憂慮。飛船返回後第4天的11月24日,國家領導人來到了北京航天城。在他們1992年批准"921"工程7年後的今天,終於看到了眼前的場景。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的江澤民對參試人員說:"我剛才看了返回艙,用文學的語言來表達,就是激動不已"。一周后,經過"神舟一號"搭載的這面中國國旗,在北京的天安門廣場上迎來了新千年的第一縷陽光。不久,第二艘飛船"神舟二號"被製造出來,它的性能比"神舟一號"更加先進,保證安全與維持生命系統的設備安裝的也更加充分。2000年12月18日,酒泉發射基地的天空晴朗、艷陽高照,連日來一直"悶"在測試廠房裡的"神舟二號"飛船,終於在人們關切的目光中,向發射前的場區轉場了。12月31日下午測試廠房裡發生重大事故。人們第一眼的感覺是火箭已經受了重創。箭體上深深的傷口讓趕到現場的人們欲哭無淚。第二天半夜一點多鐘趕到基地的專家們立即來到現場進行檢測。連續兩天的檢測與分析使人們初步得出了一個的結果,這個結果讓已經做好最壞的心理準備的基地負責領導多少鬆了一口氣。經過全面探傷的火箭處理和更換了部分受損的部件後,最終的測試表明一切正常。1月6日,在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二次發射任務指揮部的會議上,火箭的評審被一致通過,並決定4天后的10日凌晨1點為發射時間。當神舟二號再次被豎在塔架上時,人們看到的是一枚完好無缺的火箭。元月十號,看到隨口令發射上天的火箭順利地將飛船送入預定軌道,這讓之前所有為它擔憂的人們都長出了一口氣。2001年10月,正在西北酒泉發射基地的"神舟三號"發射準備現場,在對飛船上安裝的一種插座觸點進行測試檢查時發現,有一個點不通。經更換了新插座後故障消失了。但敏感的航天人起了疑心,他們把飛船上此類插座的至少1000個接觸點全部測試一遍,結果又發現有一個點不通。人們回憶起這種插座不是第一次發現問題。圍繞著對這一元件最終認定的爭論在當天晚上就爆發了。焦點集中在是否需要更換所有已經安裝在飛船內部的這類插座上。如果被定位為批次性的問題,那就如同該型號的插座已經被判了死刑。飛船上已經裝好的幾十個插頭全部要換掉。而要將船上已經裝好的外掛程式拆下來,更是一個冒險的過程。拆了,是為了避免失敗,但可能引發失敗。不拆,同樣存在隱患,後果同樣不容樂觀。此時的決策者們真是左右為難。於是有關領導專門到生產這一外掛程式的廠家調查了解它的設計及加工過程。發現在它先天的設計中本身存在缺陷,但更換勢必牽涉到撤場,"神三"甚至"神五"的計畫都已排好,如果全部拆換,撤場事關重大,必須向中央做匯報。2001年11月1日,中央領導在報告上批示:"要絕對保障安全……切勿搶時間"。最終已經運到發射場的飛船和全體發射人員終止全部程式默默地撤離。2002年冬季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下了一場多年未見的大雪,這時出現的歷史上罕見的低溫天氣,對準備發射的長征火箭和"神舟四號"飛船卻造成了極大的威脅。然而,在2002年西北酒泉發射基地的那片土地上也許是真的發生了奇蹟。就在距發射時間還有最後30分鐘時,戈壁灘上突然颳起了一陣東南風。本來一直向下的溫度計開始掉頭了。公元2002年12月30日零點30分,"神舟四號"終於啟程了。
摺疊第20集(全片完)永遠的誘惑(下)
2003年1月5日,6天前在酒泉衛星發射基地起程奔赴太空的"神舟四號"飛船,在圍繞地球旅行了108圈後順利回收。這一年的9月,從降落在酒泉機場的飛機中走出了多名軍人。他們並非是普通的軍官,而是中國第一批身負重任的太空使者。他們此行的目的,是到發射現場參加"神舟五號"的人、船、箭、地的聯合檢查,為即將來臨的首次載人飛行做準備。第一次顯露在公眾面前的這三人,是從中國培養的14名航天員中挑選出來的首飛梯隊。讓人感慨不已的是,中國其實從上個世紀70年代就開始秘密培訓自己的太空人。幾代人過去了,由於條件所限,當年宇宙航行的渴望只能變為那些立志投身太空探險的先驅者們永遠的夢想了。中國的太空人的挑選與美、俄兩個航天大國選擇的標準基本相同,而且幾乎都是從戰鬥機飛行員中選拔。一批精英小伙子成為中國第一個飛上太空的候選人。在日常的訓練中,來到火箭和飛船製造測試現場進行人船合練大概是最讓他們興奮的了。此時的每一名太空人還都是一名預備者,誰都有可能被選中擔當第一名登天的使者,也誰都有可能被排在第一名的身後,每一個人都在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努力。看著這些活生生的太空人進入自己的製造的飛船,想到將來不久他們就要駕駛天車踏上奔赴宇宙的路程了。那些製造飛船的航天人不僅沒有即將完成任務的輕鬆,反而越加感到責任的沉重。2003年9月16日,終於趕造出來的新型座椅緩衝器送到了基地。並立即安裝在"神舟五號"飛船上。2003年9月18日,太空人到發射場參加人、船、箭的首次合練。中國人首次進行宇宙航行的行動已近在眼前。2003年10月15日,中國航天人終於等到了、也終於走到了這一天。10年的艱辛已全部凝聚在此刻的一瞬間。公元2003年10月15日清晨5時20分,一個莊嚴的出征儀式代表著一個民族正在為自己的英雄送行。此時此刻,作為培育"神舟"誕生的航天人真可以用"百感交集"來形容。還是和以前一樣,目睹發射成功後的飛船專家們又立刻趕回北京的飛行控制中心,監控太空中飛行的"神舟"和太空人的一舉一動。全世界的人們在這一天都可以看到中國人楊利偉在太空中飛翔。從這一天起,在浩渺的宇宙間飄動的旗幟中開始有了中國的五星紅旗。那艘承載全民族希望的"神奇之舟"劃開了中國一個嶄新的航天時代。今天,可以說中國航天走過的47年的歷程是一部英雄的史詩,而組成這部英雄史詩的是每一名參與這項驚天偉業的人。儘管這只是中國人踏入太空的第一步,但無論今後的人們把腳步伸展到宇宙的任何角落,他們永遠是在延續先驅者開創的事業。人類在飛向宇宙的每一次的過程中不會是永遠的成功者,也不會是永遠的失敗者,但卻可以肯定,必定是永遠不停地走向遠方的探索者。正如一句話所說的:人類在太空中每邁出一步,宇宙對人類就縮小一步。承載著全民族希望的中國航天人,任重而道遠。公元2003年10月16日清晨6時23分,中國的"神舟五號"飛船在起飛21小時後,順利降落在內蒙古空曠的草原上。太空中沒有中國人足跡的歷史到此結束。

註:以上分集介紹根據本片解說詞整理
後來,又有增加:太空舞者、太空競賽、天地快車(上、中、下)。

幕後製作

撼天記撼天記
國寶級專家首次曝光

《撼天記》採訪了130多名中國航天界的重量級人物,幾十名過去從來不允許在公開場合露面的院士級航天專家都在節目中敘述、披露了中國航天幾十年來所走過的絕密歷程。其中有的老專家和老工程師接受完採訪不久後就逝世了,他們留在節目中的音容笑貌也因此成了航天業珍貴的史料。
拍攝時間歷時兩年
《撼天記》是經過兩年的艱苦拍攝才完成的,其間的困難李鷹記憶猶新:“如何掌握更多的資料是我們遇到的最大困難。航天系統的資料都是保密的,只要沒人觸碰,它將永遠保密,所以這種觀念上的衝突很頭疼,而且航天方面的資料大多是技術性的文章,老百姓感興趣的關於人物和情節的記錄幾乎沒有,但是我們還是借用了故事片的拍攝方法,在片中加入了人物的命運、故事的懸念,從而使浩繁的歷史資料煥發出了鮮活的生命力。”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